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养育环境影响因素及其与儿童早期发展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7年在上海16个区抽取187所幼儿园共22 509名新入园儿童,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育儿环境指数(ICCE)评估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采用人类早期能力指数了解儿童早期发展情况。根据ICCE分数在人群中分布将被调查儿童分为4组,家庭养育环境最差组(≤10分)、中下组(11分)、中上组(12分)、最好组(13分)。分别使用线性回归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养育环境相关因素以及养育环境对儿童早期发展影响。结果共22 067名儿童完成本次调查, 年龄(44±7)月龄, 男11 425名(51.8%),女10 642名(48.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孩、母亲教育程度高、家庭年收入高、独生子女、父母非离异及早期母乳喂养经历是新入园学龄前儿童家庭养育环境保护因素[β=0.064、0.238、0.119、0.096、0.113、0.032,95%可信区间(CI): 0.020~0.108、0.175~0.302、0.058~0.180、0.046~0.146、-0.012~0.242、-0.051~0.116,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较于养育环境最好组,养育环境中上组、中下组和最差组早期发展高危风险均更高,OR值分别为1.543 (95%CI: 1.373~1.735, P<0.01),2.537 (95%CI: 2.254~2.856, P<0.01)和4.198 (95%CI: 3.757~4.690, P<0.01)。结论养育环境不仅与家庭结构及社会经济因素有关,且与早期母乳喂养经历显著相关。而良好家庭养育环境对儿童早期发展促进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儿童 儿童抚育 儿童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LNG-IUS)对他莫昔芬治疗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子宫内膜病变影响。方法选择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诊治符合纳入标准乳腺癌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放置LNG-IUS组(治疗组,n=39)和不放置LNG-IUS组(对照组,n=45)。治疗前行一般状况评估,治疗前、治疗后1年、治疗后2年行子宫内膜厚度检查、血脂检查、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病理类型分析、子宫内膜雌激素/孕激素受体表达测定并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一般情况、宫腔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年,治疗组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子宫内膜增生/分泌期改变发生率、良性病变发生率、萎缩子宫内膜发生率分别为2.6%、5.1%、15.4%、76.9%,对照组分别为6.7%、20.0%、17.8%、55.6%,两组子宫内膜增生/分泌期改变发生率、萎缩子宫内膜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6、4.22,均P<0.05);治疗后2年,治疗组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子宫内膜增生/分泌期改变发生率、萎缩子宫内膜发生率分别为0.0%、2.6%、84.6%,对照组分别为11.1%、15.6%、60.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608、4.092、6.203,均P<0.05)。结论LNG-IUS能有效预防乳腺癌术后他莫昔芬治疗所引起子宫内膜良性病变,降低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内膜增生/分泌期改变发生率,提高子宫内膜萎缩发生率,不增加乳腺癌复发风险。

  • 标签: 宫内避孕器,含药 左炔诺孕酮 他莫昔芬 乳腺肿瘤 绝经前期 子宫内膜
  • 简介:摘要公立医院是指政府举办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医院,非营利性以及公益性是其主要特征。公立医院公益性质决定它在帮助公民预防和治疗疾病,享受基本社会医疗福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随着国内经济层次持续增强以及新医改推进进程不断深入,绩效管理模式对于公立医院重要性也越来越高。本文以分析当前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不足为基础,对基于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如何转变绩效管理思路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旨在对日后公立医院进行相关绩效管理工作时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医改 公立医院 绩效管理 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反思性教学在耳鼻咽喉科借床护理教学中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12月~2020年3月,纳入38例于我院实习护生,随机分为A组(n=19例)和B组(n=19例),B组采取常规带教,A组采取反思性教学,带教结束后比较满意率和考核成绩。结果 A组满意率为100.00%,高于B组73.68%(P0.05),带教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反思性教学 耳鼻咽喉科 借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生理盐水洗鼻中,开展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临床效果。方法:样本限定为本院2020.1月-2021.6月行生理盐水洗鼻患儿共计110例,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对照组55例患儿洗鼻阶段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5例患儿洗鼻阶段行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对比分析组间依从性、护理质量、心理情绪、生活质量数据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前心理情绪评分对比无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理情绪评分数据较之对照组存在数据差异(P<0.05);干预前组间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组间生活质量评分数据较之对照组存在数据差异(P<0.05)。讨论:小儿生理盐水洗鼻阶段开展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能够更好促进患儿依从性提升,保证护理服务质量改善,同时也促进患儿情绪、生活质量提升,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心理护理 健康宣教 小儿生理盐水洗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过程中外周血CD34+细胞计数变化趋势及其对采集时机选择和采集结果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17年3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62例血液病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化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方案,监测外周血及采集物中白细胞计数(WBC)、单个核细胞计数(MNC)及CD34+细胞计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最佳采集阈值。结果62例患者共采集136例次,获得MNC(5.66±1.11)×108/kg,CD34+细胞计数(2.15±1.20)×106/kg。外周血CD34+细胞计数在应用G-CSF后第4、5天达最高峰,之后呈下降趋势。产物中CD34+细胞计数与采集当天外周血CD34+细胞计数具有相关性(r=0.879,P<0.01),与采集当天外周血WBC及MNC产物中MNC亦具有相关性(均P<0.05)。应用ROC曲线得出采集当天外周血CD34+细胞计数>23/μl为最佳采集阈值,85.2%符合阈值患者可以一次采集成功。结论外周血CD34+细胞计数变化趋势可指导临床把握干细胞采集最佳时机,外周血CD34+细胞计数是预测采集产物中CD34+细胞计数可靠参考指标。外周血CD34+细胞计数>23/μl可作为采集阈值。

  • 标签: 外周血 CD34+细胞 干细胞动员 干细胞采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我院ICU脓毒症病人采取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临床效果及对细胞免疫功能影响。方法:抽调我院ICU脓毒症病人开展分析,以2021年7月以内,2020年5月以后就诊资料作为样本,予以随机分组,实验组30例通过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干预,对照组样本给予传统措施干预,概述具体研究数据。结果:临床干预总有效率以实验组较高,炎性因子指标数据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对我院ICU脓毒症病人采取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临床效果较好,改善了病人免疫功能,促进病人生活质量上升,提升了疾病治愈率。

  • 标签: ICU 脓毒症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临床效果 细胞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蜱作为第二大传染病媒介,可携带并传播多种病原造成人类感染,导致严重公共卫生危害。近年来,我国面临着蜱传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不断流行,也有荆门蜱病毒、阿龙山病毒等新发病毒发生感染人病例报道,为提高对这类新发蜱传病毒性疾病认识以及掌握熟悉其实验室检测方法,该文对我国新发蜱传病毒性疾病临床疾病特征,病毒分离、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实验室检测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蜱传播疾病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荆门蜱病毒 阿龙山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达本胺单药或联合化疗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5年12月至2019年4月接受西达本胺治疗40例PTCL患者(初治26例,复发难治14例)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总有效率(ORR)、无进展生存(PFS)及总生存(OS),并统计不良反应。结果全部患者ORR为70.0%(28/40),初治组ORR为80.8%(21/26),复发难治组ORR为50.0%(7/14),初治组近期疗效优于复发难治组(P=0.049)。PTCL预后指数(PIT)0~1分组ORR为83.3%(10/12),优于PIT 2~4分组78.6%(11/14),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8)。初治组中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和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TCL-NOS)两种亚型ORR均为90.0%(9/10)。中位随访时间14.5个月,初治组中位PFS时间为12个月,1年PFS率及OS率分别为49.6%和84.2%,2年PFS率及OS率分别为35.9%和57.4%。复发难治组中位PFS时间为7个月,1年PFS率及OS率分别为28.6%和49.0%。西达本胺单药组未发生Ⅲ~Ⅳ级粒细胞减少及Ⅲ~Ⅳ级胃肠道反应;西达本胺联合化疗组Ⅲ~Ⅳ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39.4%(13/33),Ⅲ~Ⅳ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27.3%(9/33),无Ⅲ~Ⅳ级肝肾损害发生。结论初治或复发难治PTCL患者接受西达本胺治疗均有较好效果,全部患者对西达本胺单药或西达本胺联合化疗均耐受性良好。

  • 标签: 淋巴瘤,T细胞,外周 药物疗法,联合 西达本胺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相关肺损伤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50只小鼠随机数字法分成5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SAP组和不同剂量(20,40和80 mg/kg)HSYA预处理组。在SAP诱导前24 h,采用HSYA预处理小鼠,并在造模72 h后分离胰腺和肺组织用于组织病理学检查,并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用于生化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AP组血清淀粉酶活性、肺损伤病理评分和BALF蛋白浓度均显著增高[(2120.44 ± 354.5)U/L vs. (226.72 ± 20.84)U/L;(6.91±0.28)vs. (0.53±0.18);(2563.25±348.22) μg/mL vs. (345.62±56.35) μg/mL,均P<0.05 ];炎性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和interleukin (IL)-6水平和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活性升高[(120.5±14.25) pg/mL vs. (31.5±4.82) pg/mL; (214.72±10.62) pg/mL vs. (39.26±5.66) pg/mL; (4.52±0.34) Units/mg vs. (1.03±0.17) Units/mg]。与SAP组相比,HSYA预处理显著减轻SAP相关胰腺和肺组织损伤以及BALF中炎性因子TNF-α、IL-6和MPO活性。此外,HSYA促进抗氧化蛋白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表达,并阻断NF-κB信号通路激活。结论HSYA可以发挥抗炎和抗氧化活性从而抑制SAP相关肺损伤,表明HSYA可能是SAP诱导肺损伤潜在治疗药物。

  • 标签: 羟基红花黄色素A 重症急性胰腺炎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肺损伤 NF-κB 机制 药物靶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技术(TBCB)对肺部弥漫性疾病(DLD)病理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173例病因诊断不明需行TBCB检查住院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其中54例同时行TBCB和常规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比较两者活检方法标本大小及病理诊断效率。结果173例TBCB标本中,结合患者年龄、性别、职业、既往史、接触史、吸烟史、实验室血清学及影像学结果,最终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分型者有148例(85.5%),病理明确分型或有提示诊断者160例(92.5%),其中已知病因为72例(45.0%);特发性间质性肺炎27例(16.9%);7例肉芽肿性病变(4.4%);其他类型54例(33.8%)。173例中54例同时行TBCB和TBLB,TBCB组和TBLB组标本大小分别为(3.3±1.3)和(1.0±0.3)mm2(t′=12.67,P<0.01)。TBCB组和TBLB组明确病理分型诊断效率分别为81.5%(44/54)和42.6%(2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3,P<0.01)。其中TBCB组与TBLB组对间质性肺疾病明确分型病理诊断效率分别为48.2%(26/54)和5.6%(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4,P<0.01)。而TBCB组与TBLB组诊断除间质性肺疾病以外其他弥漫性肺疾病病理诊断效率分别为33.33%(18/54)和37.04%(20/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24,P=0.687)。结论与TBLB相比较,TBCB所获得标本大小及在确诊弥漫性肺疾病特别是间质性肺疾病分型上具有明显优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肺疾病,弥漫性 冷冻,活组织检查 支气管镜检查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构建利妥昔单抗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骨髓浸润患者预后列线图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接受利妥昔单抗一线治疗71例DLBCL骨髓浸润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无进展生存(PFS)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PFS影响因素;基于Cox回归分析PFS独立影响因素,采用R软件绘制列线图。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预测患者PFS效果;采用Bootstrap法进行模型内部验证;绘制列线图校准曲线,比较列线图模型预测与实际PFS一致性。结果所有患者中位随访48个月(12~84个月),3年、5年PFS率分别为39.44%、26.76%。年龄>60岁(HR=1.593,95% CI 1.379~1.840,P<0.001)、Ann-Arbor分期Ⅲ~Ⅳ期(HR=1.444,95% CI 1.092~1.910,P=0.010)、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3~5分(HR=1.648,95% CI 1.249~2.333,P<0.001)、合并2型糖尿病(HR=5.880,95% CI 1.645~21.023,P=0.006)是DLBCL骨髓浸润患者PFS独立影响因素。采用PFS独立影响因素建立预后列线图模型,经Bootstrap法内部验证显示,预测模型一致性指数为0.71(95% CI 0.69~0.78);ROC曲线显示,利用列线图模型预测3年PFS曲线下面积(AUC)为0.708,预测5年PFSAUC为0.716,提示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区分度;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3年、5年PFS率与实际3年、5年PFS率具有较好一致性。结论由年龄、Ann-Arbor分期、IPI评分、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构建列线图模型可能用于预测利妥昔单抗治疗DLBCL骨髓浸润患者预后,有利于辅助临床医师制定治疗策略。

  • 标签: 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 肿瘤侵润 骨髓 预后 列线图 利妥昔单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移植物CD34+细胞数对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造血重建及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6年5月于山西省肿瘤医院行APBSCT60例NHL患者相关资料,其中B-NHL 32例,T-NHL 28例。患者依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所得CD34+细胞数阈值分组,分析移植后造血重建情况;分析移植物CD34+细胞数与预后关系;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法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根据ROC确定CD34+细胞数阈值为4.35×106/kg。CD34+细胞数≥4.35×106/kg组(20例)和CD34+细胞数<4.35×106/kg组(40例)粒细胞植活时间分别为(9.9±1.2)d、(12.5±3.7)d(P=0.031),血小板植活时间分别为(9.4±1.7)d、(13.8±2.9)d(P=0.012),3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85.0%、55.0%(P=0.024),3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85.0%、57.5%(P=0.016)。B-NHL患者中CD34+细胞数≥4.35×106/kg组(11例)和CD34+细胞数<4.35×106/kg组(21例)3年PFS率分别为81.8%和42.9%(P=0.037)。T-NHL患者中CD34+细胞数≥4.35×106/kg组(9例)与CD34+细胞数<4.35×106/kg组(19例)3年OS率分别为77.8%和36.8%(P=0.049)。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Ann Arbor分期Ⅲ~Ⅳ期、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2分、移植物CD34+细胞数<4.35×106/kg均为影响患者PFS和OS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PI评分和移植物CD34+细胞数为影响PFS独立因素(RR=0.333,95% CI 0.112~0.994,P=0.049;RR=0.190,95% CI 0.047~0.773,P=0.020);IPI评分是影响OS独立因素(RR=0.095,95% CI 0.011~0.837,P=0.034)。结论移植物中CD34+细胞数影响NHL患者APBSCT后造血重建时间及成分血输注,对患者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 标签: 淋巴瘤,非霍奇金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CD34+细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