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小儿腹泻护理临床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的110例小儿腹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A组(55例)和B组(55例),对A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B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B组患者的住院时间(5.3±1.1)d明显小于A组患者的(7.6±1.3)d;B组患者的住院费用(3125.6±35.9)元明显低于A组患者的(5025.8±45.7)元,B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98.18%明显大于A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8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泻护理临床护理的应用效果是比较好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保证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和满意,因此可以将其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腹泻 临床护理路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研究循证护理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护理护理效果。方法为了,更好的进行本研究本研究选择采用分组对照的研究形式进行调查,选择我院在2014年10月到2016年10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76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方法进行分组,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8例。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本研究两组患者护理干预以后的护理的满意度、患者的舒适度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在进行护理的时候为患者落实循证护理能有效的防止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升患者整体的舒适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性重症胰腺炎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近30年基于性别的人口学特征以及肺癌临床病理特征演变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至2018年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肺科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肺癌患者,比较男性和女性患者在年龄、吸烟史、病理分期、病理类型等分布差异,趋势分析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8 433例患者,其中男30 729(52.6%)例,女27 704(47.4%)例;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较年轻(56.0岁对59.7岁),非吸烟患者比例更高(98.3%对52.3%),且Ⅰ期肺癌(60.6%对49.3%)和腺癌病理类型(93.7%对56.1%)比例显著高(P值均<0.001)。趋势分析发现,女性患者比例逐年增多,并于2015年超越男性,目前男女比为1∶1.5。2013年后女性发病年龄呈年轻化,平均年龄由58.7岁下降至54.7岁(P=0.02)。吸烟比例的下降主要因为男性患者的吸烟占比下降(由68.5%下降至31.1%,P<0.01)。男性和女性患者Ⅰ期肺癌比例分别在2012年和2010年超过中晚期肺癌,且女性Ⅰ期肺癌比例上升幅度高于男性。在男性患者中,腺癌在2012年超过鳞癌成为主要病理类型;女性患者腺癌始终是最常见的肺癌病理类型,且占比持续增高已超过98%。结论近30年,外科诊治肺癌患者的性别分布已发生巨大转变,女性成为胸外科诊治肺癌的主要人群,并且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吸烟人群和鳞癌比例在男性患者中显著下降,腺癌已成为外科治疗最常见的肺癌病理类型。随着肺癌筛查的普及,Ⅰ期肺癌的比例呈显著增加趋势。

  • 标签: 肺癌 性别 人口学特征 病理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追踪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发作次数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在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追踪护理干预的小儿哮喘患儿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取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干预前后1年内哮喘发作情况。结果采用追踪护理干预后统计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年内60例患儿的住院次数和发作次数均比干预前明显的减少。结论追踪护理干预对预防小儿哮喘有着明显的作用,可减少小儿患哮喘病的发作次数,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追踪护理干预 小儿哮喘 发作次数 临床疗效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普外科老年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普外科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其护理措施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两组均采取一般护理措施。而研究组则于一般护理措施基础上采取全程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研究组中普外科合并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外科合并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采取临床护理干预时,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普外科 心血管疾病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常需在重症监护室(ICU)接受密切监护和治疗,待其病情稳定后再转入普通病房接受后续的治疗。而在转出ICU过程中,由于医疗环境从重症监护室转变为普通病房,护士的配置从1名护士负责1~2名患者转变为1名护士负责8~10名患者,诊疗环境和护理模式的改变,破坏了护理的连续性,患者在习惯了ICU密切的护理后,可在转出ICU后出现焦虑、担忧、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部分患者还因未能得到有效照护而出现病情变化、生命体征改变及并发症的发生,导致非计划重返ICU,不仅增加患者的身心痛苦,增加治疗和护理的难度,还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本文旨在探讨心脏外科术后患者ICU转出过渡期安全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此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 标签: 心脏外科 ICU转出 过渡期 安全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