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动脉准分子激光消融(excimer laser ablation,ELA)和机械性血栓清除(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PMT)术中远端栓塞保护(distal embolic filter protection,DEFP)的应用策略。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8月下肢动脉ELA或PMT术中进行DEFP的29例患者临床资料,回顾分析保护伞的选择、应用指征及策略,分析较大栓子捕获的高风险因素。结果29例患者中,男21例,女8例,年龄(70.3±11.0)岁。共计29条肢体,32处病变:支架内再狭窄(ISR)5处,血栓形成或栓塞10处,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17处,根据病变性质选择减容装置。保护伞释放与回收技术成功率100%,栓子总体捕获率77.3%,较大栓子捕获率36.4%,术中远端栓塞发生率3.4%。ELA治疗高度钙化CTO病变或长段ISR病变时,较大栓子捕获率均高达60.0%,且前者较治疗非高度钙化CTO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动脉ELA和PMT术中选择性应用保护伞,对预防远端栓塞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动脉闭塞性疾病 血管外科手术 准分子激光消融 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 远端栓塞保护装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消蚀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下肢动脉非支架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接受准分子激光消蚀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的46例下肢动脉非支架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男性29例,女性17例;年龄(72.5±11.7)岁(范围:42~93岁);腘动脉病变44例(95.7%,44/46),股总动脉病变2例(4.3%,2/46);狭窄病变15例(32.6%,15/46),完全闭塞病变31例(76.4%,31/46);病变长度(7.3±2.7)cm(范围:3.0~13.2 cm)。术后6个月、12个月及之后每年1次随访,进行下肢动脉多普勒超声和CT血管造影检查。主要观察指标为靶血管一期通畅率,次要观察指标为无大截肢生存率、技术成功率、补救性支架植入率、踝肱指数、靶血管再干预等。采用t检验比较术后6个月、12个月踝肱指数与术前的差异,通过Kaplan-Meier法计算下肢动脉靶血管一期通畅率、免于再干预率、无大截肢生存率。结果本组技术成功率为91.3%(42/46)。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6.5%(3/46),均为远端血管栓塞,限流性夹层发生率为8.7%(4/46)。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的踝肱指数明显高于术前(0.90±0.10比0.42±0.10,t=-4.48,P<0.01;0.87±0.12比0.42±0.10,t=-5.21,P<0.01)。随访时间[M(IQR)]为22.5(8.8)个月(范围:6~32个月),4例(8.7%,4/46)患者接受再干预。术后2年的一期通畅率为86.2%(95%CI:71.8%~93.5%),免于再干预率为90.7%(95%CI:77.0%~96.4%)无大截肢生存率为97.8%(95%CI:85.6%~99.7%)。结论准分子激光消蚀联合药物涂层球囊可用于治疗下肢动脉非支架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 标签: 动脉硬化,闭塞性 激光,准分子 药物涂层球囊 非支架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病变腔内治疗的减容策略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接受减容治疗的101例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4例,女性27例,年龄(73.2±11.7)岁(范围:35~93岁)。其中卢瑟福分级3级31例,4级39例,5级31例;合并高血压72例。101例患者共有140处病变,其中髂动脉段病变13处(9.3%),股浅动脉病变72处(51.4%),腘动脉病变41处(29.3%),胫腓干病变10处(7.1%),膝下动脉病变4处(2.9%)。根据患者病变情况选择减容方法,经皮机械血栓清除主要用于急性血栓形成的病变,准分子激光消蚀主要适用于慢性支架内再狭窄和慢性狭窄/闭塞的病变,斑块定向旋切主要用于短段的钙化病变。观察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效果,治疗前后数据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接受减容治疗,其中82处(58.6%,82/140)使用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治疗,56处(40.0%,56/140)使用准分子激光消蚀术治疗,2处(1.4%,2/140)使用斑块定向旋切。患者术前病变侧肢体踝肱指数为0.44±0.19,术后即刻为0.87±0.17(t=-16.26,P<0.01),术后6个月为0.81±0.20(t=-14.67,P<0.01),12个月为0.79±0.15(t=-14.12,P<0.01),均较术前明显增加。患者术后12个月的一期通畅率为86.1%(87/101)、病死率为5.0%(5/101)、无截肢生存率为93.1%(94/101),病变血管再次干预率为9.9%(10/101)。结论根据病变性质、节段选择合适的减容方式,有助于提高腔内治疗手术成功率,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动脉硬化 下肢 减容
  • 简介:摘要:改革后,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推进城市化进程,加上科技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施工规模随之扩大,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其在工程管理上面临重大挑战。通常建筑工程施工时对于工期有较高要求,工作中会出现交叉施工情况,这会加大施工现场管理难度,如果有不良因素或者出现失误情况,将会发生安全危害,不仅影响工程施工,还会影响地区经济发展,从而应重视建筑工程管理。

  • 标签: 建筑工程 管理 重要性 创新方法
  • 简介:摘要:由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社会生活水平和质量呈现出上升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促使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得到显著的提升,有助于提升建筑行业在社会经济中的综合竞争力,实现社会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关于现代社会中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发展的研究,根据时代的发展特点,建筑行业应该加强对管理模式的优化和创新,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和效率,加大创新发展力度,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

  • 标签: 建筑工程 管理模式 现状 创新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otarex在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PA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2月90例采用Rotarex治疗的PAD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90例患者中,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合并急性血栓形成(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complicated with acute thrombosis, ASOCAT)45例,移植物狭窄/闭塞27例,原发性/栓塞继发血栓形成16例,外伤性/医源性动脉闭塞2例。2例行复合手术,余88例行腔内手术。围手术期死亡2例,术后12个月内死亡2例,膝上截肢4例,血管再闭塞10例,失访5例。术后12个月踝肱指数(ABI)较术前显著增加(0.80±0.22比0.43±0.16,P<0.01)。12个月无再狭窄/闭塞率为82.7%,12个月无截肢生存率(major amputation-free survival, MAFS)为91.6%。结论对于不同类型PAD患者,采用Rotarex清除血管内负荷,配合球囊、支架等手段纠正残余病变,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疗效。

  • 标签: 动脉闭塞性疾病 血管外科手术 经皮机械血栓清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消蚀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腔内治疗中的应用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在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接受准分子激光消蚀联合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3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的(31条肢体)基本信息、病变特点、手术疗效和相关并发症。结果30例患者中,男21例,女9例。年龄(76.5±10.5)岁,病变长度(11.7±6.4) cm。共41处病变,其中支架内再狭窄(ISR)12 例(29.3%)、初次治疗的慢性闭塞性病变(CTO)24例(58.5%)、重度狭窄病变5例(12.2%)。51.6%的患者钙化分级(PACSS)为4级。技术成功率为93.5%,并发远端栓塞4例(12.9%),补救性支架植入2例(6.5%)。随访(6.6±3.0)个月,踝肱指数(ABI)由术前的0.43(0.32,0.55)提升至术后即时0.91(0.87,1.01)(Z=-5.43,P<0.01)和术后3个月的0.82(0.73,1.02)(Z=-3.99,P<0.01)。3个月的无截肢生存率为96.7%,一期通畅率为100%,病变血管再干预率(TLR)为0,溃疡愈合率为76.9%。结论准分子激光消蚀减容对于ISR和初次治疗的CTO均可行、有效,为DCB管腔准备、减少支架植入提供了新的选择。

  • 标签: 动脉硬化,闭塞性 下肢 激光,准分子 药物涂层球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急性血栓形成(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complicated with acute thrombosis, ASOCAT)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9年5月我中心收治的30例ASOCA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出现急性血栓形成的病程为(9.5±5.2)d,平均ASO病程为(2.1±1.4)年。13例为主髂段病变(Ⅰ型),17例为股腘段病变(Ⅱ型)。28例患者行单纯腔内治疗,1例行切开取栓+溶栓+支架复合手术,1例行主-双侧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手术。围手术期死亡1例。24例患者获随访(16.3±16.1)个月。1例死亡,6个月内膝上截肢2例。1年内远端股浅动脉再闭塞2例。Ⅰ型和Ⅱ型患者的1年内再狭窄/闭塞率分别为12.5%和21.4%。Ⅰ型患者6个月和1年无截肢生存率均为87.5%;Ⅱ型患者分别为92.8%和85.7%。结论对ASOCAT患者合理选择开放、腔内或者复合手术,去除急性血栓、暴露和纠正慢性病变,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动脉闭塞性疾病 血管外科手术 急性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