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炎性肌纤维母细胞(IMT)的超声及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6年2月至2021年3月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17例儿童炎性肌纤维母细胞患者的超声、MRI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17例IMT中发生在腹腔内5例,肠腔内4例,腹膜后3例,肺部2例,盆腔2例,肝脏2例(其中1例与腹膜后同时出现)。超声表现:包块均为边界较清晰的实性低回声团,少部分伴有囊腔,具有较典型的占位效应,内回声不均匀,少数为多部位发生病变,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内可见血流信号。MRI表现为T1加权像等低、T2加权像高低混杂信号,边缘伴低信号环,弥散加权成像呈高低混杂信号。结论儿童IMT的超声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占位呈实性或伴有小囊腔的囊实性包块。超声简便、快捷、无创,可作为IMT诊断及术后随访的首选影像学检查,MRI可作为进一步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但金标准仍是病理及免疫组织化检查。

  • 标签: 儿童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超声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目标导向模式下下肢淋巴水肿信息收集表设计及在血管外科淋巴水肿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目标导向模式下下肢淋巴水肿信息收集表设计及在血管外科淋巴水肿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外周血Treg数量在CD4+T 细胞中的百分占比,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水平,探讨Treg 细胞及TGF-β1在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体内水平的变化及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 2017年1月-2020年5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并诊断为甲状腺相关眼病的患者外周血标本,参考美国甲状腺协会(ATA)发布的关于Graves眼病的分级标准(NOSPECS分级):≧1级的患者入TAO组;同时按照欧洲Graves眼病专家组(EUGOGO)指南将TAO患者分为三组:轻度组(n=37)、中重度组(n=25)、危及视力组(n=12);按照临床活动度评分(CAS)进行TAO炎症活动度的分级。GD组选择不合并眼征的Graves病患者(n=40);对照组(C组)选择相匹配的我院健康体检者4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Treg细胞数量占CD4+T 细胞的百分比,使用双抗体夹心酶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TGF-β1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TAO组、GD组Treg细胞在CD4+T 细胞中的百分占比较C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甲状腺相关眼病 Treg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外周血Treg数量在CD4+T 细胞中的百分占比,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水平,探讨Treg 细胞及TGF-β1在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体内水平的变化及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 2017年1月-2020年5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并诊断为甲状腺相关眼病的患者外周血标本,参考美国甲状腺协会(ATA)发布的关于Graves眼病的分级标准(NOSPECS分级):≧1级的患者入TAO组;同时按照欧洲Graves眼病专家组(EUGOGO)指南将TAO患者分为三组:轻度组(n=37)、中重度组(n=25)、危及视力组(n=12);按照临床活动度评分(CAS)进行TAO炎症活动度的分级。GD组选择不合并眼征的Graves病患者(n=40);对照组(C组)选择相匹配的我院健康体检者4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Treg细胞数量占CD4+T 细胞的百分比,使用双抗体夹心酶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TGF-β1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TAO组、GD组Treg细胞在CD4+T 细胞中的百分占比较C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甲状腺相关眼病 Treg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患有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宫腔镜检查与B超检查的不同诊断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9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主要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为参照组与分析组,参照组患者接受B超诊断,分析组患者则接受宫腔镜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确诊情况以及分析组患者确诊数与病理诊断的贴合情况。结果分析组患者的确诊例数明显多于参照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分析组患者的确诊数与病理结果十分贴近,这一数据比较后无差异存在(P>0.05)。结论针对患有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诊断,选择宫腔镜诊断方式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 B超 宫腔镜 诊断 病理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能量多普勒联合超声造影在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80例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能量多普勒和超声造影检查,并以最终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并比较二者单独及联合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结果联合检查对淋巴结良、恶性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82.2%、88.9%、83.8%)均高于单独进行能量多普勒(78.0%、76.2%、77.5%)和超声造影检查(81.4%、80.9%、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量多普勒和超声造影联合检查对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的评估更加准确,能够为临床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颈部淋巴结 良恶性 能量多普勒 超声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两性霉素B脂质体)和对照组(两性霉素B),均给予静脉滴注,分析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风险比较低,安全性高,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两性霉素B脂质体 隐球菌性脑膜炎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性定量分析对颈部良恶性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101例,其中淋巴结核21例(Ⅰ组),非特异度炎症16例(Ⅱ组),淋巴20例(Ⅲ组),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44例(Ⅳ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造影检查,分析淋巴结超声造影特点、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参数、淋巴结时间-强度曲线形态特点。结果四组患者淋巴结超声造影表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参数上升时间、达峰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570、12.574,P均<0.05)。四组患者淋巴结时间-强度曲线形态快进快退、快进慢退、慢进慢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254、10.846、21.874,P均<0.05)。结论超声造影定性技术通过分析淋巴结造影表现特点、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参数、淋巴结时间-强度曲线形态特点能明确颈部淋巴结肿大的良恶性,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超声造影 淋巴结 颈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入院就诊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合计6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奇偶法”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实验组(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成果极为显著,其治疗成功率较对照组有着明显的提升(P<0.05),实验组展现出更快的临床症状改善和康复进程,相比对照组,其所需的住院时间更短(P<0.05),实验组的炎性反应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有所降低(P<0.05)。 结论: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中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治疗,可改善症状,消除炎症,提高治疗效率。

  • 标签: 重组人干扰素α2b 雾化吸入 小儿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垂体微创手术患者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在内镜下接受经单孔蝶窦入路行肿瘤切除的垂体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模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严格按照临床护理路径的标准流程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对于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患者对护理的干预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2.22%),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改善健康教育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垂体瘤 健康教育 微创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基本征象结合ADC值鉴别诊断垂体大腺瘤和鞍区脑膜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2例垂体大腺瘤和40例鞍区脑膜,所有病例术前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并在肿瘤实体部分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与病理结果比较分析。统计学方法使用t检验、卡方检验,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各参数鉴别两组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垂体大腺瘤和鞍区脑膜间,明显强化(33%/95%,χ2=33.581)、束腰征(93%/7.5%,χ2=50.831)、包绕颈内动脉(95%/57.5%,χ2=16.390)、蝶鞍扩大(93%/52.5%,χ2=16.998)、垂体不能辨认(95%/47.5%,χ2=23.135)和垂体柄不可见(90%/62.5%,χ2=7.76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垂体大腺瘤和鞍区脑膜的ADCmax (ADCmean和ADCmin)分别为(1.126±0.266)×10-3 mm2/s和(0.855±0.176)×10-3 mm2/s [(1.052±0.271)×10-3 mm2/s和(0.817±0.177)×10-3 mm2/s,(0.971±0.288)×10-3 mm2/s和(0.777±0.182)×10-3 mm2/s),P<0.001]。在ADC值中,ADCmax诊断效能最优,AUC值为0.877 (95% CI,0.791~0.962),当ADCmax阈值为0.970 × 10-3 mm2/s时,鉴别二者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1%、92.5%。结论MRI基本征象结合ADC值对垂体大腺瘤和鞍区脑膜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可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垂体大腺瘤 鞍区脑膜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100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癌性疲乏程度、情绪评分,治疗依从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中采用整体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心理压力,缓解负面情绪。

  • 标签: 整体护理 肺癌化疗 护理应用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100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癌性疲乏程度、情绪评分,治疗依从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中采用整体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心理压力,缓解负面情绪。

  • 标签: 整体护理 肺癌化疗 护理应用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结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术的效果。方法择本科室2015月11月到2017年11月间6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分为传统组(n=30)和结合组(n=30),对传统组患者实施传统止血治疗,对结合组患者实施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结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对比两种方式的止血效果。结果结合组患者止血有效率100.0%较传统组83.3%明显升高,结合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传统组降低(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结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可达到良好止血效果。

  • 标签: 剖宫产 产后出血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改良式B&mdash Lynch缝合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子宫肌瘤患者使用米非司酮联合宫消胶囊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我院接收的56例子宫肌瘤的患者,使用随机、单盲法进行平均分组,分为常规组28例,治疗组28例。常规组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治疗组使用米非司酮联合宫消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43%,常规组的有效率为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发生率为7.14%,常规组的发生率为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使用米非司酮联合宫消胶囊进行治疗,拥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出现,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和应用在临床治疗中。

  • 标签: 治疗效果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联合 宫瘤消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