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管化的病例选择和术中决策。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我院泌尿外科共收治上尿路结石患者364例,根据术前综合评估标准筛选拟行无管化肾病例,根据术中情况决定是否留置造瘘管,分为无管化组和传统组,分别评价两组的术后住院天数、结石清除率、术中出血量、可视化疼痛评分(VAS)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经术前评估,42例患者符合拟行无管化条件,根据术中评估,最终37例实行了无管化。术后两组患者的结石均清除干净。两组患者Ⅰ级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424),无Ⅱ级以上并发症。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P=0.207)、术中出血量(P=0.4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当天(P=0.029)、术后第一天(P<0.001)及出院当天(P=0.025)无管化组的可视化疼痛评分(VAS)均比传统组明显减轻。无管化组平均住院天数比传统组明显缩短(P<0.001)。结论术前需从四个方面选择合适病例,术中注意四个关键操作,做到五个确认,无管化是安全的,并且术后疼痛明显减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 标签: 无管化 经皮肾镜 适应证 临床决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碎石取石术(MPCNL)治疗口服抗凝药物/抗血小板的上尿路结石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5年6月至2017年10月,47例接受口服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行MPCNL治疗,围手术期采用低分子肝素替代治疗,术后采用气囊尿管作为造瘘管。选取同期行MPCNL治疗的未接受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的、无凝血功能障碍的上尿路结石患者50例进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间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结石大小等一般情况及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血红蛋白下降值、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血红蛋白下降值、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凝组患者住院时间较非抗凝组时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两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手术期予低分子肝素替代治疗,术后予气囊尿管作为造瘘管牵拉压迫止血,口服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上尿路结石患者行MPCNL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微创 经皮肾镜 结石 抗凝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分析腹腔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医源性输尿管阴道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并行腹腔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14例输尿管阴道瘘患者资料。年龄27~69岁,平均(44±5)岁。发现阴道漏尿时间为1~29 d,平均12 d。左侧9例(64.3%),右侧5例(35.7%)。本组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血常规、生化、泌尿系彩超、美蓝实验、静脉泌尿系造影以及CTU检查确诊。结果本组14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用时100~160 min,平均125 min。术中出血20~100 ml。术后平均3 d拔除腹腔引流管,7~10 d拔除尿管;住院时间9~18 d,平均13 d。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3个月,本组全部治愈。术后1例患者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未行特殊处理嘱多饮水保守治疗后好转(Ⅰ级);2例患者术后出现发热症状,血常规复查提示血白细胞升高,尿常规白细胞升高,予以加强抗感染治疗后好转(Ⅱ级);余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Ⅲ-Ⅴ级)发生。结论引起输尿管阴道瘘的原因主要为妇产科手术所致,对于输尿管阴道瘘建议早期诊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早期手术治疗,腹腔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输尿管阴道瘘疗效满意。

  • 标签: 医源性 输尿管阴道瘘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腹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