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结肠癌患者贫血与其肿瘤大体分型及临床病理分期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最近几年收治结肠癌患者100例,按是否贫血分为贫血组及非贫血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大体分型及临床病理分期血常规与铁代谢指标.结果:非浸润型红细胞、血红蛋白、血清铁和铁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浸润型(p〈0.05).A、B期红细胞、血红蛋白、血清铁和铁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C、D期(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贫血与肿瘤大体分型及临床病理分期存在一定关联,值得临床医务人员重视.

  • 标签: 结肠癌患者贫血 肿瘤大体分型 临床病理分期 关系
  • 简介:人类诞生以来,人与生态环境关系就逐渐形成,并且随着人类文明发展逐渐发生着变化,两者之间关系十分复杂,人类有自己权利和价值,生态环境也一样.但人类在对自身权利和价值追求过程中很难意识到生态环境自身权利和价值,因此在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危机则成为了人类活动必然产物.

  • 标签: 生态环境 生态危机 社会主义
  • 简介:很多小RNA病毒科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可引发宿主细胞凋亡,这种现象被认为是宿主细胞对抗小RNA病毒侵染防御机制。凋亡机制可由某些病毒蛋白对细胞产生信号干扰来实现多种凋亡通路。虽然这些凋亡通路上游事件是不同,但最后效应却很一致。此外,一些病毒蛋白具有抑制细胞凋亡功能,它们能够令感染病毒后细胞不死亡,形成病毒与宿主细胞共存持续性感染状态。

  • 标签: 小RNA病毒 细胞凋亡 持续性感染
  • 简介:利用O-超家族芋螺毒素具有保守信号肽编码序列特性,采用RACE方法,对线纹芋螺O-超家族芋螺毒素cDNA进行克隆、序列测定,并经化学合成,获得一种新型高活性芋螺多肽毒素SO3。该肽含25个氨基酸残基,其序列为CKAAGKPCSRIAYNCCTGSCRSGKC-NH2,有三对二硫键。对其进行了正确折叠及活性筛选。结果表明,该肽折叠主峰对小鼠脑内给药100ng,可明显观察到小鼠颤抖现象,对小鼠有明显镇痛作用,而非正确折叠则无反应。

  • 标签: O-超家族芋螺毒素 线纹芋螺 SO3 折叠 活性
  • 简介:灌溉和排涝对于战胜旱、涝灾害,促进农、林、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随着农田基本建设加强和生产力水平提高,许多地方都利用排灌机械进行灌溉和排水。掌握中耕排灌机械应用,可大大提高农业产值和农民收益。

  • 标签: 排灌机械 应用
  • 简介: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功能关系.方法:观察99例住院CHF患者及96例健康体检者血尿酸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随着心衰程度加重,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均逐渐增高,病例各组间及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常见;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程度与HUA水平明显相关,可反映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程度.

  • 标签: 心力衰竭 血尿酸
  • 简介:目的:探讨恋爱大学生人格特点与社会支持关系。方法: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问卷(16PF)和社会支持量表对231名谈恋爱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恋爱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他们社会支持密切相关,不同社会支持水平恋爱大学生在人格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恋爱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社会支持关系密切。

  • 标签: 大学生 人格 社会支持
  • 简介:随着社会发展经济进步我国在各个领域发展上都得到了相应提升,从农业发展情况来看,由于我国在科学技术上进步故此在农业发展上也取得了重大成效,但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严重问题,就是对于化学药品使用所造成农产品污染以及环境污染。本文主要针对当前一些植物保护现状进行阐述,并对植物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间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探究,希望能够在此领域学术发展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 标签: 植物保护 农业 可持续发展
  • 简介: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全球得到了普及,计算机网络已经伸入每个人生活当中,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缺少内容。网络应用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生活和生产方式。本文对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做一研究,提出如何使用强大网络信息系统为人们生活提供快捷服务,方便人们生产生活。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所需信息,与世界各地自由交流与沟通,传播自己优秀文化,做到足不出户而知天下。

  • 标签: 计算机 网络技术 应用分析
  • 简介:DNA损伤反应引起基因组不稳定性并不足以导致肿瘤发生,还需要一些协同突变促进肿瘤生长或存活,因此,基因组结构不稳定和周期检验点突变失活是肿瘤发生重要因素。与正常细胞不同,肿瘤细胞中细胞周期检验点反应缺陷,当肿瘤细胞遭受基因毒药物损伤时,可通过激活周期检验点反应阻滞细胞周期进程,加强损伤修复,导致耐药表型产生。因此,寻找特异性检验点抑制剂来加强化疗药物或辐射对肿瘤细胞杀伤效应,已成为肿瘤治疗一个研究方向。

  • 标签: 细胞周期 检验点 肿瘤
  • 简介:目的:调查我院儿科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提出针对性改进策略。方法:对2013年度儿科收治住院患儿782例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应用抗生素698例,占89.26%,其中送检75例,占10.74%,送检中检出17例,占22.67%;联合用药632例,占90.54%,均为两联用药;头孢甲肟DUI=1.02;应用频率,头孢地嗪占48.38%,头孢甲肟占19.76%,阿奇霉素占15.0%,头孢米诺占11.75%用药更换73例,占10.46%,无效更换70例、药物过敏3例。结论:本院儿科住院患儿抗菌药物应用率较高,多为预防性用药,检出率低,用药集中在四种药品之上,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预防性用药预见性、用药安全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 标签: 儿科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利用同源模建方法模拟得到了肝细胞生长因子4个Kringle域三维结构。结果表明,HGFKringle与纤溶酶原Kringle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同源性,其功能区附近序列比较保守。HGFKringlel和3与其它具有Lys结合功能Kringle相比,功能区残基发生了变化,可能丧失了结合Lys功能,而2和4仍具有一定该功能。根据Kringle1模建结构,推测该Kringle功能区结构为一个通道,该通道底部和一侧有部分疏水残基,同时两侧还分布着少量酸性或碱性残基,该通道可能具有结合特定肽链功能,从而与Kringle2一起实现HGF与受体结合作用。

  • 标签: 肝细胞生长因子 KRINGLE 三维结构 结构与功能关系
  • 简介:荧光光谱法是目前我国药物分析主要方法,在我国各科研机构应用广泛,具有一定优势.荧光光谱法能够从分子之间相互作用中分析药物分子相互作用,在药物分析中具有非常广阔发展前景.荧光光谱法主要原理,是根据不同物质在光照下不同反射颜色和强度为主,根据反射光分析物质原理.本文主要对荧光光谱传统分析方法、新型分析方法以及与其他方法之间联用三个部分进行分析,总结荧光光谱法在药物分析应用,并做发展展望.

  • 标签: 荧光光谱法 技术分析 未来展望
  • 简介:目的:比较并评价涂片抗酸染色法(涂片法)、L-J培养法和基因芯片法在分枝杆菌检测中应用价值。方法:对241例需查抗酸杆菌临床标本,采用涂片法、L-J培养法和基因芯片法检测分枝杆菌,3种方法检测结果存在分歧标本再进行DNA测序,以培养鉴定结果阳性或DNA测序得到分枝杆菌序列为确诊标准。结果:241例标本,涂片法、L-J培养法和基因芯片法检测阳性率依次为18.7%、12.0%、15.8%,经卡方检验三者阳性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灵敏度依次为85.4%、70.7%、93.0%,经卡方检验三种方法灵敏度总体来说有差别(χ2=7.24,P〈0.05),涂片法与L-J培养法以及涂片法与基因芯片法灵敏度差异没有统计学差异,基因芯片法灵敏度高于涂片法(χ2=6.61,P〈0.05);检测特异性依次为95.6%、100.0%、100.0%。38例基因芯片检测阳性患者中有28例为结核分枝杆菌,10例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结论:与涂片法及培养法相比较,基因芯片法能够鉴别分枝杆菌菌种,同时具有快速、可靠、准确度高特点,在分枝杆菌感染早期诊断和抗菌治疗上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分枝杆菌 涂片法 L-J培养 基因芯片
  • 简介:目的:分析和研究c反应蛋白生物化学特征,并观察C反应蛋白在临床上应用情况。方法:选取当地某医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01月期住院感染性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白细胞数目进行分组,每组25例,分为甲组-白细胞数在(4-10)x109/L,乙组-白细胞数在(10-20)x109/L,丙组-白细胞数在超过20x109/L,观察三组患者血常规变化幅度、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甲组C反应蛋白为(15.9±3.1)mg/L。乙组C反应蛋白为(25.9±13.1)mg/L。丙组C反应蛋白为(45.9±16.1)mg/L。以上数据表明,白细胞、中性粒百分比越高,C反应蛋白变化幅度越大。变化幅度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感染性疾病而言,使用C反应蛋白进行检查,能够明显反映出患者感染情况,当早期白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存在轻微异常情况时,也能够及时进行诊断,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到临床。

  • 标签: C反应蛋白 生物化学特征 临床 应用情况
  • 简介:目的:探讨血尿淀粉酶检验指标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用血尿淀粉酶检验作为辅助检查,对照组用影像超声检查作为辅助检查,观察两组用不同辅助检查方法,分析对比两组判断准确率.结果:两组通过最后确诊是32人,观察组根据血尿淀粉酶检验结果,判断为急性胰腺炎有31人,诊断准确率为96.88%;对照组根据影像超声检查结果,判断为急性胰腺炎患者有27人,诊断准确率为84.38%,观察组诊断准确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尿淀粉酶检验结果准确率明显比影像超声检查结果准确率高,而且经济,操作方便,让患者更容易接受,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血尿淀粉酶 影像超声 诊断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瑞芬太尼应用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麻醉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类患者224例,基于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作均等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对照组患者接受"芬太尼+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实际麻醉效果。结果:在麻醉效果等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瑞芬太尼具有较为理想麻醉效果,不仅有助于患者尽快尽好恢复,同时还具有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优点。

  • 标签: 瑞芬太尼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麻醉效果 观察分析
  • 简介:离子液体(ionicliquids)是在室温或室温附近完全由离子组成有机液体物质。它作为一类新型绿色介质,近年来获得了突飞猛进发展。推动离子液体研究迅速发展直接动力来源于国际社会对清洁生产、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强烈愿望,以及离子液体本身探索价值和应用潜力。

  • 标签: 离子液体 化学分析 绿色化学 储能材料
  • 简介:臭味是判断水质优劣感官指标之一。洁净水是没有气味,受到污染后会产生各种臭味。常见水臭味有:霉烂臭味(主要来自生物体腐烂)、粪便臭味、汽油臭味、臭蛋味(来自硫化氢)。化学品引起臭味是多种多样,如氯气味、药房气味(主要来自酚类污染)等,饮用有臭味水会引起厌恶感。在有臭味水中生长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也可能有异味。游览区河水和湖水有臭味会影响旅游。中国颁布《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地面水卫生标准》都规定水不得有异臭。

  • 标签: 分析指标 常规分析 水质污染
  • 简介: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19-25个核苷酸非常保守非编码小RNA分子,在真核生物体内通过与mRNA3'非翻译区序列不完全互补结合促使mRNA降解或抑制翻译,从而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miRNA在生物体内参与了细胞增殖与凋亡、生长发育、代谢活化、DNA修复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与多种疾病尤其是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miRNA功能研究已发展到其分子机制层面,大量集中于其靶基因预测和鉴定及调控相关表观遗传因子,为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了新线索。我们就miRNA合成、功能研究及miRNA在临床上应用前景做简要综述。

  • 标签: MICRORNA 生物学过程 功能研究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