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利用SSR分子标记结合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研究了野生杏栽培杏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结果显示:27个SSR位点,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17.82个等位基因(Na)7.44个有效等位基因(Ne),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I)为2.23,平均期望杂合度(He)观察杂合度(Ho)分别为0.700.52。基于SSR位点,群体水平上平均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期望杂合度、观察杂合度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6.59、4.15、0.70、0.531.50,说明我国杏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其中野生杏资源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栽培杏资源,野生杏中西伯利亚杏种质遗传多样性最高且具有较多特异等位基因,而栽培杏中仁用杏遗传多样性最低,特有等位基因较少。聚类分析将供试159份种质分为4组。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159份种质划分为5个类群,分类情况与传统形态指标划分基本致。通过本研究可知,我国杏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遗传结构较为复杂;西伯利亚杏与栽培杏亲缘关系较远;野生普通杏与栽培杏具有类似的遗传结构,推测野生普通杏为栽培杏原始种;仁用杏遗传多样性较低,遗传背景狭窄。本研究结果可为杏资源新品种选育及持续利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 标签: 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 SSR
  • 简介:目的探讨伏立康唑与卡泊芬治疗严重烧伤后真菌感染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严重烧伤并发真菌感染患者共62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在给予同等剂量氟康唑静脉注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30例使用卡泊芬进行治疗,观察组32例使用伏立康唑进行治疗;分析62例患者临床感染特征,并比较两种药物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结果临床感染症状主要包括体温高、脉搏异常、咽喉肿痛、咳嗽咯痰、精神异常、肺部阴影并存在啰音等;感染部位以创面感染为主;引发感染真菌以白念珠菌与热带念珠菌为主,分别为55.93%20.33%.观察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84.38%86.6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都较低.结论对严重烧伤后合并真菌感染患者,采用卡泊芬与伏立康唑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进步推广使用.

  • 标签: 严重烧伤 真菌感染 卡泊芬净 伏立康唑
  • 简介:随着环境污染加剧人们对自身健康关注度提高,功能性食品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彩色稻米作为稻米家族中员,由于富含微量元素、花色苷、生物碱等功能性成分,已成为当前功能性食品研究开发热点之。本研究利用粳稻品种龙锦1号/香米1578杂交组合214个F_5家系,对水稻糙米总花色苷含量、粒色等级千粒重变异及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糙米粒色等级变异范围为1~9,平均值为4.98,变异系数为57.87%;糙米总花色苷含量变异范围为0~5459.34mg/kg,平均值为834.47mg/kg,变异系数为191.96%;糙米千粒重变异范围为11.96~26.24g,平均值为17.75g,变异系数为12.89%。糙米总花色苷含量、粒色等级千粒重在F5家系中不符合正态分布,表现为右偏态,其中糙米总花色苷含量偏斜程度最大。糙米总花色苷含量千粒重峰度系数为正值,表明为尖顶峰;而糙米粒色等级峰度系数为负值,表明为平顶峰。糙米总花色苷含量与粒色等级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9;糙米总花色苷含量、粒色等级均与千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0-0.34。与高亲龙锦1号相比,27个家系糙米总花色苷含量极显著提高,占214个F_5家系12.62%,为高花色苷水稻种质创新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糙米总花色苷含量 糙米粒色等级 糙米千粒重 高花色苷水稻 种质创新
  • 简介:目的对北京地区HIV非HIV人群抗耶氏肺孢子菌(Pneumocystisjirovecii,Pj)主要表面糖蛋白(Majorsur-faceglycoprotein,Msg)IgG、IgM抗体滴度水平进行调查,探索其在流行病学调查中价值.方法利用重组Msg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建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用阴性标准血清等比例稀释样本血清建立相对定量抗体检测方法,对176例HIV感染者226例非HIV人群血清样本进行抗PjMsgIgGIgM抗体定量水平调查,所有入选患者临床均不诊断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pneumonia,PCP).结果抗PjMsgIgG抗体在非HIV人群中阳性率为42.5%(113/266),113例阳性标本中1∶100、1∶200、1∶4001∶800滴度分别为77例(68.1%)、15例(13.3%)、6例(5.3%)15例(13.3%);抗PjMsgIgG抗体在HIV感染者中阳性率为24.4%(43/176),43例阳性标本中1∶100、1∶200、1∶4001∶800滴度分别为28例(65.1%)、10例(23.3%)、3例(7.0%)2例(4.7%),与非HIV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54,P=0.235).抗PjMsgIgM抗体在非HIV人群中阳性率为41.7%(111/266),111例阳性标本中1∶100、1∶200、1∶4001∶800滴度分别为57例(51.4%)、21例(18.9%)、19例(7.1%)14例(12.6%);抗PjMsgIgM抗体在HIV感染者中阳性率为12.5%(22/176),22例阳性标本中1∶100、1∶200、1∶4001∶800滴度分别为10例(45.5%)、2例(9.1%)、4例(18.2%)6例(27.3%),与非HIV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88,P=0.285).结论非PCP人群中抗PjMsgIgG抗体定量水�

  • 标签: 耶氏肺孢子菌 主要表面糖蛋白 抗体 定量
  • 简介:本研究选用了来自国外及国内68份分蘖型谷子进行了表型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表型分析表明,质量性状以绿鞘、白谷黄米、圆锥穗、松散穗码居多,数量性状变异系数除出谷率较小外,其他性状表现了丰富遗传变异,来自山西谷单株穗重、单株穗粒重、千粒重均为最高,而来自黑龙江大青谷单株穗粒重、出谷率、千粒重均为最低。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77对引物共检测出202个等位位点,每对引物可检测到1~6个位点不等,平均为2.62个;77对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在0.0283~0.6974之间,平均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4169,68份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59~0.96,平均值为0.68。利用软件NTSYSpc2.10UPGMA聚类方法对68份谷子分蘖材料进行了聚类,这些材料被划分为4个类群,即Ⅰ、Ⅱ、ⅢⅣ。Ⅰ类群主要来自西北地区谷子分蘖种质,Ⅱ类群主要来自国外谷子分蘖种质,Ⅲ类群包括华北、华东东北谷子分蘖种质,Ⅳ类群仅包括个种质。结合表型鉴定出10份优势谷子分蘖种质。这些结果揭示68份谷子分蘖种质遗传多样性较好,研究结果为挖掘谷子分蘖优良基因及谷子分蘖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谷子分蘖种质 表型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 简介:目的探索种新真菌DNA提取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提取效率高,耗时较短,应用范围广.方法将酶消化Chelex-100提取DNA方法联合起来,配制种新DNA提取试剂.通过真菌ITS4ITS5通用引物进行PCR,对新DNA提取试剂同市售Takaralysisbuffer在DNA提取方面的效能进行评价,同时对DNA浓度纯度进行测定.结果实验所用34株真菌,自配试剂成功提取出32株真菌DNA;Takaralysisbuffer成功提出27株真菌DNA.对于两种方法都没能提出DNA2株真菌,经液氮研磨破壁后,自制试剂均成功提取;而Takaralysisbuffer仅成功提取DNA1株.结论同市售试剂Takaralysisbuffer比较,自配DNA提取液提取DNA质量相对较高,可用于临床常见感染真菌PCR诊断.对于某些真菌,提取DNA之前先进行菌体破壁是必要.

  • 标签: 蛋白酶K 蜗牛酶 Chelex-100 DNA提取
  • 简介:目的构建白念珠菌CaCSC1基因基因缺失株,并初步探究它功能。方法设计长引物,通过PCR直接扩增出带有SAT1flipperCaCSC1基因敲除盒,转化到野生型白念珠菌菌株CAI4,并通过PCR鉴定出基因型正确转化子,得到CaCSC1基因缺失株。最后,通过倍比稀释方法进行表型筛选。结果成功得到CaCSC1基因缺失菌株。基因缺失菌株对酮康唑(Ketoconazole)敏感,对Zn2+、Mn2+荧光增白剂(Calcofluorwhite)表现出耐受性。结论CaCsc1蛋白参与对锌离子锰离子稳态调控,细胞膜细胞壁完整性也相关。

  • 标签: 白念珠菌 CaCSC1基因 基因敲除 离子稳态
  • 简介:通过研究葛根资源遗传多样性葛根表型性状与分子标记关联分析,为葛根分子育种指纹图谱构建提供理论依据。鉴定分析了127份不同来源葛根资源10个表型性状,并用ISSR标记研究127份葛根资源遗传多样性,对ISSR标记与表型性状进行关联分析。表型性状鉴定结果显示葛根资源10个性状变异大、多样性较好。利用ISSR标记获得多态性条带109条,平均每个引物扩增5.73条、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0.2085、平均Shannon's指数0.3378,最远遗传距离为0.46。ISSR分子标记聚类分析将127份资源聚为两大类,群体结构分析PCoA分析结果类似将127份资源分为2个亚群。GLM分析发现3个与茸毛性状关联标记,MLM分析未发现与表型性状关联标记。本研究收集资源遗传多样性较好,葛根分子标记聚类结果与地域关系不大,综合GLMMLM关联分析结果,本试验未发现与表型关联位点。

  • 标签: 葛根 I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关联分析
  • 简介:2012版手癣足癣诊疗指南发表已5年,该指南为全国皮肤科医生在手足癣诊治中提供了很大帮助指导,应国内专家和学者要求,经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真菌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真菌学亚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真菌学组部分专家依据近年来该领域新研究进展临床证据,经反复讨论修改,将2012版手癣足癣诊疗指南修订成文如下,供国内同行参考.参加本指南修订专家为(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顾军、李春阳、李福秋、李若瑜、刘维达、吕雪莲、冉玉平、席丽艳、王爱平、温海、章强强、朱敏、朱红梅(执笔).

  • 标签: 手癣 足癣 诊断 治疗 指南
  • 简介:土壤盐渍化严重影响小麦生产,提高小麦耐盐性是应对土壤盐渍化主要途径之,耐盐种质资源是耐盐性遗传改良材料基础。本研究以小麦为材料,筛选芽期苗期耐盐性鉴定评价适宜NaCl浓度,明确了小麦芽期耐盐性鉴定最适NaCl溶液浓度为1.2%,苗期耐盐性鉴定最适土壤NaCl浓度为0.8%。用该盐浓度胁迫处理321份小麦材料,获得芽期高耐盐材料21份,占供试材料6.5%;苗期高耐盐材料18份,占供试材料5.6%;芽期苗期均为高耐盐材料2份,分别是中作60115冀麦号。

  • 标签: 小麦 耐盐鉴定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 简介:以真菌性皮肤病为例,试从诊断性评价视角论述该课程教学实践要点具体教学策略,对医学生进行了科学、公正、客观评价。同时,对涉及诊断性评价课程设计进行总结反思,说明将诊断性评价适时纳入医学生多元化评价体系中重要性必要性。

  • 标签: 教学评价 诊断性评价体系 皮肤性病学 真菌性皮肤病
  • 简介:甘蓝型油菜是种重要油料作物,为了改良其种子脂肪酸组分,提升其经济价值,本研究分析了油菜种子发育时期脂肪酸合成积累模式及BnFAD2、BnFAD3、BnFATB基因表达规律,认为这3个基因在种子发育中后期(授粉后25d起)高效表达对油酸合成积累有着重要影响。通过Napin启动子诱导对油菜植株中BnFAD2、BnFAD3、BnFATB基因进行RNAi共干扰抑制,以达到提升油酸含量目的。试验结果表明,转基因油菜种子中BnFAD2、BnFAD3、BnFATB基因表达受到强烈抑制,种子中油酸含量66.76%提升至82.98%,且油脂合成相关基因同步出现表达上调。

  • 标签: 油菜种子 油酸 BnFAD2 BnFAD3 BnFATB
  • 简介:以290份遗传多样性丰富自交系为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茎秆抗推力纤维品质性状与茎秆抗倒性之间关系;对不同杂种优势群抗推力纤维素含量进行多重比较,并筛选茎秆抗推力纤维品质性状优良自交系。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不同自交系间抗推力显著性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抗推力与纤维素含量在高密度低密度条件下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多重比较结果显示,高密度条件下纤维素含量在不同类群间没有显著性差异,高密度低密度条件下抗推力低密度条件下纤维素含量存在类群间显著性差异。不同杂种优势群中,抗推力纤维素含量在两个密度下均表现稳定优良自交系,瑞德群分别包括4个3个,兰卡斯特分别包括1个5个,P群分别包括2个2个,旅大红骨分别包括2个1个,塘四平头分别包括2个1个。

  • 标签: 玉米 茎秆 种植密度 抗推力 纤维品质性状 抗倒伏
  • 简介:目的探讨Fonsecaeamonophora黑素理化性质及其合成途径。方法通过化学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电子顺磁共振波谱等明确F.monophora黑素理化性质;通过比对F.monophora菌株在基础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L-DOPAPDA培养基)含黑素抑制剂培养基(DOPA黑素抑制剂培养基、DHN黑素抑制剂培养基)菌落生长情况,采用BioTek酶标仪EON定量分析其黑素合成,以明确F.monophora黑素合成途径。结果F.monophora黑素与合成L-DOPA黑素理化性质相似;菌株在含L-DOPA培养基PDA培养基产生更多黑素,且在含DOPA黑素抑制剂叠氮化钠及DHN黑素抑制剂苯肽、三环唑培养基中其黑素合成均明显降低。结论F.monophora黑素主要为LDOPA黑素,可能共同存在DOPA黑素DHN黑素合成途径。

  • 标签: Fonsecaea monophora 黑素 理化性质 合成途径
  • 简介: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激素等广泛应用,真菌感染有不断上升趋势,真菌已成为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之。由于不同病原菌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性不同,能否准确诊断病原菌直接影响药物选择。及时准确地检测真菌感染以及确定菌种,在临床治疗中尤为重要。该文对真菌感染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作综述。

  • 标签: 真菌感染 病原菌 检测方法
  • 简介:真菌孢子(或)菌丝经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都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呼吸道皮肤是真菌致敏主要反应器官。该文就常见致敏真菌、真菌致敏机制、真菌所致呼吸道皮肤变态反应性疾病等进行综述。

  • 标签: 真菌 呼吸道 皮肤 变态反应性疾病
  • 简介:目前芒属植物被视为最有前景木质纤维素能源作物,在中国、美国、日本欧洲国家得到了广泛研究利用。但截至目前依然没有统芒属植物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定程度上阻碍了其信息共享与交流。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开展芒属植物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制定技术标准研究,旨在为芒属能源作物品种选育、审定与推广提供科学规范依据。本文论述了芒属种质资源描述规范、数据标准与数据质量控制规范制定原则、方法与内容,对于促进整合全国芒属种质资源,规范芒属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具有指导作用。

  • 标签: 芒属 种质资源 描述规范 数据标准 数据质量控制规范
  • 简介:自噬影响着真核细胞适应性、分化发育,在白念珠菌中自噬影响着白念珠菌代谢毒力等,也可以减缓应激反应带来损伤,增强菌体存活能力。但过度自噬可能导致自噬性细胞死亡。该文根据近期研究进展,从白念珠菌中与自噬相关Cvt(Cytoplasmtovacuoletraffickingpathway)通路、TOR(targetofrapamycin)通路自噬在应激中作用等几个方面,对白念珠菌中自噬进行综述。

  • 标签: 白念珠菌 自噬 Cvt通路 TOR通路 应激刺激 氮饥饿
  • 简介:以夏大豆杂交种杂优豆1号及亲本(W931AWR016)为材料,进行了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值、水分利用效率(WUE)、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光合势等光合特性测定,以探究杂优豆1号光合特性方面的杂种优势规律,为大豆高光效育种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杂优豆1号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现单峰曲线,在8:00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W931AWR016;杂优豆1号与亲本相比具有较低光补偿点较高光饱和点,从而说明杂优豆1号较强利用强光和弱光能力;从群体光合势分析,杂优豆1号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在盛花期、结荚期、鼓粒期3个不同时期都显著高于W931AWR016,从盛花期到结荚期、结荚期到鼓粒期叶面积指数光合势都呈现逐渐上升趋势。杂优豆1号较强光利用能力、较高叶面积指数光合势有利于产量提高。

  • 标签: 大豆 杂优豆1号 光合特性
  • 简介:甲真菌病是皮肤科常见甲病变,指真菌引起甲板(或)甲下组织感染。由于抗真菌药种类较少及其毒副作用,肝肾功能受损甲真菌病患者,缺乏安全、有效药物。近年来,以激光作为主要或辅助手段治疗甲真菌病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现就激光治疗甲真菌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激光 甲真菌病 治疗 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