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介质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确诊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27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15例和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组(观察组)12例,对照组给予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禁食水等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IL-10的变化及血液细胞分析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的水平,观察两组治疗后胃肠功能指标[ICU住院时间、腹内压(IAH)、肠鸣音恢复时间、腹痛时间]的差异和入室24 h(T0)、4 d(SGB后72 h,T1)、8 d(SGB后7 d,T2)、14 d(SGB后13 d,T3)炎症因子的改变。结果27例SAP患者治疗顺利转出ICU,其中观察组在ICU住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痛时间及IAH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IL-6、TNF-α水平在T1、T2、T3时点明显下降,IL-10水平在T1、T2、T3时点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β和CRP水平在T2、T3时点下降,WBC在T3时点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可能通过改善肠内炎症介质促进急性胰腺炎治疗后的肠道功能的恢复。

  • 标签: 星状神经节 神经传导阻滞 胰腺炎 胃肠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心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72例CPH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常规西医治疗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联合益心汤治疗36例(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D-二聚体(D-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和中医症候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FVC和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89.01 ± 3.24)%比(78.13 ± 3.52)%和(60.32 ± 2.36)%比(52.80 ± 3.23)%],TNF-α、IL-6、 D-D、中医症候评分及SGRQ总分、活动受限评分、症状评分、疾病影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6.95 ± 2.67) pg/L比(10.45 ± 4.07) pg/L、(4.36 ± 1.24) pg/L比(6.90 ± 7.42) pg/L、(0.32 ± 0.13) pg/L比(1.07 ± 0.43) pg/L、(14.50 ± 3.00)分比(16.43 ± 3.08)分、(20 ± 12)分比(50 ± 20)分、(21 ± 15)分比(45 ± 14)分、(22 ± 11)分比(65 ± 16)分和(17 ± 10)分比(47 ± 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心汤治疗CPHD,能有效改善心肺功能和炎性反应状态,提高生命质量。

  • 标签: 肺心病 治疗结果 益心汤
  • 简介:摘要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是一种相对常见的致死性X连锁隐性遗传病。近年研究发现,早期多学科综合治疗能够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而膳食营养干预和营养支持疗法已成为DMD综合治疗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该疾病的不同阶段,体重管理、营养状况评价、肠内营养等先后成为患者疾病评估和干预的核心手段之一。该综述系统概括了近年对DMD疾病的临床表现、自然演变进程、患儿营养筛查-评定-干预-监测在DMD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 标签: 肌营养不良症 运动功能 肥胖 激素 营养不良 营养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食道超声心动图造影(c-TEE)在诊断隐源性脑卒中(CS)和偏头痛患者右向左(RLS)中的价值。方法:研究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疑似PFO的CS和偏头痛患者各80名,所有患者均顺利接受TEE及c-TEE检查,对比二者在诊断CS和偏头痛相关右向左(RLS)中的价值。结果:研究共分析了160名患者,TEE检出PFO-RLS者71例(71/160,44.4%),c-TEE检出94例PFO-RLS(94/160,58.8%),TEE和c-TEE对PFO-RLS的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造影 隐源性脑卒中 偏头痛 右向左分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近一年时间内住院并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做合理分组,有序分为A组(对照)53例,B组(研究)53例,A组采用常规管理,B组采用药学干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B组的各项结果均优于A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药学干预 抗菌药物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椎体成形术结合后路经椎弓根固定在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作用。方法:择取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的老年患者进行实验,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病患给予实施后路经椎弓根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而对照组则采取后路经椎弓根固定治疗,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接受椎体成形手术与后路经椎弓根固定合并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进行单纯后路经椎弓根固定治疗的对照组有效率,对照组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的发生率,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 后路经椎弓根固定 治疗效果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环状软骨压迫(Cricoid Pressure, CP)对光索(Light Wand,LW)引导气管插管时间、首次成功率的影响。 方法 将160例择期行全麻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CP+LW组和LW组,CP+LW组采用环状软骨压迫法辅助光索引导气管插管,LW组采用常规光索引导气管插管。记录并比较两组插管时间及首次插管成功率。 结果 CP+LW组插管时间显著长于LW组(P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蛋白质-L-异天冬氨酸(D-天冬氨酸)-甲基转移酶(PCMT1)是一种修复酶,在人体组织中广泛表达,可以催化异构化的天冬氨酸残基转化为正常结构。PCMT1具有双重细胞功能,可作为RNA高甲基化酶和转录辅因子,参与信号转导和转录调控等重要的生物学过程。PCMT1基因的多态性亦与多种疾病有关。PCMT1可抑制神经元细胞和心肌细胞凋亡,参与调节代谢,并且与胚胎发育和衰老相关。此外,PCMT1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是多种肿瘤性疾病的不利预后因素,其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协助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调节肿瘤血管的生成,并且可促进耐药性的产生。未来PCMT1可能作为若干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 标签: 蛋白质-L-异天冬氨酸(D-天冬氨酸)-甲基转移酶 异天冬氨酸 肿瘤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miR)-597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集的126例肝癌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癌旁和肝癌组织中miR-597表达水平;分析miR-597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年龄、性别、肿瘤直径、乙型肝炎、门静脉癌栓、组织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比较miR-597表达阳性和阴性患者3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采用单因素卡方和多因素回归分析miR-597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癌旁组织miR-597表达水平(1.28±0.28)明显高于肝癌组织miR-597表达水平(0.41±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91,P<0.05)。中高分化患者肝癌组织中miR-597表达水平(0.82±0.15)明显高于低分化患者肝癌组织(0.31±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7,P<0.05)。Ⅰ~Ⅱ期患者肝癌组织miR-597表达水平(0.70±0.12)明显高于Ⅲ~Ⅳ期患者肝癌组织(0.29±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0,P<0.05)。肝癌伴乙型肝炎患者肝癌组织miR-597表达水平(0.39±0.14)明显低于肝癌无乙型肝炎患者(0.76±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38,P<0.05)。门静脉癌栓患者组织miR-597水平(0.36±0.17)明显低于无门静脉癌栓患者肝癌组织(0.69±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4,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肝癌组织miR-597表达水平(0.29±0.17)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0.84±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09,P<0.05)。miR-597高表达患者生存时间(29.5个月)明显高于miR-597低表达患者生存时间(16.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5.905,P<0.05)。miR-597高表达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35/68,51.47%)高于miR-597低表达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12/58,2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5.046,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组织分级、TNM分期、门静脉癌栓、乙型肝炎阳性、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肝癌组织miR-597表达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miR-597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下调,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明显相关。

  • 标签: 微小RNA-597 肝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腺苷A2a受体激动剂(CGS21680)对体外循环(CPB)大鼠心肌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骨折组和观察组。骨折组和观察组建立标准大鼠胫骨骨折模型,观察组大鼠灌胃给予淫羊藿总黄酮250 mg/kg,骨折组和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治疗24 d后,采用X线片观察3组大鼠胫骨骨折愈合情况;采用Perkins法计算骨痂体积;采用分析天平称量全长胫骨湿重;采用骨密度仪测定3组大鼠骨密度值;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分析3组大鼠骨痂组织中骨形成蛋白2(BMP-2)和血管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3组大鼠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和碱性磷酸酶(ALP)蛋白表达水平。组间计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观察组大鼠影像学评分[(6.22±0.76)分]明显高于骨折组[(4.16±0.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15,P<0.05)。观察组大鼠骨痂体积[(18.94±3.81) mm3]明显高于骨折组大鼠骨痂体积[(5.99±1.21) 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92,P<0.05)。观察组大鼠胫骨湿重[(0.66±0.05) g]明显高于骨折组[(0.43±0.07)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12,P<0.05)。观察组大鼠胫骨骨密度[(0.18±0.03) mg/cm2]明显高于骨折组[(0.11±0.02) m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5,P<0.05)。观察组大鼠胫骨BMP-2和VEGF mRNA表达水平(0.76±0.10、0.61±0.09)明显高于骨折组(0.38±0.07、0.26±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01、2.374,P<0.05)。观察组大鼠胫骨RUNX2和ALP蛋白水平(1.31±0.12、1.20±0.11)明显高于骨折组(0.79±0.08、0.70±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3、2.895,P<0.05)。结论淫羊藿总黄酮通过促进骨形成相关的因子的表达,促进胫骨骨折大鼠的愈合,提高骨折部位的骨密度。

  • 标签: 淫羊藿总黄酮 胫骨骨折 骨密度 骨痂 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米碳示踪剂在婴幼儿乳糜腹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11月1日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42例乳糜腹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4例,女8例;年龄为(26.54±10.25)d;孕期检查发现有腹水者6例,出生后逐渐出现腹水者36例。行手术治疗18例,其中使用纳米碳定位导航4例(纳米碳组),采取传统手术包括单纯剖腹探查及使用亚甲蓝者14例(总称为传统手术组);非手术治疗24例(保守治疗组)。结果纳米碳组4例全部找到乳糜腹淋巴管漏,传统手术组仅1例找到漏点。纳米碳组术后特殊奶粉喂养时间为(8±2)周,较保守治疗组及传统手术组中未发现乳糜漏点的患儿术后特殊奶粉喂养时间(16±4)周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碳组术前、术后禁食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4.60±3.68)d、(5.40±4.56)d和(31.63±9.36)d,均短于传统手术组(19.38±3.60)d、(7.86±2.51)d和(39.82±2.59)d,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纳米碳利用淋巴管自身结构特性,可成功导航定位出乳糜腹淋巴管漏的位置便于进行精准手术治疗,明显缩短了乳糜腹病程和特殊奶粉使用时间。

  • 标签: 乳糜腹 纳米碳 精准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腰硬联合麻醉与全麻对髋关节置换术病患临床麻醉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内我院矫形骨科收治的髋关节置换病患74例为研究病例,依照计算机表法将髋关节置换病患74例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病患各37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研究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病患临床麻醉总有效率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研究得出,研究组临床麻醉总有效率为(94.59%),其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患(75.68%),术后研究组病患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为(10.81%)显著低于对照组病患(32.43%),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

  • 标签: 全麻 腰硬联合麻醉 髋关节置换术 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2月-2020年2月开展本研究,择取评估样本为100例胸腔积液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方案将其划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胸腔穿刺抽液治疗,研究组患者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对比两组临床治疗相关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疗效显著,可全面推广。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积液
  • 简介:摘要 目的:为了反应出美托洛尔和芪苈强心胶囊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以血浆BNP和Hs-cTnT作为观察组指标,探讨并分析药物效果。方法: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来自我院(2020年3月-2021年5月),对照组和观察组按照双盲法各纳入20名研究对象,前者给予美托洛尔治疗方案,后者给予美托洛尔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方案,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血浆BNP和Hs-cTnT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浆BNP和Hs-cTnT指标值相近,P>0.05,证明两组无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观察组血浆BNP和Hs-cTnT指标值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的BNP和Hs-cTnT数值比较,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治疗给予美托洛尔和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用药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保护心肌和减轻外周阻力作用,有效改善患者心衰症状,维持患者健康。

  • 标签: 美托洛尔 芪苈强心胶囊 慢性心力衰竭 B型脑钠肽 高敏肌钙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心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72例CPH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常规西医治疗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联合益心汤治疗36例(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D-二聚体(D-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和中医症候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FVC和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89.01 ± 3.24)%比(78.13 ± 3.52)%和(60.32 ± 2.36)%比(52.80 ± 3.23)%],TNF-α、IL-6、 D-D、中医症候评分及SGRQ总分、活动受限评分、症状评分、疾病影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6.95 ± 2.67) pg/L比(10.45 ± 4.07) pg/L、(4.36 ± 1.24) pg/L比(6.90 ± 7.42) pg/L、(0.32 ± 0.13) pg/L比(1.07 ± 0.43) pg/L、(14.50 ± 3.00)分比(16.43 ± 3.08)分、(20 ± 12)分比(50 ± 20)分、(21 ± 15)分比(45 ± 14)分、(22 ± 11)分比(65 ± 16)分和(17 ± 10)分比(47 ± 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心汤治疗CPHD,能有效改善心肺功能和炎性反应状态,提高生命质量。

  • 标签: 肺心病 治疗结果 益心汤
  • 简介:摘要睾丸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报道非常少见,关于其生物学行为特点、适宜的治疗措施亦无成熟经验可借鉴,现就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1例术后放疗睾丸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患者进行总结。

  • 标签: 睾丸 孤立性纤维瘤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icroRNA-143在膀胱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68例膀胱癌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回顾性研究,同一时期选取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51例,女17例,年龄(54.5±6.7)岁;对照组男32例,女8例,年龄(54.8±8.6)岁。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microRNA-143在两组人群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病理分级、有无转移、临床分期)和预后的关系。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icroRNA-143在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为(0.68±0.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87±0.26),P<0.05。microRNA-143的表达水平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临床分期存在相关性(均P<0.05)。观察组microRNA-143的中位表达水平为0.652,分为低于中位表达水平的低表达组34例和高于中位表达水平的高表达组34例,低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时间为(37.53±1.85)个月,明显低于相对高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时间(44.97±2.00)个月(P<0.05)。结论microRNA-143在膀胱癌患者血清中呈低表达,其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

  • 标签: microRNA-143 膀胱癌 血清 临床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 呼吸科是一种内科范围之内的一种病症,主要常见的一些疾病有呼吸系统病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感染等疾病。会对患者的呼吸道造成极大的损伤,且导致很多并发症的发生,目前从病原学角度检测人体呼吸道内的细菌,病毒,真菌以及寄生虫的感染情况的方法有很多,临床医学工作人员的统计,由于微生物的感染,燃烧秸秆塑料等大气污染,吸烟造成肺损伤,工业的不断经济发展和生产导致的理化因子以及人口的老龄化严重因素,使得在近两三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所以我们更需要重视呼吸科的抗菌问题,合理运用抗菌药物的治疗方式,一定程度上减少呼吸疾病的产生。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