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高秆隐性恢复系(eR系)同原恢复系(R系)相比,分蘖力下降、生育期缩短,株高、穗颈、叶片长、倒一节间和倒二节间都显著增长,使得eR系在制种时不必施用赤霉素.利用eR系组配e-杂交稻同其不含eui基因原杂交稻相比,只有一个eui隐性单基因差异,使e-杂交稻株叶形态和构成产量因素同原杂交稻十分相似,且具有千粒重增大以及植株速生、快长、早熟等特点,使利用eR系组配e-杂交稻具有一定增产潜力.

  • 标签: 水稻 高秆隐性恢复系 特征特性 育种 生物学特性 E-杂交稻
  • 简介:真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近年来临床上广谱抗生素、化疗药物和免疫抑制剂大量应用,艾滋病流行以及放射治疗和器官移植广泛进行,真菌病发病率大幅上升。本文着重介绍当前临床上常用抗真菌药物应用情况以及当前有希望新一代抗真菌药物研究进展,以期对临床应用有所帮助。

  • 标签: 抗真菌药物 研究 进展
  • 简介:目的探求足癣彻底治愈最佳途径。方法将临床已确诊足癣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①特比萘芬试验组。②伊曲康唑试验组。③氟康唑试验组。④咪康唑霜试验组。每组分别设对照组。试验组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同时,要求从治疗之日起采取预防真菌再感染措施,如更换新鞋、袜及鞋垫,不与他人共用浴具等生活用品。对照组除应用抗真菌药物外,其他无特殊要求。结果4个试验组治愈率(停药2周后)分别比4个对照组治愈率(停药2周后)各提高27.1%、24.8%、26.6%、25.5%,经统计学处理,各组x^2值均〉3.841,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利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同时,改变皮损周围真菌生存环境,是足癣彻底治愈关键所在。

  • 标签: 足癣 治疗 环境
  • 简介:甘薯线虫病是危害甘薯主要病害,危害甘薯线虫种类主要是根结线虫和茎线虫.甘薯生产上主要采用综合防治方法进行防治,其中选育抗病品种最为经济有效.本文综述了根结线虫和茎线虫病抗源筛选、抗性机制、抗性遗传和抗病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甘薯抗线虫病育种.

  • 标签: 甘薯 线虫病 遗传育种 根结线虫 抗源筛选 主要病害
  • 简介:真菌感染病例逐年增加,除了患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以及肿瘤、艾滋病等致人免疫力低下是发生真菌感染重要发病因素外,现在人们对中性粒细胞减少导致真菌感染研究也越来越多,很多资料已将中性粒细胞减少作为真菌感染主要因素,尤其是在血液病患者、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其粒细胞变化,避免因此造成真菌感染。为了解住院患者在粒细胞减少情况下发生真菌感染情况及其真菌种类,本研究对2002~2004年3年间发生真菌感染病例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粒细胞减少 真菌感染 基础疾病
  • 简介:由于高危人群不断增多,侵袭性真菌感染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近年来提出应根据患者危险因素高低不同,采取相应治疗策略,包括预防治疗、经验治疗、临床诊断治疗和确诊治疗。肺部是真菌最常受累器官,所以本文拟从循证医学角度,就目前在侵袭性真菌感染,尤其是在肺部真菌感染中各种抗真菌药物选择及其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 标签: 肺部 真菌感染 抗真菌药物治疗
  • 简介:在临床中应用中药癣净散药液浸泡治疗足癣取得了较好疗效,为探讨其治疗足癣作用机理,我们采用试管内药基法研究了中药癣净散抗真菌作用,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中药 癣净散 真菌 足癣
  • 简介:本文采用作者首创双周期BrdU二次标记法研究了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复制带,得到了分布在整条染色体上清晰稳定多条带纹.这是复制带首次在植物染色体上取得具有实用意义带型.为进一步制定植物染色体标准带型和研究植物染色体复制方式提供了一条途径.

  • 标签: 蚕豆 复制带 染色体
  • 简介:皮肤癣菌又称皮肤丝状真菌,有下列三属(见表1),都只侵犯体表角化组织(皮肤、毛发、指甲和染菌物体而感染。1毛癣菌属1.1红色毛癣菌直接镜检皮屑及甲屑,分支、分隔菌丝有时可断裂或关节孢子状。毛发:发外型感染表现为发外孢子排列成串;少数为发内型感染,孢子在发内排列成链状。毛发穿孔试验阴性。

  • 标签: 皮肤癣菌 特征 鉴定
  • 简介:为了解本地区头癣患者病原菌与家养宠物关系流行分布情况,我们对来本院1998—2004年就诊1020例头癣病患者及其所养宠物进行了病原菌培养分离、鉴定结果进行分析,现将培养分离和鉴定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头癣 宠物 病原学 探讨
  • 简介:本文对20个玉米优异地方品种资源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方法,分析了资源综合性状及各性状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株高影响穗粗,穗位高影响穗长,株高和穗位均低资源不会有较高单株粒重;叶片数对资源筛选、利用有一定影响,对穗长、穗粗、单株粒重有显著影响;利用生育期较短资源可能会选出单株粒重较高自交系和杂交种.据此结果结合育种目标评价,筛选出白头霜、高油玉米、洛阳85、白鹤、二夏、品综2号、本地黄玉米、金皇后8个玉米地方品种,综合农艺性状好,具有较高利用价值.

  • 标签: 玉米 种质资源 筛选 评价 地方品种 灰色关联度
  • 简介:目的观察新型酮康唑喷膜对豚鼠体癣模型疗效。方法选择健康豚鼠20只,用穿刺法制备豚鼠体癣模型。将体癣模型随机分A组(新型酮康唑喷膜治疗组),B组(喷膜基质治疗组),C组(复方酮康唑霜治疗组)和D组(对照组)。根据豚鼠皮疹和真菌学检查进行疗效评估。结果A组和C组豚鼠治疗后局部红斑和水肿明显减轻,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停药2周时,A组和C组真菌镜检、培养阴性率均为100%,明显高于B和D组(P〈0.05)。结论新型酮康唑喷膜对豚鼠体癣模型有良好抗真菌活性。

  • 标签: 新型酮康唑喷膜 体癣模型 疗效 豚鼠
  • 简介:有效种质资源繁殖更新是保持作物异位保存种质资源活力和遗传完整性首要工作.降低贮藏种子基因突变累积效应,控制种质资源繁殖更新过程中由于遗传漂变、选择和污染所引起遗传改变,对制定科学种质资源繁殖更新策略十分重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自花授粉作物种质资源繁殖更新策略研究最新进展,并对更新种质资源活力、繁殖群体规模和种子收获方式对种质资源遗传完整性影响进行讨论.

  • 标签: 繁殖更新 种质资源 作物 自花授粉 遗传 种子基因
  • 简介:白念珠菌具有双形态性,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为酵母相和菌丝相。调节双形态性主要信号通路有Cph1调节MAPK途径,Efg1调节cAMP/PKA途径,Tup1介导抑制途径,Rim101调节pH反应通路等。这些通路控制着菌丝特异基因表达,许多菌丝特异基因编码白念珠菌毒力因子,因此菌丝相致病性更强。

  • 标签: 白念珠菌 双形态性 调节通路 菌丝特异基因 致病性
  • 简介:目的比较液基稀释法和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常见皮肤癣菌体外药物敏感性。方法应用Rosco纸片扩散法和微量液基法(参考美国国家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M38-P方案修改方案)测定临床分离40株皮肤癣菌(包括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及絮状表皮癣菌)对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氟康唑和特比萘芬体外药物敏感性。结果应用Rosco纸片扩散法,大部分菌株在7—9d时可读到清晰结果。Rosco纸片扩散法和微量液基法结果中,特比萘芬、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一致性较好,氟康唑较差。结论Rosco纸片扩散法操作简单,可选择用于皮肤癣菌对某些抗真菌药药敏试验。

  • 标签: 皮肤癣菌 药物敏感 ROSCO纸片扩散法 微量液基稀释法
  • 简介:植物种子油含有多种脂肪酸,是一种重要种子贮藏化舍物。种子油既是人类食品,又是重要工业原料。代谢物组学发展加深了对种子油生物合成途径全景式认识,应用基因工程改良种子油品质和价值研究已取得长足进展。本文分析了种子油及脂肪酸合成调控机制复杂性,论述了转基因提高种子油及高营养品质脂肪酸含量和培育能大量合成积累工业用脂肪酸油料作物技术策略、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

  • 标签: 种子油 脂肪酸 代谢调控 基因工程
  • 简介:报告1例面部难辨认癣患者为21岁女性,农民,由于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而使局部皮损不典型,当地医师怀疑为红斑狼疮建议到我院做全面检查。病损标本真菌镜检发现菌丝,培养分离出须癣毛癣菌。免疫学检查排除红斑狼疮。病理检查在角质层及毛囊周围发现真菌菌丝。内服特比萘芬3周治愈。

  • 标签: 须癣毛癣菌 难辨认癣 面部 红斑狼疮
  • 简介:孢子丝菌病由申克孢子丝菌感染而引起,由于一些医师缺乏对该疾病临床表现认识及实验室检查手段欠缺,易造成误诊。为了提高对该病诊断率,减少因误诊给患者带来痛苦,我们选择了2005年在外院误诊病例51例,后经我院真菌实验室和病理室检查纠正原诊断患者情况进行报道。

  • 标签: 孢子丝菌病 申克孢子丝菌 感染病例
  • 简介:本文就小白菜种质资源对小菜蛾抗性进行室内鉴定,结果表明268份材料虫害指数分布在18.10~100.00之间,种质资源间抗虫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聚类分析将268份种质资源分为6大类,与高抗、抗、中抗、中感、感、高感相对应,其中筛选出高抗和抗性材料分别为6和11份.对268份材料主要形态性状与虫害指数和抗性级别的相关分析表明,小白菜种质资源叶面的皱缩度与抗虫性存在一定相关性,认为从叶面平滑型种质资源中筛选抗虫性材料可能性更大.

  • 标签: 小白菜 小菜蛾 抗虫性 种质资源 抗性评价 抗性材料
  • 简介: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病率逐年上升,病死率较高。目前对该病治疗主要依靠抗真菌药物。本文就临床上常用抗真菌药物及对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 标签: 隐球菌性脑膜炎 抗真菌药物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