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SDF-1α及其受体CXCR4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并分析比较其与RA疾病活动度、血清学抗体、影像学资料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资料完整的初诊RA患者(48例)及健康对照组(32例),分析比较SDF-1α及其受体CXCR4在RA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及其与临床指标[病程、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DSA28评分]、实验室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影像学资料(双手X线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RA组外周血SDF-1α浓度、CD3+CD4+CXCR4+、CD3+CD8+CXCR4+表达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z=-5.003,P<0.001;z=-5.729,P<0.001;z=-4.807,P<0.001)。结论:SDF-1α及其受体CXCR4在RA患者中表达增加,且与手X线分期存在一定相关性,但尚不能证明SDF-1α浓度及其受体CXCR4的表达百分率与RA疾病活动相关,提示SDF-1/CXCR4可能参与RA的发病、发展,介导骨破坏的进程。

  • 标签: 类风湿关节 SDF-1α CXCR4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基于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活性检测细胞基质流感疫苗病毒滴度的新方法,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对NA活性检测使用底物的浓度和终止液类型、病毒感染靶细胞数目以及细胞裂解剂等反应条件进行优化,采用建立的方法检测细胞基质培养的流感疫苗毒种的病毒滴度,并与传统的病毒滴定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NA活性检测法的最适底物浓度为25 μmol/L,最适终止液为0.2 mol/L Na2CO3。细胞数目为4×104个/孔,病毒感染48 h后,用0.5% TritonX-100裂解,检测细胞内复制病毒的NA活性,产生的相对荧光值最大。检测4批细胞基质培养的流感疫苗毒种病毒滴度,该方法与传统病毒滴定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基于NA活性检测细胞基质流感疫苗病毒滴度的新方法,可用于生产过程中细胞基质流感病毒毒种的检定。

  • 标签: 细胞基质流感病毒疫苗 病毒滴度试验 神经氨酸酶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亚低温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层内质网肌醇酶1-X盒连接蛋白1(IRE1-XBP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54只,8~10周龄,体重200~2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n=18):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组)和亚低温组(T组)。采用线栓阻断大脑中动脉2 h后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T组于再灌注即刻行全身体表喷洒酒精降温,维持直肠温度32~34 ℃ 3 h。S组仅暴露血管,不阻断。于再灌注24 h时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随后处死大鼠取脑组织皮层缺血区,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TUNEL染色法确定神经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IRE1和XBP1的表达,qRT-PCR法测定IRE1和XBP1 mRNA的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I组和T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升高,皮层缺血区神经细胞凋亡率、IRE1和XBP1及其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神经细胞胞核变性肿胀,核膜破碎缺损,染色质固缩边集,内质网扩张成囊池状;与I组比较,T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降低,皮层缺血区神经细胞凋亡率降低,IRE1和XBP1及其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神经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减轻。结论亚低温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与进一步激活神经细胞IRE1-XBP1信号通路,缓解内质网应激反应有关。

  • 标签: 低温,人工 再灌注损伤 内质网 连接蛋白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02月-2022年03月本院收治的9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研究组(n=49),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研究组予以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炎琥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皮疹消退、退热、口腔溃疡疱疹消退以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结论: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联合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与炎琥宁,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组人干扰素α1b 炎琥宁 小儿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化学教育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化学学科思维方法。“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贯穿于科学探究的过程,所以教学工作中需要“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培育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与规划。本文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教学为例,探索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的落实。

  • 标签: 证据推理 模型认知 元素周期律
  • 简介:摘要目的高压氧(HBO)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患者D-二聚体(D-D)、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临沂市中心医院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167例T2DM合并CHD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分为2组,其中行常规治疗结合单纯口服瑞舒伐他汀的78例患者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HBO治疗的89例患者为研究组,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血黏度及D-D、Lp-PLA2、hs-CRP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3.23%(83/89)]明显高于对照组[82.05%(6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D-D、Lp-PLA2、hs-CRP水平以及血黏度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HBO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T2DM合并CHD患者,比单用瑞舒伐他汀能更有效地降低患者的D-D、Lp-PLA2、hs-CRP水平以及血黏度,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高压氧 瑞舒伐他汀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血清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相互作用蛋白(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interacting protein, PTPIP)51对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the mitochondria-associated endoplasmic reticulum membranes, MAMs)的影响,探讨其在小鼠神经母细胞瘤(mouse neuro-blastoma N2a, N2a)细胞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 OGD/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指数生长的N2a细胞株置于37 ℃、5%CO2、95%空气的细胞培养箱内培养至细胞密度达70%,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C组)、氧糖剥夺/复糖复氧组(OGD/R组)、干扰小RNA(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PTPIP51转染组(siRNA组)、siRNA-NC转染组(NC组)。OGD/R模型制备:将N2a细胞高糖培养液换成低糖培养液,置于37 ℃、5%CO2、95% N2缺氧环境中培养3 h后重新置于高糖培养液中正常条件下培养。C组继续在正常条件下培养;OGD/R组仅制备OGD/R模型;siRNA组与NC组在OGD/R模型制备前48 h分别转染siRNA-PTPIP51及siRNA-NC,余同OGD/R组。各组于复糖复氧12 h、24 h后收集细胞检测。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 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 RT-qPCR)检测PTPIP5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TPIP51蛋白水平,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内质网共定位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其他3组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线粒体-内质网共定位水平、PTPIP51 mRNA及PTPIP51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与OGD/R组比较,siRNA组细胞存活率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线粒体-内质网共定位水平、PTPIP51 mRNA及PTPIP51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PTPIP51表达上调介导的线粒体-内质网共定位水平提高是N2a细胞OGD/R损伤的机制之一。

  • 标签: 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 氧糖剥夺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相互作用蛋白51 钙超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