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为预防小儿叶性肺炎,本文结合以往学者研究和本人临床经验,阐述了小儿叶性肺炎的致病原以及易感年龄的研究进展。文章首先对致病原进行总结,多为支原体感染、病毒感染以及细菌感染,并出现联合感染的趋势。其次探讨了易感年龄,在学龄前、学龄期以及婴幼儿期高发,以期为临床医师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大叶性肺炎 致病原 易感年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柴胡汤保留灌肠对急性胰腺炎早期炎症因子的影响 。 方法: 选取 2019年 3月至 2020年 3月本院消化内科接治的 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开展此次的研究,随机分成甲组与乙组。甲组患者给予临床西医常规治疗方法; 乙组患者在甲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将生理盐水灌肠治疗法换成大柴胡汤保留灌肠法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C反应蛋白( hs-CRP)、白细胞介素 -6( IL-6)、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等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结果: 乙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甲组高,对比 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hs-CRP、 IL-6、 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乙组患者的 hs-CRP、 IL-6、 TNF-α等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与甲组对比, P<0.05。 结论: 柴胡汤保留灌肠法治疗 AP,能很好制相关炎症介质的释放,改善胰腺炎的病理程度,起到保肝利胆、调节免疫、抗炎等作用,尽快消除患者的炎症,恢复患者健康,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大柴胡汤 保留灌肠 急性胰腺炎 早期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弥漫性 B细胞淋巴瘤 的病理诊断特点。 方法   对13例弥漫性 B细胞淋巴瘤免疫组化、分子病理学检测结果进行 分析 ,并复习相关 文献。结果  内窥镜活检粘膜下病变取材组织小、坏死重,易误诊,内镜病变有特征性改变,病理检查 可确诊。 结论  提高对胃肠道恶性淋巴瘤 诊断特点的认识,重视病理检查在淋巴瘤诊断中的重要性,早诊断,早治疗。

  • 标签: []  淋巴瘤, B细胞 诊断,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索“创”项目对医学生批判性思维形成的影响,为培养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方法提供借鉴。方法 以申报“创”项目的医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在参与“创”项目前后对其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测评。结果 医学生参加“创”项目前后比较,结果显示批判性思维七个特征平均得分和总分均有小幅度升高 (P>0.05);参加“创”后的医学生文献阅读篇数高于未参加者( P<0.001)。结论 参与“创”项目小幅度提高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且参加“创”促进学生阅读文献,同时文献阅读篇数越多越有利于“创”完成。

  • 标签: []大创项目 医学生 阅读文献 批判性思维
  • 简介:【 摘要 】 目的:探究呼吸训练疗法对胸腔镜肺疱切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纳入我院接受 胸腔镜肺疱切除术治疗的 80 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研究开展时间在 2017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 呼吸训练疗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到 P > 0.05 ,差异不大。护理后患者病情有所改善,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数据,结果为 P < 0.05 ,治疗后的差异显著。在生活质量的观察中,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要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的差异显著( P < 0.05 )。结论: 对胸腔镜肺疱切除术患者实施针对性呼吸训练干预,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呼吸功能,患者在术后的生活质量也更优,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呼吸训练疗法 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 生活质量 呼吸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比较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 200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2014年 5月 ~2018年 5月)开展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 A组(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53例)、 B组(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68例)、 C组(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 79例),比较三组的颅内血肿完全清除率、临床疗效、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颅内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预后情况。 结果 :三组的颅内血肿完全清除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但 B组、 C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均较 A组更高( P<0.05); B组、 C组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均较 A组更少( P<0.05); B组、 C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较 A组更低( P<0.05);治疗后, B组、 C组的颅内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 A组更低( P<0.05),其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 A组更高( P<0.05);术后 2周, B组、 C组的预后良好率均较 A组更高( P<0.05)。 结论 :相比于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钻血肿抽吸引流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均更具有优势,可有效减轻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还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

  • 标签: 神经外科 高血压脑出血 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