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为提高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结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利条件,从行为学实验培训角度以培养实验技术人员基本实验技能为重点。方法:安排学生学习行为医学发展史、熟练行为学动物生命观、基本实验仪器操作以及鼓励实验技术人员自行研制行为检测制仪器等课程。结果:实验技术人员了解了现代行为学的发展,掌握常规的实验方法,培养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激发了实验技术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理论和技术的结合。结论:多途径带教培训有利于实验技术人员行为学实验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 标签: 医学实验带教 行为学 培养
  • 简介:刊登于国际杂志Diabete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邓迪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曾经被批准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一代药物,在不需要与二甲双胍结合使用时或许会更加有效;这三种名为坎列净(canagunozin)、达列净(Dapagliflozin)和依帕列净(EmpagHnozin)的可以抑制钠一葡萄糖共转运体2(SGLT2)的新一代药物在过去两年里,在欧洲和美国被批准用于作用2型糖尿病的新型疗法。

  • 标签: 2型糖尿病 药物 治疗 研究人员 二甲双胍 转运体
  • 简介:目的:观察噻托溴铵与布地奈德/莫特罗联合吸入和噻托溴铵单独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噻托溴铵(18μg,1次/d)联合布地奈德/莫特罗(160/4.5μg,2次/d)吸入治疗;对照组28例,给予噻托溴铵(18μg,1次/d)吸入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8周和16周后肺功能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和16周后,2组FEV1和SGRQ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FEV1和SGRQ症状评分的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白天使用沙丁胺醇次数更少(P〈0.05)。各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噻托溴铵与布地奈德/莫特罗联合吸入治疗COPD,疗效优于噻托溴铵单药治疗。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噻托溴铵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 简介:目的:研究曲列酮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表达及胆固醇流出的影响。方法:采用液体闪烁计数法测定曲列酮处理后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用RT-PCR和Westernblotting的方法检测曲列酮处理后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的变化。结果:经曲列酮处理后,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胆固醇流出具有时间依赖性的增加,从0h的1.82%上升到24h的7.61%。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ABCA1也均随着曲列酮作用时间增加而表达上调。结论:曲列酮能增加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表达和胆固醇流出。

  • 标签: 胆固醇流出 ABCAl PPARΓ AS
  • 简介:目的:应用改良CCI模型研究外周神经损伤后痛觉过敏和自发放电各自特征及相互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CCI组和Sham组,分别于术前1天和术后1、4、7、9、11、14天测定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和热缩腿反射潜伏期,同时选取术侧机械刺激缩腿反射阈值低于4g或者术侧和健侧热缩腿反射潜伏期差异大于2s的CCI模型大鼠观察术后4-14天损伤区自发放电活动。结果:神经纤维损伤后,机械痛敏和热痛敏随时间表现为逐渐增强,同时在损伤区观察到三类放电模式:整数倍放电﹑阵发放电和周期放电。结论:术后大鼠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逐渐降低,机械痛敏的产生和损伤区自发放电活动关系密切,不同的放电模式可能代表不同的传入信息。

  • 标签: 改良CCI模型 机械痛敏 热痛敏 自发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