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我国虽然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但是水资源非常匮乏,尤其是最近几年的环境问题,使得水资源越来越紧张。基于水库运行管理现状的问卷调查,对水库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建议,为提高水库工程效益和管理水平提供决策依据。

  • 标签: 水库 运行管理现状 调研
  • 简介:摘要水利工程的发展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从来没有懈怠过,一直处于发展创新阶段,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传统的测绘技术已然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以3G技术、数字地图等为代表的现代测绘技术应积极应用到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之中,从而大力推动水利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工程建设中的现代测绘技术应用,让广大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现代测绘技术的优点及具体应用,进而推动现代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及发展。

  • 标签: 水利工程管理 现代测绘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本研究着重探讨了药物稳定性测试中的关键分析技术及其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药物的稳定性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因此,确保药物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是药物开发和质量保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液相色谱(HPLC)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这两种主要的分析技术,并讨论了它们在药物稳定性测试中的应用。此外,本研究还概述了稳定性测试的质量控制标准和协议,强调了数据分析方法在确保测试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中的重要性。

  • 标签: 药物稳定性 分析技术 质量控制 液相色谱(HPLC)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 简介:摘要水利水电工程一直以来是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基础能源,也是最重要的生活能源。控制水利水电工程测量的误差有利于为设计、施工提供精准数据,使施工图纸、施工计划更趋于科学、合理化。但就目前的施工情况来看,测量值与实际值仍存在一定误差,这是由外界因素、测量仪等造成的。虽然误差不可避免,但如何采用科学方法降低误差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希望为水利水电工程的测量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建议。

  • 标签: 水利水电工程 测量误差 控制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多形性低级别神经上皮肿瘤(polymorphous low-grade neuroepithelial tumor of the young,PLNTY)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2019—2021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手术诊治经病理确诊的PLNTY 5例,对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改变进行分析总结,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10~39岁,平均年龄25岁;肿瘤位于颞叶3例,侧脑室、左尾状核各1例;临床表现癫痫3例、右眼视力下降1例,1例因外伤后体检发现。镜下观察:肿瘤特征性表现为浸润性生长、瘤细胞多形性(均可见少突胶质细胞瘤样细胞、细胞核呈低级别、多形性)及不同程度钙化。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阳性,CD34弥漫强阳性,周围脑组织可见散在CD34阳性细胞,Ki-67阳性指数均小于3%。分子遗传学:BRAF V600E突变2例,PAK5-Q337R基因错义突变1例,FGFR2-CTNNA3基因融合1例,1例伴有FGFR2-INA和FGFR2-PPRC1基因融合。术后均未行放化疗,随访3~29个月,未见复发转移。结论PLNTY罕见,确诊依赖于病理形态及分子遗传学,认识该肿瘤的重要性在于与高级别胶质瘤鉴别,避免过度治疗,本研究新报道PAK5-Q337R错义突变和FGFR2-PPRC1基因融合,拓宽了PLNTY的分子遗传学谱系。

  • 标签: 肿瘤,神经上皮 青少年 分子诊断技术
  • 简介:摘要我国电力系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将色谱分析技术用于电力设备的故障判断。而且应用领域逐渐增大,迄今已遍及全国。在此之前,电力故障的故障检测主要依靠电气试验方法,电气试验方法需要设备停电才能进行,而且电气试验方法很难发现某些局部故障和缺陷。利用油色谱分析分析绝缘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判断变压器故障一般不需要设备停电,而且对发现电力设备内部故障的早期诊断非常灵敏、有效,这正好弥补了电气试验方法的不足。特别是在当前电力系统实行对电力设备少停电的检修状态下,油气相色谱分析法在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上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 标签: 色谱分析技术 变压器 潜伏性故障
  • 简介:摘要: 依据 SF 绝缘气体及各种固体绝缘材料在放电或过热等异常情况下的分解机理及分解产物的形成过程,通过对众多运行设备进行分解产物的种类及体积分数含量普查过程中发现设备内部可能存在异常并且这种质疑正好与设备解体验证相符。在实践的基础上,验证了通过 SF 分解产物体积分数的检测来预判 SF 。

  • 标签: SF。电气设备 分解产物 潜伏性缺陷 诊断与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核型、年龄及社会性别性腺发育异常(DSD)患儿抗缪勒管激素(AMH)、抑制素B(INH-B)及性激素水平。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6月期间在本院体检经血清学检查疑似儿童性腺发育异常、并最终经病理活检确诊的患儿共101例。参考既往发表的同类型研究,本研究纳入的101例患儿年龄共分为4层(<1岁,1~2岁,2~4岁,>4岁),社会性别分为社会性别男、社会性别女2层。同期选取本院89例无内分泌异常的性腺发育正常儿童作为对照。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AMH、INH-B、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泌乳素(PRL)、睾酮(T)水平。结果101例中社会性别男62例,女39例;年龄23日龄至12岁,中位年龄3.3岁;染色体核型:52例为46,XX;21例为46,XY;12例为45,X;7例为46X,del(Xq);5例为46X,i(Xq);2例为45X,inv9;2例为45X/46XX。部分性腺发育不良65例,睾丸消失综合征25例,混合性腺发育不良11例。1例患儿家族中有不孕不育病史。患儿就诊原因中,最常见的为外生殖器外观异常(54例,53.47%),其次为阴茎发育小和(或)阴囊空虚(25例,24.75%),其他就诊原因包括原发性闭经、双侧腹股沟包块、高血压、阴蒂肥大、小阴唇粘连。性腺发育异常组血清AMH、INH-B、T水平显著高于性腺发育正常组,而LH、FSH、E2、PRL水平显著低于性腺发育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核型不同年龄段性腺发育异常患儿的INH-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岁性腺发育异常患儿INH-B水平最高,2~4岁性腺发育异常患儿INH-B水平最低;46,XX核型以及其他核型不同年龄段性腺发育异常患儿的LH、FSH、E2、PRL、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岁性腺发育异常患儿与其他年龄段相比,LH、FSH、E2、PRL水平相对较高,T水平相对较低;46,XY核型不同年龄段性腺发育异常患儿的E2、PRL、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岁性腺发育异常患儿与其他年龄段相比,E2、PRL水平相对较高,T水平相对较低。社会性别男性腺发育异常患儿的AMH、LH、FSH、E2、PRL水平低于社会性别女的患儿(P<0.05),INH-B、T水平高于社会性别女的患儿(P<0.05)。结论性腺发育异常患儿抗缪勒管激素、抑制素B及性激素水平与正常群体存在差异,可能与患儿年龄、染色体核型以及社会性别的分配存在关联,但存在部分混杂因素(如病因、治疗方案、是否行hCG刺激试验)的影响,故需要更多样本加以验证。

  • 标签: 性腺发育不全 抗缪勒管激素 抑制素B 性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