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兴奋在肾上腺静脉(AV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完成常规AVS和ACTH兴奋的AVS,且至少有一种AVS双侧肾上腺静脉插管成功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患者。计算选择指数(SI)、优势侧指数(LI),比较ACTH兴奋与否对插管成功率及优势侧判断的影响。结果共纳入73名原醛症患者,其中28名术后证实为醛固酮瘤(APA)。ACTH注射后外周及肾上腺静脉的皮质醇和醛固酮均较注射前显著增高(P<0.01)。注射ACTH后,左侧SI从6.5(3.0~13.6)增加到26.8(16.9~40.3)(P<0.01),右侧SI从20.8(4.8~34.8)增加到57.6(35.7~80.9)(P<0.01)。LI在ACTH兴奋前后没有统计学差异[7.7(2.3~19.6)对5.6(1.9~14.6), P=0.14]。注射ACTH后,左侧和右侧插管成功率分别提高15%和10%。在两种AVS方法都判定为插管成功的57例患者中,27例为单侧优势分泌,21例为双侧分泌,两种AVS判断优势侧的一致性为84%(48/57)。28个术后证实为APA的患者中,两种AVS方法单侧优势判断的正确率均为89%(25/28)。结论ACTH兴奋试验有助于准确判断双侧肾上腺静脉插管成功率,有助于AVS结果的判断。对于插管成功的患者,两种AVS在判定优势侧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 标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静脉取血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高尿酸症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尿酸与骨骼肌指数(SMI)的相关性。方法为横断面研究。纳入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内科住院的1 104例T2DM患者,并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评估身体成分,并计算SMI,SMI=四肢肌肉质量/身高2。肌量减少定义为SMI<7.0 kg/m2(男)或SMI<5.4 kg/m2(女),将研究对象按照肌量分为无肌量减少组和肌量减少组,并进行不同性别间的亚组分析,各组间临床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和χ²检验,采用简单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SMI与血尿酸的关系。结果无肌量减少组患者900例,肌量减少组患者204例,两组间血尿酸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18.5±90.7)和(282.1±92.1)μmol/L,P<0.01]。按性别分组后该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分别为(336.3±88.6)和(299.0±93.7)μmol/L,P<0.01,女性分别为(294.9±88.1)和(259.9±85.6)μmol/L,P<0.01]。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尿酸与T2DM患者的SMI呈正相关(β=0.294,P<0.01)。按性别分组后,简单线性回归分析中两者的关系仍存在(男性:β=0.209,P<0.01;女性:β=0.208,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足、肌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超敏C反应蛋白、吸烟史、二甲双胍使用史后,血尿酸与T2DM患者的SMI呈正相关(β=0.052,P=0.022)。按性别分组后,女性的血尿酸与SMI呈正相关(β=0.087,P=0.012),男性的血尿酸与SMI呈负相关,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β=-0.005,P=0.857)。结论无高尿酸症的T2DM患者血尿酸水平与SMI呈正相关,提示尿酸与T2DM患者肌量减少的发生可能存在着一定联系。

  • 标签: 糖尿病,2型 尿酸 肌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