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LNG-IUS)对他莫昔芬治疗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子宫内膜病变影响。方法选择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诊治符合纳入标准乳腺癌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放置LNG-IUS组(治疗组,n=39)和不放置LNG-IUS组(对照组,n=45)。治疗前行一般状况评估,治疗前、治疗后1年、治疗后2年行子宫内膜厚度检查、血脂检查、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病理类型分析、子宫内膜雌激素/孕激素受体表达测定并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一般情况、宫腔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年,治疗组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子宫内膜增生/分泌期改变发生率、良性病变发生率、萎缩子宫内膜发生率分别为2.6%、5.1%、15.4%、76.9%,对照组分别为6.7%、20.0%、17.8%、55.6%,两组子宫内膜增生/分泌期改变发生率、萎缩子宫内膜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6、4.22,均P<0.05);治疗后2年,治疗组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子宫内膜增生/分泌期改变发生率、萎缩子宫内膜发生率分别为0.0%、2.6%、84.6%,对照组分别为11.1%、15.6%、60.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608、4.092、6.203,均P<0.05)。结论LNG-IUS能有效预防乳腺癌术后他莫昔芬治疗所引起子宫内膜良性病变,降低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内膜增生/分泌期改变发生率,提高子宫内膜萎缩发生率,不增加乳腺癌复发风险。

  • 标签: 宫内避孕器,含药 左炔诺孕酮 他莫昔芬 乳腺肿瘤 绝经前期 子宫内膜
  • 简介:摘要:学校管理工作开展中,档案管理是十分重要部分,而且这也成为了办好学校关键基础。通过学校档案管理顺利开展,维护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人员得到合法权益。学校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由此看出,所以学校应该理清档案管理工作思路,探寻一条适应学校管理发展道路,借助创新管理模式,让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持续稳定前进。

  • 标签: 学校档案 管理工作 创新途径
  • 简介:【摘要】文本以新课标为指导,聚焦数学核心素养,对《数列极限》这一内容分问题与情境、知识与技能、思维与表达、交流与反思四个板块进行了教学设计。以学生思维发展为本,把握数学本质,强调知识构建,注重数学活动设计,鼓励交流与反思,融入数学文化,体现立德树人。

  • 标签: 数列极限 核心素养 数学文化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反思性教学在耳鼻咽喉科借床护理教学中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12月~2020年3月,纳入38例于我院实习护生,随机分为A组(n=19例)和B组(n=19例),B组采取常规带教,A组采取反思性教学,带教结束后比较满意率和考核成绩。结果 A组满意率为100.00%,高于B组73.68%(P0.05),带教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反思性教学 耳鼻咽喉科 借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达本胺单药或联合化疗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5年12月至2019年4月接受西达本胺治疗40例PTCL患者(初治26例,复发难治14例)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总有效率(ORR)、无进展生存(PFS)及总生存(OS),并统计不良反应。结果全部患者ORR为70.0%(28/40),初治组ORR为80.8%(21/26),复发难治组ORR为50.0%(7/14),初治组近期疗效优于复发难治组(P=0.049)。PTCL预后指数(PIT)0~1分组ORR为83.3%(10/12),优于PIT 2~4分组78.6%(11/14),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8)。初治组中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和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TCL-NOS)两种亚型ORR均为90.0%(9/10)。中位随访时间14.5个月,初治组中位PFS时间为12个月,1年PFS率及OS率分别为49.6%和84.2%,2年PFS率及OS率分别为35.9%和57.4%。复发难治组中位PFS时间为7个月,1年PFS率及OS率分别为28.6%和49.0%。西达本胺单药组未发生Ⅲ~Ⅳ级粒细胞减少及Ⅲ~Ⅳ级胃肠道反应;西达本胺联合化疗组Ⅲ~Ⅳ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39.4%(13/33),Ⅲ~Ⅳ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27.3%(9/33),无Ⅲ~Ⅳ级肝肾损害发生。结论初治或复发难治PTCL患者接受西达本胺治疗均有较好效果,全部患者对西达本胺单药或西达本胺联合化疗均耐受性良好。

  • 标签: 淋巴瘤,T细胞,外周 药物疗法,联合 西达本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技术(TBCB)对肺部弥漫性疾病(DLD)病理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173例病因诊断不明需行TBCB检查住院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其中54例同时行TBCB和常规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比较两者活检方法标本大小及病理诊断效率。结果173例TBCB标本中,结合患者年龄、性别、职业、既往史、接触史、吸烟史、实验室血清学及影像学结果,最终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分型者有148例(85.5%),病理明确分型或有提示诊断者160例(92.5%),其中已知病因为72例(45.0%);特发性间质性肺炎27例(16.9%);7例肉芽肿性病变(4.4%);其他类型54例(33.8%)。173例中54例同时行TBCB和TBLB,TBCB组和TBLB组标本大小分别为(3.3±1.3)和(1.0±0.3)mm2(t′=12.67,P<0.01)。TBCB组和TBLB组明确病理分型诊断效率分别为81.5%(44/54)和42.6%(2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3,P<0.01)。其中TBCB组与TBLB组对间质性肺疾病明确分型病理诊断效率分别为48.2%(26/54)和5.6%(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4,P<0.01)。而TBCB组与TBLB组诊断除间质性肺疾病以外其他弥漫性肺疾病病理诊断效率分别为33.33%(18/54)和37.04%(20/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24,P=0.687)。结论与TBLB相比较,TBCB所获得标本大小及在确诊弥漫性肺疾病特别是间质性肺疾病分型上具有明显优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肺疾病,弥漫性 冷冻,活组织检查 支气管镜检查 诊断
  • 简介:摘要: 鉴于目前缺乏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技能标准以及没有配套专业技能教学体系与规范,在“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技能标准研究”课题研究基础上,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技能考核指标体系,依托 “校企合作”“ 3+x” 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检验,形成“两个结合” +“ 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构建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求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技能标准,满足应用型人才实际需要。

  • 标签: 应用型本科高校 旅游管理 人才培养技能标准 技能考核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移植物CD34+细胞数对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造血重建及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6年5月于山西省肿瘤医院行APBSCT60例NHL患者相关资料,其中B-NHL 32例,T-NHL 28例。患者依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所得CD34+细胞数阈值分组,分析移植后造血重建情况;分析移植物CD34+细胞数与预后关系;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法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根据ROC确定CD34+细胞数阈值为4.35×106/kg。CD34+细胞数≥4.35×106/kg组(20例)和CD34+细胞数<4.35×106/kg组(40例)粒细胞植活时间分别为(9.9±1.2)d、(12.5±3.7)d(P=0.031),血小板植活时间分别为(9.4±1.7)d、(13.8±2.9)d(P=0.012),3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85.0%、55.0%(P=0.024),3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85.0%、57.5%(P=0.016)。B-NHL患者中CD34+细胞数≥4.35×106/kg组(11例)和CD34+细胞数<4.35×106/kg组(21例)3年PFS率分别为81.8%和42.9%(P=0.037)。T-NHL患者中CD34+细胞数≥4.35×106/kg组(9例)与CD34+细胞数<4.35×106/kg组(19例)3年OS率分别为77.8%和36.8%(P=0.049)。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Ann Arbor分期Ⅲ~Ⅳ期、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2分、移植物CD34+细胞数<4.35×106/kg均为影响患者PFS和OS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PI评分和移植物CD34+细胞数为影响PFS独立因素(RR=0.333,95% CI 0.112~0.994,P=0.049;RR=0.190,95% CI 0.047~0.773,P=0.020);IPI评分是影响OS独立因素(RR=0.095,95% CI 0.011~0.837,P=0.034)。结论移植物中CD34+细胞数影响NHL患者APBSCT后造血重建时间及成分血输注,对患者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 标签: 淋巴瘤,非霍奇金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CD34+细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