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内急性坏死脑病(ANE)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河北省儿童医院和深圳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共4家医院PICU 2014年12月1日至2020年12月1日收治的39例ANE患儿,根据出院临床结局将患儿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危险因素及其相对危险度。结果纳入39例ANE患儿,男18例、女21例;中位发病年龄30月龄;出院病死率为41%(16/39)。29例(74%)患儿的发病年龄<4岁,前驱感染以流感病毒最常见(80%,20/25)。入PICU时死亡组休克比例高于存活组[12/16比 17%(4/23),P=0.001]。死亡组患儿入PICU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低于存活组[3(3,6) 比6(5,7)分,Z=-2.598,P=0.009],其最优界值为4分,且死亡组GCS≤4分的比例高于存活组[10/16比 22%(5/23),P=0.018]。死亡组患儿入PICU时ANE严重程度评分(ANE-SS)高于存活组[5(2,6) 比2(1,4)分,Z=-2.436,P=0.015],死亡组ANE-SS高风险比例高于存活组[9/16比22%(5/23),P=0.043]。存活组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20 mg/(kg·d)]的比例高于死亡组[43%(10/23)比1/13,P=0.03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入PICU时存在休克[比值比(OR)=14.250,95%置信区间(CI)2.985~68.018,P=0.001]、GCS≤4分(OR=6.000,95%CI 1.456~24.733,P=0.013)及ANE-SS高风险(OR=4.629,95%CI 1.142~18.752,P=0.032)为ANE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ANE多见于4岁以下的流感儿童。入PICU时存在休克、GCS≤4分及ANE-SS高风险为ANE患儿死亡的高危因素。大剂量甲泼尼龙可能会改善ANE患儿的预后。

  • 标签: 儿童 预后 危险因素 多中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儿童急性坏死脑病(ANEC)的临床特点、诊疗经过、头部影像学变迁及预后随访情况,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入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临床诊断为ANEC的13例患儿资料,其中男7例,女6例;年龄中位数为30个月。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疗经过及头部影像学资料,并对存活患儿进行电话随访。结果13例患儿入院前均有发热和抽搐症状,发热距离出现意识障碍的时间中位数为48 h,头颅磁共振成像呈对称性多灶性脑损害。13例患儿均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10例输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8例行血浆置换治疗。13例中死亡7例,随访5例,身高、体质量发育同健康儿童,免疫力正常,1例运动智力同健康同龄儿,儿童整体表现分类量表评分良好,余4例留有不同程度后遗症,均表现为语速慢和运动受限。结论ANEC多发生于冬季和年幼儿,病情进展迅速,发热抽搐后很快出现意识障碍,死亡率高;早期头部影像学特征性改变是诊断的重要依据,存活患儿多遗留后遗症,多表现为语速慢和运动受限,经系统康复治疗后远期效果良好。

  • 标签: 急性坏死性脑病 临床特点 治疗 预后 儿童
  • 简介:摘要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一种综合征,可在危重病的不同阶段出现。在评估AKI时,肾脏超声成为最适宜的影像学评估手段而被强烈推荐:(1)评估肾脏的固有病变;(2)区分急慢性肾脏疾病;(3)明确梗阻性病因。肾阻力指数可用于预测AKI的发展和预后。同时,心肺超声的联合应用及血流动力学的评估,有利于明确AKI的病因和监测、指导治疗。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超声 肾阻力指数 评估
  • 简介:摘要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一种综合征,可在危重病的不同阶段出现。在评估AKI时,肾脏超声成为最适宜的影像学评估手段而被强烈推荐:(1)评估肾脏的固有病变;(2)区分急慢性肾脏疾病;(3)明确梗阻性病因。肾阻力指数可用于预测AKI的发展和预后。同时,心肺超声的联合应用及血流动力学的评估,有利于明确AKI的病因和监测、指导治疗。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超声 肾阻力指数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将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9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实验组(47例,大剂量治疗)、对照组(47例,小剂量治疗)。对比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反应蛋白浓度、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7.87%,46/47)高于对照组(80.85%,38/47),P<0.05;治疗后,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0.65±2.81)分、C反应蛋白浓度(11.58±3.15)mg/L,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 大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疗效确切,利于其整体恢复效率的提升且不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不同剂量 阿司匹林 急性脑梗塞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并发症预防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本院于2023年02月-2023年12月纳入的7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研究,参照组展开常规护理,观察组展开并发症预防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参照组;参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7.78%,观察组为5.56%,差异显著(P<0.05)。结论 并发症预防护理的应用,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住院时间,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并发症预防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常规抗心衰疗法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衰合并快速心率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8月期间门诊收入的80例急性心衰合并心率快速失常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一般情况。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72.5%,两组患者在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同时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衰并发快速心率失常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心律失常、心衰等症状,只要使用时严密监控,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采取对应措施,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胺碘酮 抗心衰疗法 急性心衰 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