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2008年4月14日,全球领先的生命科学产品供应商通甩电气医疗集团生命科学部(GEHCLifeSciences)在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会议中心举办。挑战性蛋白质纯化讲座。北京站的活动,会议中心座无虚席.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大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出席了讲座,

  • 标签: 蛋白质纯化 中国医学科学院 生命科学部 中国科学院 清华大学 专家学者
  • 简介:目的:为进一步研究CLP(coactosin-likeprotein)与5’-脂氧合酶、肌动蛋白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功能,开展CLP克隆表达、分离纯化研究,以得到高纯度的CLP,并对其生物化学特性进行分析测定。方法:从人的胎肝cDNA文库中经PCR扩增得到CLP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并获得高效表达,经过GlutathioneSepharose4B亲和层析和Su-perdex75分子筛纯化,得到高纯度的CLP;在此基础上进行SDS-PAGE、动态光散射和分析型超速离心等实验,并进一步分析实验结果。结果:CLP在溶液中主要以单体形式呈现;CLP的摩擦率为1.909,证实该蛋白质具有线性化趋势存在的可能性,且线性化程度较高。结论:实验结果揭示了CLP作为线性化蛋白质的可能性,为进一步搭建CLP和丝状肌动蛋白的作用模型奠定了一定的数据基础。

  • 标签: 人源CLP 表达 纯化 生化特性
  • 简介:比较HitrapG蛋白Sepharose亲和色谱系统对不同动物血清或腹水的纯化效果,为抗体纯化提供依据。结果显示,G蛋白对不同动物血清IgG吸附能力不同,体现在单位体积抗体回收量明显不同,这一特点与A蛋白亲和色谱系统相似。该方法简便快速,纯化抗体纯度高,免疫活性好,色谱柱可反复使用多次

  • 标签: G蛋白 A蛋白 亲和色谱法 抗体
  • 简介:从药用植物中华芦荟组织中分离出一株抗菌内生细菌A11#,该菌产生广谱抗菌活性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等革兰氏阳性细菌和植物病原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通过形态学观察及生理生化特征测定,初步鉴定归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该菌在初始pH值为5.O~10.0的PDA培养基上生长旺盛,生长最适pH为5~7,培养液初始pH为6~10时发酵产生大量粘性物质;生长温度范围在10~45℃,最适温度28~37℃;在初始pH5.0和30.5℃条件下发酵,其发酵液抑菌作用最强;该菌所产抗菌物质能耐121℃处理30min而不影响其活性.在阿须贝无氮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在不加葡萄糖、蔗糖或淀粉的LB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不生长;同时还产生对高岭土有絮凝活性的物质.

  • 标签: 芦荟 内生细菌 分离 鉴定 生物学性质 培养基
  • 简介:目的:通过对比透析去酚与超滤去酚后原液的各项质量指标的差异,找到最为合适的操作方法,从而达到优化工艺的目的.方法:Y群流脑粗糖冷酚提取后,将酚提上清液平均分成4份,分别进行4组去酚工艺试验,制备成Y群多糖原液,并进行原液各项指标的检定.对比4组原液指标,并参考由粗糖到精糖的收率情况综合考虑确定最佳的纯化工艺.结果:300kd的超滤膜包超滤去酚工艺效果最好.

  • 标签: Y群脑膜炎球菌 多糖 纯化工艺 超滤
  • 简介:在重组人胰岛素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蛋白化学物质及相应的纯化工艺对其进行相应的纯化,对重组人胰岛素的原核表达进行有机分析,可以为相应的纯化制备奠定一定的合理基础.在相应的下游纯化工艺中,主要使用的是一种复性溶液,其中含有一定比例的乙醇及谷胱甘肽.

  • 标签: 重组 人胰岛素 下游纯化 工艺
  • 简介:本文是对一种利用树脂吸附来对氨基葡萄糖盐酸盐母液进行纯化方法的研究.方法:采用静态吸附试验和正交试验L9(34),优化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纯化母液工艺条件,使得整体收率达到96.5%.结论:该优化条件得到较高产率和纯度的氨基葡萄糖盐酸盐.

  • 标签: 静态吸附 正交试验 氨基葡萄糖盐酸盐 条件优化
  • 简介:目的:利用昆虫细胞表达系统真核表达并纯化小电导钙激活钾离子通道蛋白1(KCNN1)。方法:以基因重组方法构建杆状病毒穿梭质粒reBacmid-KCNN1,将其转染至杆状病毒/Sf9细胞表达系统表达目的蛋白,并用Western印迹鉴定KCNN1的表达水平;用Ni-IDA-SepharoseCL-6B亲和层析柱纯化裂解细胞上清中的KCNN1,并用Western印迹鉴定纯化结果。结果:KCNN1在Sf9细胞中高效表达,通过亲和层析获得了纯化的KCNN1。结论:膜蛋白KCCN1在昆虫细胞Sf9中的表达与纯化,为深入研究其分子生物学功能提供了材料,也为全长膜蛋白的体外表达提供了一套可借鉴的实验方法。

  • 标签: 小电导钙激活钾离子通道蛋白1 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 表达 纯化
  • 简介:目的:构建40S核糖体蛋白S6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S6蛋白,将其作为底物用于S6激酶(S6K)的体外活性测定。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人胚肾细胞HEK293中获取S6cDNA,将扩增产物克隆至大肠杆菌表达载体中,进行酶切及测序鉴定;IPTG诱导GST-S6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用谷胱甘肽亲和层析纯化GST-S6,免疫沉淀法检测该蛋白是否可作为底物用于S6K的体外激酶活性测定。结果:酶切及测序鉴定表明构建了S6原核表达载体,并表达及纯化出GST-S6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55×103。该蛋白可用于S6K的体外激酶活性测定,特异性强。结论:S6蛋白的克隆、表达与纯化成功,可用于S6K的体外激酶活性测定,为研究S6K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核糖体蛋白S6 S6激酶 原核表达 体外激酶活性测定
  • 简介:人白细胞介素4(hIL-4)是由Th2分泌的细胞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人体免疫网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具有对T细胞、B细胞、胸腺细胞、造血干细胞等多种细胞的增殖效应,促进B细胞的分化,强化抗原表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能与IL-2、GM-CSF、IL-10等多种细胞因子产生正协同效应,因而对免疫缺陷、肿瘤、造血障碍、感染性炎症等可产生积极的疗效。国外正进行Ⅱ期临床试验。

  • 标签: 人白细胞介素4 纯化工艺 中试规模 细胞因子 造血干细胞 正协同效应
  • 简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技术应用水平取得了大幅度的提升,很多生物技术被广泛应用与蛋白质的生产过程中,例如,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以及基因工程等,但是在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方面,技术水平发展仍较为缓慢,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蛋白质的工业化建设,致使其所具备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无法得以全面发展.

  • 标签: 蛋白质 分离与纯化 高效离子交换色谱柱 再生
  • 简介:收集产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的CHO工程细胞灌流培养上清,经过Streamline扩张柱床和赖氨酸-Sepharose4B柱亲和吸附色谱纯化后,最后产品的比性达到600000IU/mg蛋白,rt-PA总活性回收率在98%左右,经还原SDS-PAGE分析主要为高相对分了质量rt-PA蛋白,HPLC分析达到色谱纯,N端15个氨基酸序列和pI与文献报道的一致。蛋白质印迹实验证实具有t-P

  • 标签: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纯化 性质
  • 简介:利用PCR技术扩增HCVns3基因,经BamHⅠ和HindⅢ双酶切后与原核表达质粒pProEX-HTb连接,转化感受态细胞E.coliDH5α,酶切鉴定得阳性重组质粒pProEX-HTb-ns3并测序;pProEX-HTb-ns3转化宿主细胞获得工程菌,用IPTG诱导,获得NS3蛋白的高效表达,薄层扫描显示其占菌体总蛋白的35%;目的蛋白在变性条件下经Ni2+-NTA凝胶亲和层析纯化,透析并浓缩后用丙型肝炎患者阳性血清做为一抗行Western-Blot证实特异性和抗原性.结果成功表明,诱导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6His-NTA纯化后获得目的蛋白,Western-blot结果显示纯化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HCVNS3蛋白的高效表达及纯化,为利用NS3蛋白作为诊断抗原及制备单克隆抗体奠定了基础.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非结构区 原核表达 纯化 抗原性 ns3基因
  • 简介:目的:采用一种简单易行的纯化方法获得高纯度α-半乳糖苷酶单克隆抗体。方法:使用重组A蛋白偶联的琼脂糖凝胶捕获和纯化小鼠腹水中的α-半乳糖苷酶单克隆抗体。结果:获得了高纯度、高效价的α-半乳糖苷酶单克隆抗体。结论:应用重组A蛋白偶联的琼脂糖凝胶纯化α-半乳糖苷酶单克隆抗体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 标签: Α-半乳糖苷酶 单克隆抗体 重组A蛋白 琼脂糖凝胶 纯度 效价
  • 简介:在大肠杆菌中,利用新构建的含T7g-10LRBS以及λ-PR启动子的新型原核表达载体,通过表达gag-pol基因片段,获得了具有天然序列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核心蛋白p24的高效表达。克隆的gag-pol基因片段在其阅读框架移位区域插入了4bp碱基,其表达的病毒蛋白酶在阅读框架上与gag一致,从而实现了对gag-pol融合蛋白的有效加工,产生成熟的核心蛋白p24及其它产物。重组p24以可溶形式存在,可以被抗p24的单克隆抗体特异识别。测定的N端8个氨基酸序列与从病毒纯化的p24完全一致。在使用硫酸铵沉淀后,采用两步离子柱层析,可将重组蛋白纯化到95%以上的纯度。结果表明,纯化的p24可以作为特异性很强的试剂而用于HIV感染的诊断及病情的预后,并可用于p24的生化及结构分析。

  • 标签: HIV-1 核心蛋白 表达 纯化 鉴定
  • 简介:目的:SARA/SBD是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负性调节因子。原核表达、纯化含反式激活蛋白(TAT)蛋白转导域(PTD)的TATPTD-SARA/SBD融合蛋白,并鉴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将TATPTD-SARA/SBD基因克隆入带His标签的原核表达载体pET-44a(+)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Ni2+-NTA亲和层析柱纯化后,SDS-PAGE和Western印迹鉴定目的蛋白;用人腹膜间皮细胞系(HPMC),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其穿膜能力,及与TGF-β1信号通路中Smad2因子的共定位情况。结果:用基因工程方法表达和纯化了TATPTD-SARA/SBD融合蛋白,目的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0%左右,且以可溶形式表达,经Ni2+-NTA纯化后,所获蛋白纯度高于95%(HPLC归一法);功能学实验结果显示该蛋白能穿过胞膜,主要定位于胞核,且与Smad2因子具有核内共定位。结论:表达了TATPTD-SARA/SBD融合蛋白,该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

  • 标签: 蛋白转导域 SARA/SBD融合蛋白 原核表达 纯化 生物学活性
  • 简介:按照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hBDNF)基因成熟肽编码序列设计合成引物,从人基因组DNA中扩增出360bp的片段,插入到改构载体pTIG-trx上,获得了pTIG-trx-BDNF原核表达重组质粒,限制性酶切分析和DNA序列测定均证实该克隆插入片段为hBDNF基因成熟肽编码序列.将该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获得了高效可溶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纯度大于83%的样品,Western杂交证实该蛋白具有hBDNF抗原活性.

  • 标签: 重组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可溶性表达 大肠杆菌 纯化 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 简介:绿脓杆菌是烧伤及外科手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而绿脓杆菌外毒素A(PEA)是该菌的最主要的毒力因子之一,极微量的PEA便可引起肝、肾等组织细胞死亡,进而导致肝、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这是临床上绿脓杆菌感染后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同时,PEA还严重影响创口的愈合。目前临床上对于绿脓杆菌感染的控制以及对PEA毒血症的防治尚无有效的方法与手段。本实验是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克隆表

  • 标签: 受体结合区蛋白 绿脓杆菌感染 外毒素A 生物学活性 包含体 外科手术
  • 简介:利用蛋白质转导结构域(PTDs)可以将与之融合表达的蛋白质直接送入细胞中.将通过筛选噬菌体展示锌指文库得到的特异作用于SV40启动子上9bp序列的三锌指结构的序列插入含有TAT蛋白的蛋白质转导结构域的表达载体pET-TAT-NLS中,构建融合蛋白的表达载体pET-TAT-NLS-clone3.融合蛋白在E.coliBL21(DE3)中得到了可溶性表达,含量约占总蛋白的18%;并通过镍亲和凝胶层析柱得到了较好的纯化融合蛋白.

  • 标签: TAT 蛋白质转导结构域 SV40启动子 三锌指结构 融合蛋白 可溶性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