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问题导向干预模式护理对帕金森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  收治帕金森老年患者74例,应用的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2个小组。常规组37例:实施基础护理服务;试验组37例:实施问题导向干预模式护理;比较不同方案的护理优势。结果:  试验组认知水平与心理状态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7.30%高于常规组83.78%,(P<0.05)结论:问题导向干预模式护理对帕金森老年患者心理状态、认知功能等方面有着积极改善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帕金森 问题导向干预模式护理 老年 认知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启东市1972~2016年老年人恶性肿瘤发病病例作生存率分析,为预后评价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启东市癌症登记报告系统中老年人恶性肿瘤发病66 386例登记资料,以主动随访与被动随访相结合的方法追踪生存结局,按性别、年龄别、肿瘤部位别和诊治医院级别进行分析。结果启东市1972~2016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发生恶性肿瘤共计66 386例,占同期全人群恶性肿瘤病例的56.66%。老年人恶性肿瘤5、10年观察生存率(OSR)分别为14.52%及9.53%,相对生存率(RSR)分别为19.76及18.92,其中男性5年RSR为16.98%、女性为2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9.83,P<0.001)。男性和女性的5年RSR,分别从1972~1976年的7.53%和15.83%,提高到2012-2016年的28.06%和39.01%。60~64岁、65~69岁、70~74岁、75~79岁、80~84岁及85岁及以上各年龄组5年RSR分别为22.84%、20.53%、17.74%、18.30%、18.02%及1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4.27,P<0.001)。前10位主要恶性肿瘤中,5年相对生存率(RSR)较好的为女性乳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结直肠癌、恶性淋巴瘤及胃癌,较差的为肝癌、食管癌、肺癌及胰腺癌。2002~2016年与1972~1986年比较,5年RSR绝对值提高较多的为前列腺癌、结直肠癌、女性乳腺癌、膀胱癌,其次为胃癌、恶性淋巴瘤、肝癌、食管癌、肺癌,未见提高的为胰腺癌。区乡级、县级市、地市级(三甲)及省部级(三甲)医院诊治患者的5年RSR分别为13.97%、23.71%、26.12%和2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1.93,P<0.001)。此45年间,5年观察生存率(OSR)的恶性肿瘤生存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为3.88%(t=6.75,P<0.001),5年RSR的AAPC为3.69%(t=7.44,P=0.001);其中男性5年RSR的AAPC为3.91%(t=9.66,P<0.001),女性AAPC为3.42%(t=6.08,P=0.001)。各年龄组5年RSR的AAPC值:60~64岁为4.08%,65~69岁为4.18%,70~74岁为3.91%,75~79岁为3.12%,80~84岁为3.81%,85岁及以上为0.51%;除85岁及以上外(P=0.615),其余各年龄组的上升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人恶性肿瘤已成为启东当地的主要恶性肿瘤负担,且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与年龄差异。45年来老年人恶性肿瘤的总体生存率有了显著的提高;老年人恶性肿瘤生存率的提高可能与诊治水平及诊疗机构服务能力的提升有关。

  • 标签: 肿瘤 生存率
  • 简介:摘要本文从失智老年人家庭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主要从国内外失智老年人对家庭的影响、影响家庭生活质量的预测因素及社会支持体系3个方面进行总结,从而为今后提高失智老年人家庭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老年人 综述 失智 家庭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化内科在临床中治疗慢性萎缩胃炎的治疗方法并分析其有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间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慢性萎缩胃炎患者112例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差异性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的小组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方式基础上添加替普瑞酮治疗的小组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具有更优的胃镜、病理学检查评分,组间差异具有显著(P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常规治疗,替普瑞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择取我院自2020年12月—2022年1月收治的需要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此次研究观察对象。实行随机数字法形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对比两组治疗后髋关节功能及治疗有效。结果:治疗组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同比对照组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P<0.05),且治疗有效同样更高(P<0.05)。结论:针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较理想,其有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促进其临床症状改善,继而提升治疗有效,方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 内固定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作业的有效设计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可以说这些作业实际上就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的补充,也是对课堂作业的科学完善。小学语文教师对于这方面作业的布置应该有更多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主要针对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当中所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和挑战,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展开了针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和有效的研究,并且对此提出来了更加科学的建议。

  • 标签: 小学语文 作业设计 创新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瘫痪(脑瘫)儿童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与脑瘫分型、粗大运动功能分级、脑瘫合并症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康复科诊治的325例脑瘫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上述患儿均给予头颅MRI检查,并采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对其粗大运动功能水平进行评级。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对患儿头颅MRI异常表现与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结果进行相关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分析MRI异常结果与脑瘫合并症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入选脑瘫患儿的头颅MRI呈现多种异常改变,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脑发育不良(OR=8.530,95%CI:5.031-14.330)、脑室扩大(OR=4.611,95%CI:1.327-10.297)、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OR=4.313,95%CI:2.084-8.153)、丘脑异常信号(OR=6.372,95%CI:3.160-11.175)、缺血缺氧脑病后变化(OR=7.249,95%CI:2.354-13.642)均与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损伤严重程度间存在显著相关(P<0.05)。通过卡方检验发现PVL患儿多合并视力障碍(62.1%),胼胝体变薄患儿多合并智力低下(14.0%),丘脑异常信号患儿多合并听力障碍(66.7%)及语言障碍(30.8%)。结论本研究入选患儿头颅MRI结果与其脑瘫分型、粗大运动功能评级、脑瘫合并症间均具有显著相关,可用于脑瘫儿童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为临床制订康复计划提供参考资料。

  • 标签: 脑性瘫痪 核磁共振成像 临床特征 儿童 相关性
  • 简介:摘要:教育教学的发展需要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课堂教学也要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下进行优化与创新。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学校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所谓"双减"就是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方面的负担。这一政策的出台对学校、学生和校外机构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小学数学在作业内容和方式上都需要有新的转变。农村小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作业的有效设计,来引导学生参与到学科知识学习中,在作业中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提高学生的多元化能力,为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发展和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 标签: 小学数学 作业设计 双减政策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髋关节创伤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有效及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8月-2021年8月某医院收治的100例髋关节创伤骨关节炎患者,按照手术的方式来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实验组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和生活质量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情况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p<0.05,有明显的差异和对比;另外,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相比,实验组患者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针对髋关节创伤骨关节炎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骨关节炎疼痛感,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所以,在顾客创伤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创伤性骨关节炎 应用有效性 价值
  • 简介:摘 要:把自编的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系统软件应用于实验教学中‚并结合实验方法及内容;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机械设备的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的理解‚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并且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计算机知识水平。

  • 标签: 故障诊断 软件 实验方法
  • 简介:[摘要] 在工程教育认证的背景下,根据OBE理念(Outcome-Based Education)和功能食品学课程的特点,从教学目标、教学环境、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计划七个方面展开功能食品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通过拓展教学环境、优化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科学化和增加学生参与教学计划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技巧,提高处理食品工程能力;从考察教师怎样教好转移到学生怎样学好和教师怎样教好相结合;教学评价科学化,综合考察学生学的怎么样及解决食品相关复杂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改革的程度,从教师有决定权转移到学生具有选择权,使学生形成个性化培养计划,制定有针对的持续改进,从而不断提高功能食品学的教学质量。

  • 标签: [] 工程认证 OBE理念 功能性食品学 课程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对角膜源散光的影响。方法:对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86例患者86只眼睛进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对患者进行眼角膜曲率和眼压的从术前到术后六个月的持续调查。结果:术后三天眼角膜散光达到最高程度,多为顺规散光;术后三个月和术后六个月的散光度与术前数据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多为逆规散光。结论: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后患者会出现短时间的散光,散光程度随着时光的流逝会逐渐降低,术后三个月可恢复到术前水平。

  • 标签: 青光眼 白内障 角膜源性 散光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护士的职业倦怠与睡眠质量现状,并分析其相关,为制订相关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3—4月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的15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M氏职业倦怠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QSI)量表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神经外科护士职业倦怠感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9份,有效回收率为99.3%。结果神经外科护士职业倦怠量表情感衰竭维度得分为(22.79±7.08)分,处于中度倦怠;去人格化维度得分为(8.17±3.63)分,处于中度倦怠;低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为(19.09±6.04)分,处于高度倦怠。神经外科护士PSQI总分为8.0(4.5,12.0)分,睡眠质量差的护士83名(55.7%,83/149)。神经外科护士职业倦怠中的情感衰竭与PSQI总分呈正相关(r=0.356,P<0.01)和去人格化维度与PSQI总分呈正相关(r=0.180,P<0.05),低个人成就感维度与PSQI总分呈负相关(r=-0.120,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SQI总分、工作年限是情感衰竭维度的影响因素(P<0.05),PSQI总分、每周加班时间是去人格化维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神经外科护士职业倦怠程度处于中高水平,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职业倦怠程度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 标签: 护士 职业倦怠 睡眠质量 神经外科
  • 简介:摘要:党的基层组织,是我们党实现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领导、巩固执政地位的组织基础,基层稳固,党的整体才有强大的战斗力,我们才能经得起任何困难和风浪的考验。面对当前基层党组织呈现的弱化趋势,以科学技术为手段,根据地方实际,通过管理优化、宣传优化与服务意识优化提升地方党建工作者特别是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的素质和能力。加强国企单位党建工作是新形势下国企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要求,国企单位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推动国企管理更加健全,为国企建设事业的良好发展做好保障。基于此,本文对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 标签: 党建 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发展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神经外科护士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状,探讨睡眠质量对其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3—4月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的15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QSI)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进行调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9份,问卷有效率为99.3%。结果神经外科护士的HPLP-Ⅱ总分为(128.07±20.63)分,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处于一般水平。PSQI总分为8.0(4.5,12.0)分,睡眠质量差的护士占55.7%(83/149)。神经外科护士的HPLP-Ⅱ总分与PSQI总分呈负相关(r=-0.393,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SQI总分、工作年限是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神经外科护士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处于一般水平,普遍存在睡眠质量问题,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越好,睡眠质量越好。建议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改善神经外科护士的睡眠质量,从而促进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 标签: 护士 睡眠质量 神经外科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对痉挛型偏瘫脑瘫痪(简称脑瘫)患儿上肢功能及肌张力的影响。方法纳入符合条件的2~5岁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8例。对照组失访2例,未完成6个月康复治疗3例;治疗组失访1例,未完成6个月康复治疗3例;最终纳入对照组33例,治疗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包括作业疗法、运动疗法、推拿、物理因子治疗等,每项治疗每日1次,每次30 min,每周5次,治疗3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休息1周开始下个疗程康复治疗,共治疗6个疗程(6个月);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镜像视觉反馈训练,治疗时间为每日1次,每次30 min,每周5次,治疗3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休息1周开始下个疗程康复治疗,共治疗6个疗程(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和治疗6个月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改良Ashworth评定量表(MAS)、肌电积分值(iEMG)对2组患儿的上肢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功能和肌张力进行评估。结果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后,2组患儿FMA评分[治疗组(32.38±4.79)和(38.24±4.83)分;对照组(28.30±5.68)和(32.79±5.49)分]、PDMS-FM总评分[治疗组(123.74±16.54)和(145.68±13.43)分;对照组(111.21±17.62)和(123.94±15.83)分]、抓握能力评分[治疗组(31.68±6.28)和(37.41±5.39)分;对照组(26.79±5.74)和(31.82±4.98)分]和视觉运动整合评分[治疗组(92.06±11.34)和(108.26±8.40)分;对照组(84.42±12.12)和(92.12±11.08)分]分别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及治疗后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评分[治疗组(2.26±0.83)和(1.85±0.89)分;对照组(2.18±0.88)和(1.82±0.95)分]和iEMG值[治疗组(16.27±3.17)和(14.26±3.50)μV;对照组(16.88±3.15)和(15.00±3.09)μV]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镜像视觉反馈训练能够有效改善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的上肢功能,但不能降低肌张力。

  • 标签: 镜像视觉反馈 偏瘫 脑性瘫痪 上肢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的有效及价值。方法:通过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本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7例分成两组,针对常规组28例患者实施奥美拉唑治疗干预,针对治疗组29例患者实施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干预,对比两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干预后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再出血发生率、止血时间相对于常规组患者明显更低/更短(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开展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价值较为显著,及时达到止血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再出血现象的发生。

  • 标签: 奥曲肽 奥美拉唑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针对护理干预对脑梗塞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预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收入我院2021-07~2022-07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内科的脑梗塞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00例,常规组50例:落实常规护理对策:探究组50例:开展针对护理服务:比较不同方案的护理效果差异性。结果:  探究组吞咽功能与护理满意度均低(高)于常规组,互比,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  针对护理干预临床应用率高,护理效果确切,不仅可以改善脑梗塞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困难情况,还可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对疾病康复有着积极性影响,值得推广。

  • 标签: 脑梗塞 针对性护理干预 吞咽功能障碍 预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脑照射后小鼠海马(CA)1区损伤的表现,探讨慢性间歇低压低氧(CIHH)预处理对全脑照射后小鼠记忆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法将48只成年雄性C57BL/6小鼠分为健康对照组、CIHH组、单纯照射组(IR)和CIHH+IR组。IR组采用6 MV X射线单次10 Gy全脑照射构建脑损伤模型。CIHH处理为小鼠在接受照射前置于低压氧舱预处理。Mirrors水迷宫实验观察小鼠逃避潜伏期、穿越平台次数以及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应用尼氏染色法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的变化,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神经元前体细胞的微管相关蛋白(DCX)在海马齿状回(DG)颗粒下区(SGZ)的表达来评价神经发生情况。结果全脑照射后30 d,IR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小鼠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01),目标象限内探索时间减少(P<0.001)。X射线引起小鼠CA1区神经元细胞排列紊乱、神经元细胞变性、坏死,小鼠CA1区DCX表达量明显减少。与IR组比较,CIHH+IR组可使小鼠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2.08±0.26)次vs. (0.83±0.24)次,P<0.001],目标象限内探索时间增加[(14.12±0.82)s vs. (7.42±0.73)s],P<0.001]。小鼠CA1区神经元变形、坏死减少,排列紊乱改善,CA1区DCX表达量增加。结论CIHH预处理对放射海马损伤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 标签: 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 全脑照射 小鼠海马 逃避潜伏期 神经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