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抽样选取了27次上海天文台佘山站参与的天测与测地VLBI实验,分别进行了单次解算。通过分析解算参数随剩余钟行为和剩余大气效应分段拟合长度的变化,得到以下初步结论:(1)选取不同分段拟合长度时,站坐标解算结果和时延残差加权均方根存在差异。最大分别至百米级和数十皮秒,因而分段拟合长度不能随意选取。(2)分段拟合时段长度存在某一合理取值范围。它不宜过长,否则钟和大气的剩余效应短周期变化不能很好地模型化。为了保证待估参数解算时有足够的自由度,拟合时段不宜过短,融将导致法方程近于或出现奇异,达不到较好控制噪声的效果。(3)由于各次实验,同一次实验中的不同台站相应的钟和大气条件存在的差异。有必要对每次实验以及每次实验中的各观测台站分别分析。寻找合适的分段拟合长度,这在实际操作中显然相当烦琐。(4)一般而言,在剩余钟行为拟合长度缺省值60min情况下,剩余大气效应分段拟合长度以介于10min至40min为宜;在剩余大气效应分段拟合长度缺省值20min情况下。剩余钟行为分段拟合长度以介于20min至100min为宜。

  • 标签: 天体测量 VLBI 数据处理 剩余大气效应 大气 电离层
  • 简介:根据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和全球电离层活动监测的需要,利用全球370多个GPS基准站的双频相位实测数据,监测全球电离层总电子含量变化和GPS卫星及接收机的DCB。由于数据量大、数据处理时间长,很难实现高精度快速建模,为此我们采用OpenMP并行算法来加快数据处理速度。实验表明,相对于串行处理,并行处理在8核服务器下能加速7倍以上,在48核服务器下能加速超过40倍。将本文的初步建模结果与CODE、JPL等分析中心的结果进行比较,表明用该方法建立的模型是可靠的。其卫星DCB结果相对于CODE发布的结果精度为0.4ns,相对于JPL发布的结果其精度达到0.3ns。其测站DCB相对于2个分析中心结果的精度均优于2ns,垂直总电子含量相对于各分析中心的GIM产品的精度都在5.3TECU以内,相对于CODE的结果的精度最高,达4TECU。

  • 标签: GPS 全球电离层TEC模型 DCB 并行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