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压氧治疗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效果。方法搜集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高压氧治疗的146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73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乙组73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分析患者的心理问题并给予心理护理。对比甲组和乙组的治疗依从性和心理状况。结果治疗前甲组心理状况评分平均为(62.04±7.36)分,乙组为(62.05±7.37)分。甲组和乙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组心理状况评分平均为(53.26±4.92)分,乙组为(46.23±4.24)分,乙组与甲组相比,心理状况评分降低明显,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为76.71%,乙组为95.89%,乙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高于甲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患者易出现恐惧、紧张、焦虑、急躁、怀疑和孤独等心理问题,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治疗依从性优良率,缓解心理压力,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高压氧 心理问题 分析 心理护理 依从性
  • 简介:摘要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常见于脑缺血疾病、脓毒症及术后等,其病因包括脑内调节分子表达异常、脑组织缺血性损伤及脑组织基因和蛋白表达异常等,但目前尚未有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电针治疗认知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疗效,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增强突触可塑性、抑制神经炎症、调节胶质细胞活性、调控兴奋性氨基酸、改善葡萄糖代谢等。

  • 标签: 认知功能障碍 电针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综述
  • 简介:摘要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发育障碍,童年早期起病,主要临床特点为社会交往障碍、刻板重复行为和兴趣范围狭窄。其病因学极其复杂,为一组多基因疾病,是遗传因素、表观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中将围绕孤独症谱系障碍遗传病因学方面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孤独症谱系障碍 病因学 遗传学机制 早期诊断 治疗
  • 作者: 赖俊恺 廖茜雯 姚晨 晋菲斐 王斌 李晨 张军 Larry Liu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2022年第11期
  • 机构: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中国,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中国;海南省真实世界数据研究院,琼海,海南,中国,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中国,第四军医大学预防医学院卫生统计系,西安,陕西,中国,CORE, MSD China Ltd, Beijing,China,Merck & Co Inc, Rahway, New Jersey, USA Weill Cornell Medical College, New York, NY, USA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定性研究,探讨临床研究中真实世界数据(RWD)标准化存在的障碍和建议。设计基于5个访谈提纲,本定性研究涉及5类利益相关者。数据分析采用建构主义扎根理论分析。背景包括8家医院、4家医院系统供应商、3家大数据公司、6家医疗产品公司和4家监管机构。参与者通过目的性抽样,共对来自25个机构的62名参与者进行了访谈。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现有术语标准缺乏临床适用性,现有数据库缺乏通用数据元素,以及现有数据标准化过程缺乏透明度是临床研究RWD数据标准化的障碍。收集常用术语来扩大术语的覆盖范围,减少术语标准使用的负担,提高使用临床数据模型数据库的适用性,以及提高对源数据的可追溯性以提高透明度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可行建议。结论高效、可靠的临床研究RWD数据标准化有助于产生更好的证据以支持医疗产品的监管评价。本研究建议通过纳入本地使用的临床术语来提高术语标准,减少术语标准的使用负担。通过使用临床数据模型来提高RWD在研究中的通用性,并提高源数据的可追溯性以提高透明度,来指导未来的数据标准化工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地研究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HAMD评分和ADL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脑卒中 抑郁 康复效果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3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入院时与护理不同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第2、4、6 d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四肢骨折 心理护理 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的发展、时代观念的改变以及现代医学模式的变革,现代护理内容从过去单一的身体护理延展到全身心、全方位的护理,心理护理在临床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疾病治疗的进度同患者的心理状态存在着紧密联系,要心理护理积极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心理护理是通过研究患者的心理活动规律,制定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有效缓解患者在陌生治疗环境中的不安感。本文探究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扩宽应用范围,密切结合实际,对,现如今临床护理中患者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有效的护理方案,提高心理护理的质量和效率,促使患者更好的适应治疗环境,进一步加快患者的治疗进度,有效地缓解医患关系。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miR)-4295靶向调控多亮氨酸重复区免疫球蛋白样蛋白1(LRIG1)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到2020年4月经手术切除的120例脑胶质瘤及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胶质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4295表达水平。采用慢病毒在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建立miR-4295沉默细胞系(实验组)和对照细胞系(对照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分析两组细胞增殖能力;采用Transwell分析细胞侵袭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EMT标志物表达变化。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miR-4295基因,并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靶蛋白表达水平。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与癌旁组织(1.29±0.20)比较,脑胶质瘤组织中miR-4295表达水平(2.81±0.19)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9,P<0.05)。与对照组(1.07±0.15)比较,实验组细胞miR-4295表达水平(0.38±0.11)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1,P<0.05)。与对照组细胞48 h吸光度(A)值(1.61±0.25)比较,实验组细胞48 h A值(1.22±0.18)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1,P<0.05)。与对照组细胞[(89.27±9.10)个]比较,实验组侵袭细胞数量[(32.49±5.94)个]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09,P<0.05)。与对照组细胞N-钙黏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1.13±0.13、1.20±0.19)比较,实验组细胞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0.30±0.11、0.37±0.12)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1、2.861,P<0.05)。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显示LRIG1是miR-4295靶基因。癌旁组织中LRIG1相对表达水平(1.05±0.22)比较,肿瘤组织LRIG1相对表达水平(0.23±0.11)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1,P<0.05)。与对照组细胞LRIG1相对表达水平(0.35±0.13)比较,实验组细胞LRIG1相对表达水平(0.89±0.17)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8,P<0.05)。结论miR-4295通过靶向LRIG1调控着脑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和EMT。

  • 标签: 微小RNA-4295 多亮氨酸重复区免疫球蛋白样蛋白1 脑胶质瘤 增殖 侵袭 上皮-间充质转化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临床中药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策略。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250例)有效用药的过程中未实施临床中药合理用药、实验组(250例)实施临床中药合理用药,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诱发因素的发生率: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诱发因素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中药用药时需加强用药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用药合理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临床中药 合理用药 安全性 应对策略 研究
  • 简介:摘要:通过深入分析职业健康教育的内涵与重要性,以及员工健康意识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策略,包括制定系统的健康教育计划、开展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健康管理与监测机制以及营造健康的工作环境。这些策略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升员工健康意识,还能促进企业健康文化的形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 标签: 职业健康教育 员工健康意识 策略 健康文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畸形矫形术后深部感染的发生率及其相应的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脊柱畸形矫形术治疗8 81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术后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判断是否发生深部感染。将初次手术后3个月之内发生的感染定义为早发性感染,初次手术3个月后发生的感染定义为迟发性感染。所有感染患者行清创灌洗、术后引流冲洗,并静脉应用敏感抗生素。若感染无法根除,如手术后时间不足2年,暂予伤口换药保留内固定;如手术后时间达到2年,评估融合情况满意后可在伤口清创的同时取出内固定。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冠状面和矢状面参数,评估取出内固定者矫正丢失情况。结果共有60例(0.68%, 60/8 818)术后发生深部感染,早发性感染11例(发生率为0.12%, 11/8 818),迟发性感染49例(发生率为0.56%, 49/8 818)。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入路及融合节段数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5年是深部感染发生的高峰期。特发性脊柱侧凸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最低,综合征性及神经肌源性脊柱侧凸术后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初次培养阴性率较高,早发性感染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居多;迟发性感染中痤疮丙酸杆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比明显增高。经治疗后早发性感染组中9例保留内固定,2例换药至术后2年取出内固定。迟发性感染组中5例保留内固定,10例换药至术后2年取出内固定,34例手术时间超过2年直接取出内固定;其中1例患者取出内固定后1个月重新植入内固定;另有1例患者因矫正丢失在取出内固定3年后重新植入内固定。末次随访时取出内固定的患者出现了明显的冠状面矫正丢失。结论脊柱畸形矫形术后深部感染的发生率为0.68%,早发性感染发生率较低,迟发性感染较高;神经肌源性脊柱侧凸与综合征性脊柱侧凸患者有着较高的感染风险。如果感染在反复清创后无法根除,推荐在术后2年骨融合后取出内固定,但仍存在矫正丢失的风险。

  • 标签: 脊柱侧凸 脊柱后凸 脊柱融合术 感染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脑梗塞溶栓治疗的效果分析,非溶栓治疗与溶栓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临床问题。方法随机收集了18例从2007-2010年期间在本院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龋齿修补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11~2013年我院收治的58例(126颗)龋齿患儿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其中29例实施常规高速涡轮钻修复者设为对照组,将29例实施非创伤性填充技术治疗者设为观察组,评估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结局,总结治疗经验。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可取得96.6%的临床疗效,较之对照组的82.6%更为理想,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有27例患儿能够配合手术治疗,配合率是93.1%,与对照组的72.4%相对比有优越性(P<0.05)。结论为龋齿患儿提供非创伤性填充技术进行修补,能够有效取得患儿的积极配合,并且整体临床疗效更为理想、可靠,是今后医院单位提高本病治疗水平的关键,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儿童 龋齿修补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治疗情况。方法结合文献对我院收治2例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诊治分析。结论腋窝淋巴结活检和免疫组化分析对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治疗以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为主并辅以放疗、化疗、内分泌全身综合性治疗。

  • 标签: 隐匿性乳腺癌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电图在癫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估。方法取我院2016年1月份—2017年1月份收治的260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实验组;同期取260例非癫痫患者为对象,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脑电图检查以及动态脑电图检查。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动态脑电图检出总异常率较高,与常规脑电图检出总异常率差异性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动态脑电图检出总异常率较高,与对照组检出总异常率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清醒期的病样放电发生率较低,与睡眠期病样放电发生率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癫痫患者实施动态脑电图检查,便于医师尽早对患者实施诊断,且对与其余疾病鉴别有显著价值。

  • 标签: 脑电图 癫痫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对自2005年至2010年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65例老年性肠梗阻临床诊断和治疗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患者,治愈49例,好转9例,死亡7例。结论老年性肠梗阻应早期做出正确诊断,制定合理处理措施。

  • 标签: 老年 肠梗阻 诊治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特点及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男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阳性淋巴结3枚以上且肿块直径≥2.5cm者2例发生远处转移,局部复发3例,存活3年以上7例。结论相对女性乳腺癌,男性乳腺癌发病年龄大,早期诊断率和生存率低,诊断主要依据术后病理检查,肿块大小、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与预后关系密切。手术及内分泌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生存率。

  • 标签: 乳腺癌 男性 淋巴结 雌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诊西药房配方错误分析及防范措施进行研究。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门诊西药房配方,本次实验在2019年1月初开始实施,正式结束时间为2020年12月,实验对象共计8000份。依据时间将所选门诊西药房配方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均为2019年期间的门诊西药房配方,实验组均为2020年期间的门诊西药房配方。在2020年1月初实施针对性防范措施,对两组门诊西药房配方错误出现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剂型错误、规格错误、品项错误、混放、数量错误是门诊西药房配方较为常见的错误;对本次实验进行全面的分析,0.050%及0.125%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门诊西药房配方错误出现概率,组间数据相比后者较高,差异较为凸显,(p<0.05)。结论:在充分分析门诊西药房配方错误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加以应对能够有效减少门诊西药房配方错误情况的出现。

  • 标签: 门诊西药房 配方错误 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