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为提高病的诊治水平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20年10月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24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诊治与转归。结果24例病患者中,男18例(75.0%),中位年龄为54.5岁。23例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其中最多见的为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16.7%(4/24)]。共鉴定出9种属,最常见的为皮疽(7例)。受累部位主要为肺部[70.8%(17/24)]、皮肤软组织[42.0%(10/24)]、颅脑[25.0%(6/24)]和血液系统[17.0%(4/24)],有12例(50.0%)患者受累部位≥2处。24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均无特异性,经病原学检查后确诊。19例患者的治疗方案包含了复方磺胺甲噁唑,其中2例因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而停用。经治疗后19例(79.2%)好转,5例(20.8%)死亡。结论病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可累及多个器官,尽早、准确的识别和快速、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是改善病患者总体预后的关键。

  • 标签: 诺卡尔菌属 诊断 诺卡菌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恩替韦联合苦参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收治治疗的时间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之间,将入组的60名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均分为30例接受恩替韦治疗的对照组以及30名恩替韦联合苦参素治疗的实验组,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治疗后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以及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给药后对应不良反应状况。结果:治疗48周后实验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恩替卡韦 苦参素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浙江省台州市MSM哨点监测数据,评估MSM个体HIV感染风险评估工具的预测能力。方法根据MSM个体HIV感染风险评估工具条目,对2013-2017年台州市MSM哨点监测数据中的相关问题与选项进行重新修订,计算个体风险得分,结合个体HIV感染情况,分析该工具的预测能力。结果MSM研究对象1 944人,年龄(35.04±13.28)岁,未婚者占48.2%,多为场所招募(55.7%)。HIV阳性率为12.6%(245/1 944),HIV阳性者风险得分的中位数为23.99;HIV阴性者风险得分的中位数为20.36,不同HIV感染状态的研究对象风险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检验,P=0.007),HIV阳性者风险得分显著高于HIV阴性者。依据决策树原理,将研究对象按风险得分分为2类:≤18.66、>18.66,风险得分越高,HIV感染率越高(χ2=13.10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个体风险得分越高,感染HIV的风险也越高(>18.66分与≤18.66分相比:aOR=1.72,95%CI:1.27~2.32,P<0.001)。对HIV感染预测的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553(95%CI:0.516~0.590,P=0.007),约登指数最大的点是风险得分为19.01的点,此时风险评估工具的灵敏度为0.69,特异度为0.43。结论基于德尔菲法建立的MSM个体HIV感染风险评估工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个体HIV感染风险,风险得分越高,感染HIV的实际风险也越高。但还需要设计更加科学严谨的队列研究进行验证和相应调整评估工具条目。

  • 标签: 男男性行为者 HIV 风险评估 预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