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研究恩度联合X线照射对心肌纤维母细胞(CF)影响及miR-21的作用。方法使用大鼠CF进行实验,设空白对照组、10 Gy X线照射组、恩度组、10 Gy X线+恩度组、10 Gy X线+恩度+NC mimics组(阴性对照组1)、10 Gy X线+恩度+miR-21 mimics组、10 Gy X线+恩度+NC抑制剂组(阴性对照组2)、10 Gy X线+恩度+miR-21抑制剂组。MTT法检测CF增殖,蛋白印迹法检测胶原蛋白I (Collagen Ⅰ)的表达、q-PCR检测Collagen Ⅰ和miR-21 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10 Gy X线+恩度组及阴性对照组1比较,10 Gy X线+恩度+miR-21 mimics组CF增殖及Collagen Ⅰ mRNA、miR-21 mRNA表达增加(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10 Gy X线+恩度组及阴性对照组2比较,10 Gy X线+恩度+miR-21抑制剂组的CF增殖及Collagen Ⅰ mRNA表达降低(均P<0.05)。结论模拟miR-21基因表达CF增殖和Collagen Ⅰ表达增加,抑制该基因表达CF增殖和Collagen Ⅰ表达降低。

  • 标签: miR-21基因 恩度 心肌纤维母细胞 X线照射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实验动物模型探索放射性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验证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可通过TGF-β1、Smad2、Smad3信号通路加重放射性心肌纤维化的过程。方法60只SD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25Gy照射组、内皮抑制素6mg/kg组、内皮抑制素12mg/kg组、25Gy照射+内皮抑制素6mg/kg组、25Gy照射+内皮抑制素12mg/kg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干预后1、3个月每组随机处死5只大鼠取心肌组织完成HE染色了解病理学改变,Masson染色了解纤维化程度,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TGF-β1、Smad2、Smad3、Collagen-I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干预后3个月,25Gy照射组、25Gy照射+内皮抑制素(6、12mg/kg)组与对照组比较Masson染色见胶原沉积明显增加,TGF-β1、Smad2、Smad3、Collagen-I蛋白及基因表达增加。结论给予大鼠总物理剂量为25Gy的照射,可诱导放射性心肌纤维化的发生。TGF-β1、Smad2信号通路是介导放射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致心肌纤维化损伤的共同信号通路。

  • 标签: 放射性心脏损伤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TGF-β1基因 Smad2基因 Smad3基因 Collagen-I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姜黄素对早期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NLRP3)炎性小体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n = 8)、脓毒症组(Sepsis组,n = 8)、姜黄素干预组(Cur组,n = 8)。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造模后腹腔注射姜黄素100 mg/kg,24 h后重复给药,Sepsis组注射生理盐水。于6、24、48 h通过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中心肌损伤特异性肌钙蛋白T(cTnT)水平;取48 h大鼠心肌组织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理损伤情况;通过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Cleaved caspase-1、NLRP3、IL-1β蛋白的表达情况;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内部超微结构改变。结果Cur组6、24、48 h大鼠血浆cTnT水平明显低于Sepsi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可见Sepsis组心肌炎性细胞浸润,细胞水肿、坏死,而Cur组仅见部分细胞水肿和坏死现象;TUNEL染色可见Cur组心肌细胞凋亡(28.4 ± 2.3)%低于Sepsis组(43.6 ± 3.8)%,P <0.05;Western-blot检测Cur组Cleaved caspase-1、NLRP3、IL-1β蛋白表达低于Sepsis组,高于Sham组,P <0.05。透射电镜下Sham组细胞核膜完整、染色质分布均匀;Sepsis组细胞核染色质边集、体积固缩,线粒体嵴断裂、空化现象,肌小节部分断裂;Cur组细胞核染色质部分边集,线粒体轻度水肿扩张,形态基本完整。结论姜黄素抑制脓毒症大鼠NLRP3介导的急性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leaved 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引起的细胞焦亡有关。

  • 标签: 脓毒症 急性心肌损伤 姜黄素 NLRP3炎性小体 焦亡
  • 简介:摘要肿瘤心脏学已经发展成为现代心脏学中一个新的重要分支,临床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医学生对这一前沿领域的关注。目前在肿瘤心脏学培训中存在诸多不足,缺乏完善的教学培训及评价体系。为了适应肿瘤心脏学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定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用多学科团队教学模式,针对不同培训阶段的学员,设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培训目标,并配合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考核形式,探索并建立了不同层次医师肿瘤心脏学培训及考核体系,并付诸实施,教学效果突出,得到师生广泛认可。

  • 标签: 肿瘤心脏病学 培训目标 考核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