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为了摸清塑料大棚内外的气象条件差异,实现对棚内作物生长气象环境进行科学调控,本文利用上杭县气象局地面观测资料和上杭县城郊安乡果蔬种植试验基地塑料大棚气象实测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早春季节塑料大棚内外气温、地温及湿度等气象要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月份棚内平均气温比棚外高4.1-6.5℃,最高气温比棚外高4.4-5.6℃,最低气温比棚外高3.0~5.0℃,地表温度比棚外高4.3~6.7℃;3月份无雨天气条件下大棚内空气湿度比棚外高14%~32%。早春季节塑料大棚内温度和湿度均比棚外高,可利用大棚的增温效应进行早春作物的防寒防冻,同时注意棚内高湿易发生病害的情况,做好大棚通风降湿工作。

  • 标签: 塑料大棚 气象条件 差异性分析
  • 简介:基于2008—2010年青岛近海浒苔观测资料,分析青岛近海海域浒苔暴发期间的大气环流、气象要素和水文要素特征,阐述影响青岛浒苔运动的气象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6月海上高压取代大陆高压控制黄海海域是浒苔北移的关键;连续的雨雾天气过后,日照剧增,有利于浒苔大面积繁殖。夏季青岛近海海洋表层环流主要受海面风的支配,当浒苔到达青岛南部海域后,青岛近海的风是决定浒苔是否向青岛沿岸漂移堆积的关键因素,风场的差异可以导致浒苔不同漂移的路径。2008年和2010年青岛近海持续的东南风配合东南—西北向表层流场,使浒苔向西北方向漂移到达青岛近海,其后在偏南风的主导下向青岛海岸涌进,造成浒苔在青岛海岸大面积聚集;2009年青岛近海明显的西南风及与岸线平行的西南—东北向表层流场使青岛南部海域的浒苔向东北方向漂移,青岛海岸受浒苔影响较小。

  • 标签: 浒苔暴发 主导风向 青岛近海 漂移特征
  • 简介:针对氧化锌压敏电阻在不同老化条件下各参数变化的规律,根据氧化锌压敏电阻的非线性特征,结合双肖特基势垒理论和氧化锌压敏电阻在小电流区的导电机制,通过大量的试验数据分析得出:氧化锌压敏电阻U1mA和非线性系数α都是随着老化次数的增加而减小;当氧化锌压敏电阻发生融穿性损坏,U1mA和α值急剧减小,ILeakage值急剧增大。通过U1mA和ILeakage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用于判断氧化锌压敏电阻的老化劣化程度,在氧化锌压敏电阻的使用及测试中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氧化锌压敏电阻 老化劣化 漏电流 压敏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