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电气设备是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其可靠性,避免系统运行中出现故障。必须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高压试验,检测设备绝缘参数及设备性能能否满足安全运行的要求。通过试验数据分析掌握设备的绝缘变化规律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为了获得高效、准确的测试结果,电力设备高压试验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以重视。本文探讨了电气设备的高压试验,以提高试验精度和安全性。

  • 标签: 一次电气设备 高压试验 试验探讨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肺淀粉样物质沉积症影像表现1例。患者,男,61岁,胸部CT表现为右肺下叶后基底段团块样占位影,大小约30 mm×40 mm,边界清楚,边缘不规则,密度均匀,CT值约43 HU,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病理诊断:考虑肺淀粉样物质沉积症。

  • 标签: 淀粉样变性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配电系统逐步革新、发展,从传统的人力控制、计算机控制转化为智能化、自动化控制,不断提升配电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与运行高效性。在智能电网背景下,想要顺利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控制,则必须强化现有配电运维体化建设,不断提升配电系统的整体管理水平、整体运营水平。

  • 标签: 智能电网 信息技术 配电运维一体化 建设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在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中,人们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因此,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加的用电需求,我国也正在努力推进输电线路的建设,不断扩大输电路线的建设规模,然而建设规模的扩大却在定程度上增加了电力输送的难度。此外,输电线路作为电网供电的主要载体,在供电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输电线路的运行和维修对人们的生活和企业的生产活动有着巨大的影响。本文研究了提升输电线路运行维修体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 标签: 输电线路 运行检修 一体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携带级源血管的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儿童足跟部轮辐伤所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经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CDS)定位,对10例儿童足跟部轮辐伤所致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不携带级源血管的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并期皮瓣去脂。其中Ⅰ级轮辐伤3例,Ⅱ级轮辐伤5例,Ⅲ级轮辐伤2例,皮瓣面积4 cm×8 cm~5 cm×13 cm,供区均直接缝合。结果10例皮瓣均完全存活,术后无血管危象、皮瓣坏死等情况发生,1例创面愈合不良通过换药后愈合。所有患儿均随访6~37个月,平均15.3个月,2例因皮瓣臃肿、中度瘢痕增生于术后半年行皮瓣修整手术。末随访受区3例出现轻度瘢痕增生。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优8例、良2例,感觉恢复至S3+ 3例、S3 5例、S2 2例。结论不携带级源血管的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儿童足跟部轮辐伤创面手术安全有效,能有效缩短皮瓣切取时间并降低供区并发症,具有血供可靠、供受区损伤小、疗效显著等优点,适合临床推广。

  • 标签: 儿童 外科皮瓣 股前外侧穿支 足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体位、原通道经腹入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RANU)在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于郑州大学第附属医院行单体位、原通道经腹入路RANU 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4例,女7例;年龄(63.8±11.4)岁,体质指数(23.6±2.5)kg/m2。术前均诊断为局限性UTUC,肾盂癌8例,输尿管中段癌3例,输尿管下段癌10例;左侧11例,右侧10例;高危患者20例(95.2%)。手术均为同术者完成,全麻下采用75°健侧卧位、整体15°头低足高位。穿刺套管布局:患侧脐旁两横指向下2 cm处为镜头套管C,患侧腹直肌外缘距C>8 cm近肋缘处、C与患侧髂嵴连线中点下2 cm处分别为1号、2号机械臂套管,腹中线脐上2 cm和脐下4 cm处分别为1号、2号辅助套管,右侧病变需在腹中线剑突下增加1个辅助套管用来挑起肝脏。游离输尿管至髂血管水平并于肿瘤远端用Hem-o-lok夹闭后,将患肾行根治性切除;无瘤原则下切除输尿管及距管口1 cm范围的膀胱壁全层后连续缝合膀胱。游离肾、输尿管同时行淋巴结清扫。术后拔除导尿管时行膀胱内灌注化疗。结果2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或更改体位,无围术期输血和术中并发症的发生。21例手术时间(205.2±57.3)min,中位术中出血量50 ml(20~120 ml)。术后中位引流管留置时间4 d(3~7 d),中位尿管留置时间7 d(5~8 d),中位术后住院时间7 d(6~12 d)。术后Clavien-Dindo Ⅰ级并发症7例(33.3%),给予对症处理后均好转。21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UTUC,切缘均提示阴性。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4~22个月),1例术后7个月死于车祸,3例(14.3%)分别于术后6、8、10个月出现复发,予肿瘤电切+膀胱灌注化疗、化疗栓塞等治疗后肿瘤无进展。结论单体位、原通道经腹入路RANU安全、有效,术中无需更改患者体位、增加穿刺套管以及重新定泊和连接机械臂,节省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患者恢复快,短期复发率低,控瘤效果佳。

  • 标签: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单一体位 原通道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肾输尿管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