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乙型肝炎相关终末肝病肝移植(以下简称乙肝肝移植)受者上消化道疾病发生情况,并其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方法20067月至2018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符合入选标准63例乙肝肝移植受者进行电子胃镜检查。同时,以年龄和性别作为匹配因素,按1 ∶3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选取于本院行电子胃镜检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各189例作为对照。比较3组受者消化系统症状和胃镜检出疾病情,并进分析乙肝肝移植受者上消化道疾病发生危险因素。结果乙肝肝移植组受者术后经胃镜检出上消化道疾病主要包括慢性萎缩胃炎(36/63,57.1%)、反流食管炎(13/63,20.6%)及食管静脉曲张和/或胃底静脉曲张(10/63,15.9%)。乙肝肝移植受者慢性萎缩胃炎发生率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和体检组(P均<0.017),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发生率低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和体检组(P均<0.017)。肝移植受者中,慢性萎缩胃炎组年龄高于非慢性萎缩胃炎组,分别为(58±8)岁和(51±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2,P<0.05)。结论乙肝肝移植受者术后上消化道疾病发生率高且种类多,其中慢性萎缩胃炎和反流食管炎最为常见,应重视肝移植受者术后电子胃镜定期筛查。

  • 标签: 肝移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反流性食管炎 电子胃镜 筛查
  • 简介:摘要为探讨早期胃癌患者经内镜黏膜剥离术(ESD)eCuraC-2级切除后临床结局并指导其后续管理,本研究回顾收集20135月至20213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经ESD eCuraC-2级切除98例早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并根据ESD eCuraC-2级切除后是否立即追加手术将患者分为手术组(54例,占55.1%)和观察组(44例,占44.9%)。通过分析2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远期预后发现,神经侵犯为手术组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OR=12.565,95%置信区间1.113~141.850,P=0.041),未分化型癌为观察组胃癌复发危险因素(P=0.011)。手术组5、3、2、1总生存率与观察组比较(均为97.6%比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瘤生存率比较(手术组5、3、2、1无瘤生存率均为100.0%;观察组5、3、2无瘤生存率均为90.5%,1无瘤生存率为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P=0.044)。这提示追加手术可降低ESD eCuraC-2级切除后胃癌复发风险,伴有神经侵犯或组织学为未分化型早期胃癌患者应在ESD eCuraC-2级切除后追加手术。

  • 标签: 早期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非治愈性 手术 长期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未分化型早期胃癌内镜黏膜剥离术(ESD)扩大适应证可行探讨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为治疗方案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76月至2018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胃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807例未分化型早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关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7.2%(139/807)未分化型早期胃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110例符合ESD扩大适应证患者均未发生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与癌胚抗原水平升高、肿瘤大小、大体分型、溃疡、浸润深度、脉管侵犯、神经侵犯均有关(χ2=4.500、13.332、16.611、6.083、51.064、0.564、17.006,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最大径>20 mm(OR=1.606,95%CI 1.021~2.526,P=0.040)、脉管侵犯(OR=16.835,95%CI 10.510~26.966,P<0.01)、黏膜浅浸润(≤500 μm;OR=1.962,95%CI 1.022~3.765,P=0.043)和黏膜深浸润(>500 μm;OR=3.014,95%CI 1.753~5.181,P<0.01)均是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未分化型早期胃癌ESD扩大适应证适用于内镜治疗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风险较低;肿瘤最大径>20 mm、脉管侵犯、黏膜浅浸润和黏膜深浸润均是未分化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危险因素 未分化型早期胃癌 扩大适应证 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报道1例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成年人小肠及肠系膜淋巴管瘤。小肠淋巴管瘤罕见,多见于婴幼儿,病因尚不明确;临床上可表现为出血、梗阻等,症状缺乏特异性;小肠CT重建、胶囊内镜和小肠镜其诊断有重要价值;确诊后积极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 标签: 淋巴管瘤 胃肠出血
  • 简介:摘要报道1例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成年人小肠及肠系膜淋巴管瘤。小肠淋巴管瘤罕见,多见于婴幼儿,病因尚不明确;临床上可表现为出血、梗阻等,症状缺乏特异性;小肠CT重建、胶囊内镜和小肠镜其诊断有重要价值;确诊后积极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 标签: 淋巴管瘤 胃肠出血
  • 简介:摘要:游戏本身具有非常明显竞争以及趣味,同时也是初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参与重要娱乐项目之,学生在玩游戏时,注意力更加集中,学习活动中不具特征。因此如果在教学活动中借助游戏,提高学生专注力,教学效果会得到有效改善。本文主要针对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游戏化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策略进行了探究,期望可以更好地理解与掌握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实践运用能力。

  • 标签: 信息技术 初中教学 实践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进阶式单人肠镜培训法"进修医师内镜初级培训中教学效果。方法选择20171月至2019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参加初级单人肠镜培训进修医师共71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进阶式单人肠镜培训组"(36人)和"传统单人肠镜培训组"(35人)。第1周,入选者学习单人肠镜进镜基本理论。第2~11周,两组学员每人练习80~100例肠镜,其中"进阶式单人肠镜培训组"分"直肠-乙状结肠近段""降结肠-回盲部"两个阶段进行进阶式培训,区别于传统组。第12周进行考核,每人考核单人肠镜操作各20例,比较两组肠镜插入回盲部成功率、通过乙状结肠时间、结袢率、成功插入回盲部平均操作时间等指标。应用SPSS 26.0行t检验或卡方检验。结果"进阶式单人肠镜培训组"与"传统单人肠镜培训组"相比,插入回盲部成功率(66.8% vs. 59.0%,P=0.005)、通过乙状结肠时间[(6.05±3.32)min vs.(7.15±3.12)min,P<0.001]、结袢率(35.13% vs. 40.71%,P=0.035)、成功插入回盲部平均操作时间[(9.01±2.12)min vs. (10.25±3.12)min,P<0.001]及受检者不适反应评分[(5.19±1.41)vs.(6.70±2.15),P<0.001]方面成绩更加优异,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进阶式单人肠镜培训法"更利于进修医师掌握单人肠镜操作技巧,缩短教学时间,减轻患者不适反应,适宜推广教学。

  • 标签: 进阶式培训法 内镜初级培训 单人肠镜插入法 进修医师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用电量需求日益增大,变电运行设备运行维护管理与安全管理也提出了更高标准。电力系统运行功能发挥,在定程度上取决于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水平以及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水平,做好电力系统变电运行设备维护以及安全管理,可以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水平,满足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中各类用电用户用电需求。所以,我国电力企业必须重视目前电力系统变电站运行中设备维护存在问题以及安全管理存在些缺陷,并这些问题以及缺陷加以研究,寻找解决对策,确保变电运行安全稳定。

  • 标签: 电力系统 变电运行 安全管理 设备维护
  • 简介:摘要钙化性纤维肿瘤(CFT)种罕见软组织良性纤维肿瘤,临床少见,胃内病变更为罕见,目前报道不足100例。现报道2例胃CFT患者临床资料,并回顾分析39篇文献中行超声内镜检查23例CFT患者(含本组2例CFI患者)资料,总结其超声内镜特点,期望临床医师诊治胃CFT提供借鉴。

  • 标签: 胃肿瘤 钙化性纤维性肿瘤 超声内镜 诊断,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