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我国的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世界文化之林璀璨的明珠,其中既有诗人的宽广胸怀,也有晶莹细致的情感,不仅字词精炼,而且意境深远,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情感态度绝佳的材料。因此,我们要在小学生中广泛地、有计划地开展读、背、写古诗的活动,用这些传统文化精品泽润他们的心扉。摹场境──“笑问客从何处来”场境是人物生存、活动的时空,场境和人物互相作用又构成新的场境。诗人长期活动于特定场境之中,产生了不能不说,不吐不快的心态。若能使学生置身于诗人写诗的场境中,与场境共振,与诗人共鸣,就能达到“心随诗情共悠悠”之态势。例如,把学习唐代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安排在一个盛夏的中午,组织学生到田间观看农民辛勤锄地的场景。当学生走到田间时已经汗流浃背,可是这时农民伯伯仍在辛勤地劳作。这样学生就自然地理解了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此时发给每人一份诗稿,学生通过诵读,就会产生对劳动人民的崇敬之情及对劳动的热爱之感。同时,在学习唐代贺知章《咏柳》、清代高鼎《村居》等诗歌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学习体会。当然,并非教所有的诗都要设场造境,要随时随地灵活处置。或讲述、或游戏、或观影视、或瞻文物,只要能得出“客从何处来”之“何处”便可以了...

  • 标签: 古诗教学 培养学生 学生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