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有11号染色体长臂(11q)异常的Burkitt淋巴Burkitt-like lymphoma with 11q aberration,BLL-11q)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和2021年就诊的2例BLL-11q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改变,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均为右颈部包块,生长迅速,切除送检。Ann Arbor分期为ⅠA和ⅡA期。镜下淋巴结正常结构消失,代之以弥漫浸润性生长的中等大小的肿瘤细胞,细胞形态一致,“星空”现象明显,类似于Burkitt淋巴。免疫表型:肿瘤细胞弥漫阳性表达CD20、CD79α、PAX5、CD10和Bcl-6,部分中等阳性表达C-MYC和MUM-1,CD3、Bcl-2、CD30和TDT均阴性,Ki-67阳性指数均>95%,EBER均阴性。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显示MYC、Bcl2、Bcl6断裂,11q23.3扩增和11q24.3缺失。2例患者均行化疗,随访10~22个月,均获得完全缓解、无病生存。结论BLL-11q是一种罕见的生发中心B细胞性淋巴,伴有第11号染色体长臂异常,且缺乏MYC基因重排,应与Burkitt淋巴、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伴有IRF4重排的大B 细胞淋巴、高级别B细胞淋巴等鉴别,在形态学及免疫表型基础上诊断依靠基因学检测,可能有更好的预后。

  • 标签: 淋巴瘤 11号染色体长臂异常 MYC基因重排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破裂(rupture intracranial aneurysms,RIAs)介入治疗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新乡医学院附属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89例行血管内治疗的RIAs患者临床资料,收集相关临床影像资料并进行为期6个月的术后随访,分为无神经相关并发症组(61例)和有神经相关并发症组(28例)。分析临床各指标与RIAs介入治疗术后神经相关并发症的可能有关因素;依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列线图对各影响因素进行评分,构建评分预测模型;通过一致性系数(consistency index,C-index)和校准曲线来评估模型的临床校准度,通过列线图依赖ROC曲线来评估模型的临床区分度。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unt-Hess分级(OR=4.927,95%CI:1.189~20.426,P=0.028)、Fisher分级(OR=4.633,95%CI:1.012~21.208,P=0.048)、动脉囊小阜(OR=5.918,95%CI:1.104~24.948,P=0.015)、宽颈动脉(OR=4.381,95%CI:1.029~18.645,P=0.046)以及治疗策略(OR=4.887,95%CI:1.235~19.329,P=0.024)是RIAs介入治疗术后神经相关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显示,Hunt-Hess分级(Ⅳ、Ⅴ级)为100分、动脉囊小阜(有)为98分、治疗策略(支架植入)95分、宽颈动脉(是)92分、Fisher分级(Ⅲ、Ⅳ级)为81分;该预测模型的一致性系数为0.871;列线图依赖ROC曲线AUC为0.871,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5.71%(24/28)、77.05%(47/61)。结论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动脉囊小阜、宽颈动脉以及治疗策略会影响RIAs介入治疗术后神经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以此建立的列线图能够为临床提供直观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破裂 介入治疗 神经系统相关并发症 列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