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文章介绍了WeatherCentral和Micaps系统的主要功能,分析了WeatherCentral系统对Micaps数据的应用,从Micaps的各类数据格式、数据转换以及Live播出的图形等多个方面来说明Micaps数据和WeatherCentral的无缝隙结合,进一步探讨了WeatherCentral气象影视节目制作中对气象数据应用的优越性.同时对Micaps数据资料和WeatherCentral做了本地化开发,并且制作了本地化节目模板,极大地提高了日常节目制作的效率.

  • 标签: Weathercentral MICAPS 气象资料
  • 简介:辽宁局地分析和预报系统(LiaoNingLocalAnalysisandPredictionSystem,LNLAPS)经本地移植后,可以融合T639预报场、高空探测、自动气象站、风云卫星和多普勒雷达等资料,输出空间分辨率为3km×3km的分析场。本文主要介绍了LNLAPS的基本框架和设计原理,同时针对2013年8月16日辽宁省抚顺地区的一次暴雨过程,探讨LNLAPS产品的适用性。结果表明:LNLAPS融合多源观测资料后输出的分析场可以识别对流系统的中小尺度特征,且有助于订正数值模式预报的降水落区和降水强度。环境中存在极强的上升运动,伴随充足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可以指示抚顺市清原县特大暴雨过程的发生,且云微观特征和雷达回波特征也可以从多个方面体现此次暴雨过程的极端性。

  • 标签: LAPS 物理量 多普勒雷达 卫星
  • 简介:2017年9月18日,《自然-地球科学》期刊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显示,尽管实现《巴黎协定》所定的将升温控制1.5℃的目标并非不可能,但人们要下更大的减排决心。论文指出,根据此目标设定的碳预算,可用的碳排放剩余限额比此前预计的更多。

  • 标签: 升温控制 地球科学 目标设定 碳排放 论文
  • 简介: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极端干旱事件频繁发生,其强度和范围都不断增大,这不但给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等带来巨大损失,还会造成水资源短缺、荒漠化加剧、沙尘暴频发等诸多深远的不利影响。为进一步提高干旱监测、预测、评估和决策服务等方面的技术水平,以气象干旱为对象,对常用的气象干旱指标中国的时空适应性进行了系统总结。首先,从指数的计算原理及考虑要素的角度回顾了国内常用干旱指数及其特点,这些指标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只考虑单一因子的干旱指标,另一类是考虑多要素的干旱指标。其次,系统归纳了这些干旱指数我国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的适应性,阐述了对现有干旱指数的进一步修正、改进及其应用效果,并对影响干旱指数适应性的主要因素进行探讨。最后,提出目前干旱研究领域存在争议的问题,探讨今后气象干旱监测指标及其适应性研究中应重点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及发展趋势。

  • 标签: 干旱 气象干旱指数 监测预测 适应性
  • 简介:随着教育培训理念的发展,现代教育培训法我国职业教育培训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仿真教学法由于注重理论和实践的高度融合,受到各行业的推崇。结合已有的培训研究成果以及气象部门仿真教学法在职业教育培训中的实际应用,设计了仿真教学法气象教育培训中的培训模型,并进一步分析设计了地面综合气象观测仿真培训模式和流程,为仿真教学法气象部门职工教育培训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作用。

  • 标签: 仿真教学 探索 研究
  • 简介:气候学理论认为,晴朗天气条件下,从日出到日落,绝对黑体随时垂直于太阳光线,其吸收太阳能的效果是最佳的。德州是中国太阳谷,是太阳能科技研发、产品生产的重要基地,平板太阳能(板面近似绝对黑体)均为固定式安装在墙体或楼顶上,试想,如果它能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转动,使太阳能吸热板随时垂直于太阳光线,其吸热效果是怎样的那?我们通过理论推算与实践得出令人惊喜的结论。

  • 标签: 理论分析 实践验证 技术升级
  • 简介:当前,世界面临着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恐怖活动蔓延等一系列全球性重大挑战,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严峻课题。在此背景下,融合式研究、融合科学领域研究等新兴的科学研究组织模式逐渐兴起。面对这一新趋势,如何组织和管理融合科学领域的研究活动,是科技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问题。未来地球计划(FutureEarth,简称FE)倡导的协同设计与协同实施(co-design,

  • 标签: 融合式 资源短缺 科技工作者 气候变化 生态破坏 科普工作
  • 简介:《巴黎协定》正式生效,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提出新的机遇与挑战,也必将对中国人口、资源和环境带来重要影响。本文结合IPCC发布的可持续发展(SSP1)、中度发展(SSP2)、局部或不一致发展(SSP3)、不均衡发展(SSP4)、常规发展(SSP5)5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以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准,综合考虑人口现状和发展政策设定不同发展路径下各省人口模型的相关参数,全球升温控制1.5℃和2.0℃时,对比研究中国和各省分年龄、性别、教育水平的人口演变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全球升温1.5℃时,SSP1和SSP4路径下总人口较2010年增加0.44亿人;升温2.0℃时,SSP2和SSP3路径下较2010年分别增加0.23亿和0.67亿人,SSP5路径下减少约0.12亿人。5种路径下中国人口将在2025—2035年达到峰值,人口峰值正处于全球升温1.5℃期间。(2)全球升温1.5℃时,除了东北地区和四川、安徽省外,多数省(市)人口均较2010年有所增加;升温2.0℃时,西北、西南和以东南沿海地区为主的发达省份保持较高的人口增量,其他地区人口开始呈减少趋势。(3)全球升温1.5℃和2.0℃期间,大部分省份人口达到峰值,其中SSP3路径下广西人口最多,可达1.13亿,其他路径下广东省人口最多,达1.53亿。(4)未来中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比重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分布特征。与全球升温1.5℃相比,升温2.0℃时的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加重,东北地区老龄化问题最严重。采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路径,全球升温控制2.0℃之内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科学选择。

  • 标签: 全球升温1.5℃和2.0℃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 人口预估 分省 中国
  • 简介:利用2014年9月—2015年8月环境保护部对外发布的兰州市6种污染物实况监测数据,对同时期CUACE模式的24h预报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并通过误差滚动线性回归订正方法进行检验订正。结果表明:(1)兰州市的首要污染物以PM10为主,其次是PM_(2.5);(2)CUACE模式对SO2的预报及对O_3、NO_2、PM_(2.5)和PM_(10)预报为2级时,等级预报准确率较高,预报结果可直接使用;(3)模式对O_3和CO预报1级时,采用10d误差滚动订正后等级预报准确率可提高1.1%~5.5%;(4)模式预报其它要素的其它级别时采用5d或10d误差滚动订正后再加上或减去一定值后,等级预报准确率可提高8.7%~75%。

  • 标签: CUACE模式 误差分析 检验订正 兰州市
  • 简介:基于辽宁省大连和盘锦高频地波雷达的海上大风探测资料,与辽宁省沿岸海域区域自动气象站的风场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利用有效样本数、获取率、可用性、平均偏差及标准差等数据,采用连续探测全部时间和分级处理风力评估高频地波雷达的工作状态,评判高频地波雷达资料反演的总体性能。结果表明:大连高频地波雷达的总体性能优于盘锦高频地波雷达;大连高频地波雷达风向和风速观测资料的获取性能相当,总体基本满足业务应用需求;盘锦和大连高频地波雷达资料的获取率基本持平,但二者数据的可用性均较低,与实际海况存在一定的差异。低环境风力情况下(风速小于6m·s-1),大连和盘锦高频地波雷达探测的风场均与实际风场偏差较大;当环境风力超过6m·s-1时,大连高频地波雷达的的探测性能显著提高,可以整体反应实际风场的变化,盘锦高频地波雷达表现一般;当环境平均风力超过10m·s-1时,大连高频地波雷达的探测性能显著提高。

  • 标签: 高频地波雷达 风场 获取率 可用性 平均偏差 探测性能
  • 简介:利用山西太原的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资料,结合探空和自动站降水数据,研究不同天气背景下大气水汽总量(V)、积分液态水含量(L)和水汽密度(VD)的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并探讨微波辐射计资料降水分析中的应用。结果显示:1—6月V、L呈增大趋势,非降水日V、L相对较小,降水日,V和L明显增大;VD垂直廓线特征显示,1—6月VD均呈逐渐增大趋势,最大值出现在距地面500m高度以内,降水日VD值明显大于非降水日,且VD随高度升高有减小趋势,降水天气背景下水汽主要在1~2km高度范围内增大积聚,且高值区厚度较大;V的日变化曲线呈现2个峰值,分别出现在早晨(06—08时,北京时,下同)和夜间(22—23时),谷值一般出现在午后(12—16时);初夏季节降水前1h,V、L通常会有明显增大,一般V〉10mm,L〉0.3mm,V、L的平均跃增量分别为7mm和0.6mm,V、L的迅速增大预示着测站上空水汽的迅速聚集,可作为降水可能发生的指示因子。

  • 标签: 大气水汽总量 液态水含量 水汽密度 微波辐射计 山西
  • 简介:监测半干旱区作物的旱情对合理灌溉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黄土高原半干旱雨养农业区春小麦为研究对象,以模型模拟光谱对输入参数的响应、模型输入参数与干旱程度的关系以及不同旱情下光谱模拟精度为切入点,探讨基于PROSAIL模型反演参数指征春小麦旱情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春小麦冠层光谱对于PROSAIL模型主要输入参数具有不同的光谱响应区间,其中叶绿素含量Cab的光谱响应区间为476~730nm,叶面积指数LAI的主要响应区间为400~750nm、800~1000nm和1330~2500nm,等效水厚度EWT的响应区间1874~1891nm,干物质含量LMA的主要响应区间2331~2356nm。PROSAIL模型的输入参数与干旱程度有显著相关性。模型模拟的半干旱区春小麦冠层光谱的误差1400nm前后差异显著,1400nm之前模拟误差为11.5%,1400nm之后模拟误差为69%,总体误差约30%。模型对于等效水厚度和干物质含量的解释不够充分是导致模拟误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以PROSAIL模型反演参数监测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春小麦旱情值得商榷。

  • 标签: PROSAIL模型 春小麦 旱情 生理参数 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