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原理卫星云图估计降水原理.从GMS红外卫星云图资料中抽取12个降水云图特征量,构造了网络结构为12-98-7降水估计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用1993年小时地面雨量资料GMS数字云图资料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用19921994年资料对该神经网络模型分别进行测试.在日面降水估计试验中,地面雨量计值卫星估计降水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940.97,相对误差分别为41%32%.

  • 标签: 卫星云图 降水估计 人工神经网络 地面降水
  • 简介:露是种常见地面凝结现象,是水汽在地面及近地面物体上凝结而成水珠,晴朗微风湿度大夜间凌晨有利于形成,形成时地表温度在零度以上。通过对阴天,雾天,雨后,凹地、洼地及水池旁露成因分析,结合雾露同在、露霜并存以及露区别情况,总结出特殊情况记录处理方法

  • 标签: 近地面 地表温度 成因分析 凝结 水汽 凹地
  • 简介:有复杂天气出现时,应防止“漏组、错码”等差错。但事实上,在复杂天气情况,出现差错次数仍存在,其主要原因有:第,有些复杂天气年中偶尔出现,且“生、消”突然。使致观测员发报时措手不及,产生顾此失彼现象,而造成差错。第二,由于国家基本台站担负报类多,所涉及技术规定错综复杂,容易混淆,而造成差错。为了避免各种形式差错,笔者根据本局业务,制作了复杂天气测报工作顺序表,简称表—Ⅰ。

  • 标签: 天气现象 天气条件 冰雹 偏北大风 大风标准 观测员
  • 简介: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对于多源问题通常采用逐个计算叠加方法。本文介绍了在大型水泥厂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对数量众多粉尘排放源进行简化处理种方法。在瑞昌水泥厂环境影响评价中,我们采用了这种方法,并对这种方法得到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讨论了这种方法合理性可行性。通过这种简化处理,可以使大气预测工作更简单化,更省时。

  • 标签: 点源扩散模 面源扩散模式 地面轴线浓度 有效源高 复合流
  • 简介:本文依据天津碳交易试点制度要素设置情景,模拟其对全市经济环境影响,并深入分析行业以及行业之间相互影响。结果显示:2014年天津碳交易试点将推动碳排放下降0.62%(103万t),均衡碳价格为14.2元/t;全市GDP将轻微下滑0.04%(6.2亿元),GDP对碳减排量弹性系数为0.07,平均GDP损失为599元/t;42个行业中有41个行业受到负面影响,平均影响为-0.068%。因此,总体而言,天津市碳交易试点减排效果较明显,而且负面经济影响有限。

  • 标签: 天津 碳交易 CGE模型 经济环境影响
  • 简介:、引言我国沿海地区风能资源极为丰富,尤其是近海众多岛屿,风能资源更为可观。这些海岛风能资源开发利用,有着极为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目前,福建、浙江、山东、辽宁省都在积极组织开发海岛风能资源,有些风力机已在运行,不久将会有

  • 标签: 风能资源 风力机 风能密度 沿海地区 测风 年风速频率分布
  • 简介:OSSMO软件自2005年1月1日正式投入业务运行后,为地面测报业务人员减轻了工作压力.软件系统集成度、运行效率较高,智能化较强,较大程度地降低了发报出错概率,但在使用OSSMO软件编发报文时还应注意几个问题.

  • 标签: 软件 报文 编发 系统集成度 业务运行 工作压力
  • 简介:1前言随着现代工业飞速发展,人类对能源需求明显增加,而地球上可利用常规能源日趋匮乏。据专家预测,煤炭还可开采221年,石油39年,天然气只能用60年,如何实现能源持续发展,从而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是各国政府必须解决大问题,即能源战略问题。唯出路就是有计划地利用常规能源、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

  • 标签: 推算方法 可持续发展 常规能源 风场 可再生能源 现代工业
  • 简介:、气候变迁变化与人类社会1.现状利用19世纪以前资料来研究气候变迁、变化与人类社会社会生产关系时,由于资料本身具有局限性,在没有足够数据得当统计方法情况,得出结论也往往是不正确。因此,对初期得到

  • 标签: 气候变迁 气候影响 人类社会 现状利用 北太平洋高压 气候模式
  • 简介:要以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工作为主线,对比分析了调整前后国家气象站地面观测业务工作在观测项目、重要报调整、A、Y文件数据记录处理几个方面的不同点,以探讨在业务调整新形势如何高质量完成地面气象测报工作。

  • 标签: 业务调整 业务变化 高质量 地面测报
  • 简介:本文从统计学方法出发,对青海省河南县气象站预报降水要素备选因子进行了普查相关分析,得出了含有尽可能多预报信息降水预报方程。经比较,比逐步回归方法得出回归方程预报效果有明显提高;由计算结果得出,把文献物理量场应用方法推广为单站要素应用是可行;且方法有利于县站预报员充分利用现有的单站资料。

  • 标签: 单站要素 客观定量预报
  • 简介:利用美国国家气候数据研究中心开发Pairwise均性检验订正方法、加拿大环境研究中心开发PMFT方法PMT方法,结合20世纪再分析资料详细元数据信息对1951—2008年中国123个探空台站温度资料进行均性检验订正。结果表明:3种方法对中国探空温度资料订正幅度订正前后趋势变化存在差异。产生差异主要原因,由于Pairwise方法设计问题,导致对中国大部分台站同时改变辐射误差订正方法系统升级造成断点检测能力较弱;另由于PMFT方法未使用参考序列,不能去除气候变化本身变化趋势,导致PMFT方法在断点判断上存在漏判现象。而PMT方法结合20世纪再分析资料客观判断方法较适合中国探空资料性检验订正,其订正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得到中国探空温度数据统计学特征在低层小于全球尺度探空温度订正结果,而在高层基本全球探空数据订正尺度相当。两个间断点0.0—0.2℃订正量所占比例最大。从中国范围来看,对流层为增温趋势,这种增温趋势随高度增加逐渐减弱,至对流层顶100hPa转为弱降温趋势。

  • 标签: 探空温度资料 均一性检验 PMFT方法 Pairwise方法 PMT方法
  • 简介:通过高分辨率卫星夜间灯光数据获取最新城市地表分布,并利用高分辨率数值模式对2013年8月14~16日太原区域次高温过程进行研究,探讨城市扩张对大气边界层影响。结果表明: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对模式中地表参数修正后,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太原主城区高速公路沿线小规模建筑群扩张,有效改善了模式预报性能,显著提高对近地面气温、地表温度预报能力。城市垫面的扩张,使城区夜间升温明显,热岛强度增强。与1992年城市化状况相比,晴空天气条件,2012年太原城区夜间气温上升5℃,热岛强度升高2~3℃。城市扩张,改变了地表能量分配关系,使得地表感热传输明显加强,潜热通量明显减弱,城市冠层作用储热能力增强。边界层内部湍流交换、水汽输送步研究表明:城市地表水汽输送减弱,边界层水汽含量减少,2~4km高度水汽含量增加,湍流动能影响高度增高,湍流混合加剧;14:00,城区边界层高度抬高了800m,城市上空混合层加深,持续时间更长。

  • 标签: 城市化 城市热岛 夜间灯光 城市边界层
  • 简介:1.1华北次持续性重度雾霾天气产生、演变与转化特征观测分析2011年12月1—7日在华北地区发生了次比较罕见、持续1周左右低能见度重度雾霾天气。利用气象行业专项“京津地区低能见度雾霾天气监测与预报研究”观测试验资料,研究分析了此次持续性重度雾霾天气气溶胶、云凝结核(CCN)、雾滴谱、含水量微物理特征及大气能见度、边界层垂直结构特征,探讨了雾霾天气产生、演变与转化特征及机理。结果表明,此次持续1周雾霾天气过程发生在高压天气系统和静风条件,暖平流辐射降温形成稳定逆温边界层结构有利于污染气溶胶积累雾霾形成发展,尤其是来自南方持续不断湿平流使雾霾天气得以长时间持续发展。整个雾霾天气期间能见度均小于2km,最低能见度达到56m,液态水含量在10-3g/m3量级,最大达到0.16g/m3,气溶胶数浓度均在10000cm-3以上,质量浓度范围为50~160μg/m3。进研究表明,此次长达1周雾霾天气发生了3次强弱不同霾气溶胶积累、霾雾转化混合及减弱3个主要阶段。霾气溶胶积累阶段先后有爱根核模积聚模气溶胶数浓度积累增加。霾向雾转化混合阶段中,雾滴凝结释放潜热和高浓度气溶胶环境使布朗碰并加剧,导致气溶胶尺度向粒径大方向转移,从而提供了大量可形成云凝结核气溶胶粒子,促进了雾爆发性增强,浓雾过程中气溶胶向CCN活化率可达17%,而CCN向雾滴转化效率可高达100%,期间雾滴谱具有爆发性拓宽特征;冷锋系统过境或辐射加热增强导致了雾霾过程减弱消散。(郭丽君,郭学良,方春刚,朱士超)

  • 标签: 人工影响天气 气溶胶粒子 云物理 转化特征 边界层结构 低能见度
  • 简介:1.1TRMM卫星反演南海中尺度对流系统云结构与数值模式比较研究研究了TRMM卫星降水雷达(PR)及微波成像仪(TMI)观测南海中尺度对流云结构及演变与中尺度可分辨云数值模式模拟结果,并探讨了对流有效位能(CAPE)及风切变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TRMM卫星PRTMI可以较好地探测南海中尺度对流云系统主要特征,但是PR反演5月地降水低于6月,而TMI反演结果相反。TRMM卫星反演降水量与通过探空模式得到降水量基本致,但是探空PR估测降水高于TMI估测值。WRF模式对最大降水率模拟低于PR估测降水约22%,低于TMI估测值10.4%,低于探空估测降水12.5%。WRFGCM模式对暖云微物理过程模拟与TMI比较致,但模式模拟冰水含量相对TMI偏小。(郭学良

  • 标签: 人工影响天气 中尺度对流系统 云物理 TRMM卫星 WRF模式 模式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