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新论断、新思想与新方略,不仅关系到党和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部署本身的切实进展,而且关系到更宽泛意义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发展模式的得失成败.

  • 标签: 总体布局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政治哲学
  • 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学界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一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主要理论观点与基本特征及地方践行等议题性方面,研究方法上更偏向于对其动态发展过程本身的叙述和讲话文本内容的总结诠释,尽管取得了诸多重要进展,但总体上尚处于一个初步阶段。促使这一重要思想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基础路径是,一方面要着力于对已经公开发表的权威文献开展更为系统与深入的理论归纳和阐发;另一方面要更自觉地从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的视角对现有研究成果加以理性凝练与提升,从而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做出更加体系化与逻辑化的概括阐释。

  • 标签: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生态(治理)思想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简介:如果从多样性的视角来观察与思考,即将成为中国未来发展重大主题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充满着"一"与"多"之辩的议题。因而不仅需要坚持一种科学而辩证的认知态度,而且必须正视更具体的理论与实践层面挑战。所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从一开始就不是单向度的生态恢复或环境保护问题,而是一个更全面、协调与绿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未来追求的内在组成部分,这要求中华民族展现一种更高的政治、社会与生活智慧。

  • 标签: 生态文明建设 多样性 绿色发展 环境政治
  • 简介:<正>生态环境问题业已成为各门学科给予密切关注的全球性课题,并且由此产生着许多新的学科,生态伦理学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总要解决一系列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对自然价值的重新认识则是生态伦理学的核心和基础。笔者认为,离开了自然价值观念的时代更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伦理学就不能确立。

  • 标签: 生态伦理学 自然价值观 价值观念更新 价值目标 时代更新 人与自然关系
  • 简介: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方案》的公布实施,党和国家自"十八大"以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宏大实践已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及其制度创建的实践需要呼唤理论创新,而生态文明建设及其制度创建的实践也必将推动理论创新。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对照阅读潘岳同志先后发表在《学习时报》上的《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2006年)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生态文明》(2015

  • 标签: 生态文明 生态观 生态危机 学习时报 生态自然观 人与自然
  • 简介:至少从生态实力的角度看,美国的"强"与"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既不能简单而论,也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必须科学而辩证地看待。客观而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或"生态实力"与美国之间的差距,要远比美国与核心欧盟国家、日本之间的差距大得多。只要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承认,虽然美国近年来的环境管治内外表现有些"差强人意",但在可预见的将来依然是我们追赶的对象。

  • 标签: 美国 硬实力与软实力 生态实力 绿色视角 环境政治
  • 简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理论或话语体系的一个核心性概念或范畴,至少可以从如下三个文献或理论视角做出归纳与阐发:党代会报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论述、生态马克思主义或生态社会主义。如果说依据党代会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论述这两种文献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概括更多是一种政策理论或话语体系下的阐释,那么,生态马克思主义或生态社会主义视角所提供的就更多是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一种理论系统或话语体系下的阐发。

  • 标签: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马克思主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简介:无论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元素(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及其良性互动还是已经产生的现实影响来说,浙江省安吉县的实践探索都构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区域性模式。而就其现实路径而言,它在某种程度上是欧美国家尤其是核心欧盟国家中颇为盛行的“生态现代化”理念与战略的一个中国版本或验证。由此可以理解,一方面,在环境整治、产业生态化、美丽乡村建设等的推进过程中,各级政府扮演着一种显而易见的主导性作用,而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总的来说发挥得还不够充分;另一方面,就像“安吉模式”的示范效应或可复制性并非是无条件的一样(良好的生态环境禀赋、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和必要的倒逼压力似乎缺一不可),它自身的未来也不是全然确定的。

  • 标签: 生态文明建设 美丽乡村 区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