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肺吸虫误诊的方法,分析血小板(PLT)和嗜酸性粒细胞(EOS)在肺吸虫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报告1例以"咳嗽4个月,右侧胸背部包块2个月"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肺吸虫病患儿的诊疗过程中PLT和EOS水平变化,分析PLT和EOS在肺吸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因本例患者仅以临床症状、体征、胸部CT结果为诊断依据,未仔细询问个人史,未辨证分析PLT和EOS变化,导致多次误诊,并因误诊实施全身麻醉下包块切除术,经规范治疗患者PLT和EOS水平逐步恢复正常。结论辨证分析PLT和EOS是临床发现肺吸虫感染的关键,抗原和抗体检查是其确诊的依据。PLT和EOS为反映疗效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肺吸虫病 血小板 嗜酸性粒细胞 肺吸虫抗原皮试 肺吸虫抗体
  • 简介:摘要本例患者为女性,因"高热、皮疹6 d,左眼睁眼困难4 d"入院,临床和病原学检查确诊为恙虫并发动眼神经麻痹(oculomotor paralysis, OP),经病原学治疗、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营养神经治疗,临床治愈。通过分析此病例,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恙虫致OP的认识。

  • 标签: 恙虫病 动眼神经麻痹 临床诊治
  • 简介:摘要对肺吸虫(LFD)临床诊治进展进行综述,旨在预防LFD误诊和误治。在万方数据、维普网和中国知网以"肺吸虫(LFD)"为检索词,检索时间为2009年1月至2019年6月,对检出文献进行筛查、整理、综合,共检出文章155篇,其中以"误诊"为文章标题共94篇(58.06%)。LFD首次确诊率仅11.4%,误诊率高达68.75%~88.60%。误诊原因为对LFD流行学现状认识不足,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不仔细,对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缺乏科学的分析,缺乏有效的确诊手段。通过分析文献,结合作者经验,采取以下措施可以预防误诊:一是强化"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科学询问现病史、个人史,寻找肺吸虫入侵的蛛丝马迹;二是强化"三基"体检训练如注意胸肺型LFD"体征与体温分离现象";三是强化"三基"常规化验、影像结果的分析训练,识别白细胞(WBC)和嗜酸性粒细胞(EOS)异常变化;四是开展易于推广肺吸虫抗原和抗体检测如肺吸虫抗原皮内试验(PAI)等;五是关注传染病流行学变化。通过详细、科学病史询问,细致的体格检查,科学分析实验室指标和影像结果,进行必要的抗原抗体检测,LFD的误诊是可以避免的。

  • 标签: 肺吸虫病 误诊 预防 进展
  • 简介:摘要恙虫是由恙虫立克次体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本研究从恙虫的流行学特点,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鉴别诊断,患者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主要致死并发症的特殊临床表现,孕妇和儿童恙虫的特点,病原学诊断,神经系统诊断进展和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恙虫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 标签: 丛林斑疹伤寒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液气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肺吸虫(LFD)预防误诊的方法。方法分析1例以"胸痛、胸闷、气促、咳嗽4个月,水肿、心悸1个月"为主诉,影像学表现为液气胸的LFD患者的临床诊疗经过,分析其误诊原因。结果本例以液气胸为主要表现的LFD患者被误诊长达4个月。结论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PEOS)对LFD的诊断和疗效分析有重要意义。科学分析EOS并详细询问个人史,及时进行肺吸虫抗原皮试(IDTP)是LFD早发现、早诊断的关键。

  • 标签: 液气胸 肺吸虫病 嗜酸性粒细胞 肺吸虫抗原皮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