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乌鲁木齐市住院老年患者认知衰弱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3—12月,选取乌鲁木齐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老年医学中心的住院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FRAIL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1 006例住院老年患者,其中认知衰弱131例占1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抑郁、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得分及是否患有糖尿病是认知衰弱的影响因素(P<0.001)。结论乌鲁木齐市住院老年患者认知衰弱患病率较高,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对住院老年患者认知衰弱的评估,并及时提供有针对性地干预策略,以预防、延缓或逆转认知衰弱发生发展。

  • 标签: 老年人 认知衰弱 影响因素 横断面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养老机构的养老护理员为样本,了解其对中医药特色服务的认知、培训需求、供给意愿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并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培训,为城市的中医药特色服务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于2019年5—7月,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某中医医院Y为中心,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周边9家养老机构的134名养老护理员为研究对象,了解养老护理员的基本情况及对中医药特色服务的认知程度、培训需求程度及供给意愿,分析产生差异的影响因素,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研134名养老护理员,37.3%(50/134)不了解中医药特色服务,71.6%(96/134)需要中医药特色服务培训;χ2检验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年限对养老护理员中医药特色服务认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9.512~28.057,均P<0.05);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养老护理员中医药特色服务培训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0.425、10.569、13.088,均P<0.05)。在培训需求上,随日节律调整起居(3.82 ± 0.67)分,食物的分类、特性、功效(3.38 ± 0.73)分,常用防治疾病的中药、中成药等(3.23 ± 0.84)分,情志与健康的关系(3.32 ± 0.65)分,运动保健法(3.47 ± 0.58)分,穴位按摩(3.50 ± 0.72)得分较高;而在供给意愿上,中医适宜技术中的拔罐(3.31 ± 0.79)分得分最高,其他项目得分较高的情况与培训需求相似。结论养老护理员中医药特色服务认知程度有待提高,应加强重点项目如起居养生、饮食调护、穴位按摩、运动保健等在养老机构的培训和推广运用,加大中医药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并提高其中医医养结合服务的参与率。

  • 标签: 养老护理员 中医药特色服务 培训需求 供给意愿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基于App"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的2型糖尿病患者延续护理方案。方法通过文献回顾、质性访谈初步构建基于App"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的2型糖尿病患者延续护理方案,采用2轮专家咨询对方案进行可用性评鉴和调整,最终确定延续护理方案。结果该延续护理方案以糖尿病专科护士为主导、以糖尿病App为媒介、以"医院-社区-家庭"联动为机制,干预内容包括出院前建立患者健康档案、综合性评估、制订出院计划、出院转介以及出院后健康监测和提醒、健康教育及咨询、健康随访、健康评估、会诊及转诊2个阶段。结论本方案构建过程科学、可行,可实现对患者的连续性、个性化管理,促进"资源整合,优势互补"。

  • 标签: App 医院-社区-家庭联动 2型糖尿病 延续护理 方案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必泰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日照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0例糖尿病性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40 mg)治疗,观察组予阿托伐他汀(20 mg)+脂必泰胶囊(0.48 g)治疗,6个月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斑块[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数量、斑块面积、斑块积分]、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TC、TG、LDL-C、IMT、斑块数量、斑块积分及MDA较治疗前降低,HDL-C、GSH、SOD、GSH-PX较治疗前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IMT、斑块数量、斑块积分、TC、TG、LDL-C及MDA更低,SOD活性更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结论脂必泰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脂必泰 阿托伐他汀 糖尿病性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斑块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湖南省公立医院人文建设认知现况,为推进公立医院人文建设提供科学对策。方法采用自制的医院人文建设认知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人文知识认知、患者权益维护认知、员工发展需求认知、医院社会责任认知四个维度,对湖南省28家二、三级公立医院的2 702例医生、护士、行政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提出医院人文建设的对策。结果不同级别医院、不同学历、不同职称和不同年龄以及不同职业类别的员工对医院人文建设认知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湖南省三级公立医院员工对医院人文建设的认知高于二级医院,年龄越大、学历和职称越高的员工对医院人文建设认知度越高。提高公立医院人文建设认知,构建公立医院人文建设体系,增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 标签: 问卷调查 公立医院 人文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对中医药特色服务的认知、需求及满意度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城市中医医养结合服务的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于2019年5—7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某中医医院周边便利抽取9家养老机构,随机对入住的237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及对中医药特色服务的认知程度、需求程度及满意程度,分析产生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调研养老机构的237名老年人,仅1名(0.4%)非常了解中医药特色服务,有195名(82.3%)需要中医药特色服务。除性别外,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医保类型、健康状况的老年人的中医药特色服务项目需求得分和满意度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6项中医药特色服务中,需求得分前3位的项目是穴位按摩(3.54±1.21)分、中医健康宣教(3.29±1.08)分、中药离子导入(3.23±1.26)分,满意度得分前3位是中医健康宣教(3.38±0.94)分、传统运动保健(3.33±0.95)分、艾灸(3.32±1.15)分。药物使用指导(r=0.996)和中药代茶饮(r=0.988)项目的相关系数位居前列,而中医体质辨识(r=0.305)和穴位按摩(r=0.484)相关系数明显低于其他项目。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对中医药特色服务服务认知程度较低、需求程度较高,老年人自身状况与医疗支付能力是其对中医药特色服务需求与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在养老机构开展中医知识教育、开发中医药特色产品、应用中医适宜技术,对城市中医医养结合的推广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卫生服务需求 中医药特色服务 医养结合 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呈de Winter型心电图改变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连续收集北京潞河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经胸痛绿色通道收治的AMI患者1 287例。分析呈de Winter型心电图改变的13例患者的心电图特点、临床特征,并与206例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进行比较。结果13例患者中男性12例,年龄(52.23±12.55)岁。与前壁STEMI患者相比,de Winter组年龄较小[(52.23±12.55)岁比(59.79±12.46)岁;t=-2.12,P=0.03],从发病至出现典型心电图的时间较短[109.0(71.5, 152.0)min比200.5(120.0, 397.5)min;Z=-3.38,P<0.01]。3例患者de Winter型心电图与STEMI心电图发生了相互演变,其中2例患者心电图由de Winter型演变成STEMI,1例患者由STEMI演变成de Winter型后再次演变成STEMI。冠状动脉造影示,11例罪犯血管为左前降支(LAD)近段,1例为LAD中段,1例为三支血管弥漫痉挛。13例患者在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de Winter心电图均改变消失。结论de Winter型心电图常预示着LAD近中段病变,de Winter型心电图可以和STEMI心电图相互演变,应及早识别并行血运重建。

  • 标签: 心电描记术 心肌梗死 de Winter 左前降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非药物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及再入院率的影响,为识别高风险人群与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调查方式,连续入选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上海市浦东新区4家医院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8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采用中医非药物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础信息、合并疾病、用药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检查指标,并统计患者出院后1年再入院率及全因死亡率。采用Cox回归分析中医非药物疗法是否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824例患者纳入全队列中,年龄(80±10)岁。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602例(301对)患者匹配成功,各基线变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观察组的生存概率高于对照组的生存概率(P=0.013),在不良事件发生率[43.52%(131例)比53.82%(162例)]、全因死亡率[15.61%(47例)比23.59%(71例)]、3个月再入院率[10.96%(33例)比17.61%(53例)]、6个月再入院率[16.90%(51例)比24.25%(73例)]、心功能分级、hs-CRP和NT-proBNP水平上,观察组干预效果优效于对照组(均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表明年龄(RR=1.018,P<0.01)、心功能Ⅳ级(RR=2.200,P<0.01)、糖尿病(RR=1.340,P=0.04)、NT-proBNP≥7 900 ng/L(RR=1.557,P=0.01)及中医非药物疗法(RR=0.768,P=0.04)对发生不良事件均有显著影响。结论中医非药物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提倡使用中医非药物疗法进行干预,为在基层推广中医服务、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一定临床依据。

  • 标签: 心力衰竭 中医 非药物疗法 影响因素 倾向性评分匹配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放松运动联合音乐疗法对其心理症状及康复情况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纳入48例自2020年3月~2021年5月于本源进行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分成对照组(n=24)和研究组(n=24),为所有患者实施精神科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联合应用放松运动及音乐疗法,对比干预前后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评分。结果:干预前患者IPROS评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各项指标评分均下降,干预前后组内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慢性精神分裂症 放松运动 音乐疗法 心理症状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放松运动联合音乐疗法对其心理症状及康复情况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纳入48例自2020年3月~2021年5月于本源进行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分成对照组(n=24)和研究组(n=24),为所有患者实施精神科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联合应用放松运动及音乐疗法,对比干预前后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评分。结果:干预前患者IPROS评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各项指标评分均下降,干预前后组内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慢性精神分裂症 放松运动 音乐疗法 心理症状
  • 简介:摘 要:目的:对康复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时间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30例,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复发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3.33%(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可有效预防疾病的复发,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康复护理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急性阑尾炎护理中应用循环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试验时间段为2020年1月~2021年3月,选取这期间本院收治的确诊为急性阑尾炎84例,将其客观性随机1:1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循环护理方法,试验组使用循环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改善程度。结果:试验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生活质量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高,将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对照组64.29%远远不及试验组95.24%。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循环护理的方法有着良好的效果,适宜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循环护理 急性阑尾炎 应用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内外治法联合治疗绝经后宫腔积液的效果与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2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绝经后宫腔积液患者6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4例,均开展本病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同时开展中医内外治法联合干预,采用中药方剂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就两组患者疗效与炎性状况进行评定对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疗效高于对照组,hs-CRP、PC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内外治法联合治疗绝经后宫腔积液在提升疗效,促进机体炎性状况改善方面价值突出。

  • 标签: 中医内外治法 绝经后宫腔积液 炎性因子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在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0例TIA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统计学软件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随访统计患者再次卒中发生率、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随访统计结果显示再次卒中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瞻性护理干预在TIA患者护理中应用可极大降低再次卒中风险,使患者掌握更多脑血管疾病知识,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前瞻性护理 短暂性脑缺血 脑血管疾病 健康知识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管理能力集束干预在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临床依从性和治疗结局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6~12月在透析中心进行血液透析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为干预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血液透析治疗和基础治疗,干预组实施集束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透析依从性及相关并发症的情况。采用SPSS 2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结果两组间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基线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干预组自我管理能力总分[(68.61±10. 16)分,(55.12±9.29)分]及情绪处理[(13.42±2.89)分,(11.04±2.46)分]、执行自我护理[(21.67±4.87)分,(16.71±3.59 )分]、问题解决[(16.61±3.22)分,(12.03±4.61)分]、伙伴关系[(14.26±3.64)分,(10.88±3.29)分]4个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12,3.764,4.739,5.515,5.834;均P<0.05);干预组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及4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13,5.432,8.114,1.910,4.127;均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透析跳跃行为(9.09%、22.50%)、透析缩短行为(11.36%、30.00%)、高钾血症(15.91%、55.00%)、心力衰竭(11.36%、37.50%)、动静脉内瘘闭塞发生率(4.55%、10.00%),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5,5.206,17.571,8.843,5.127;均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尿素清除指数、贫血改善、血磷、甲状旁腺素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30,4.558,-3.720,6.481;均P<0.05)。结论自我管理能力集束干预能改善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临床依从性和治疗结局。

  • 标签: 自我管理能力 集束干预 血液透析 临床依从性 治疗结局 终末期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慢型克山病患者对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知识的认知水平,探讨患者心衰知识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提高克山病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9年,在甘肃省泾川县选取100例慢型克山病患者,使用心衰知识问卷开展调查,对患者心衰知识认知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慢型克山病患者心衰知识问卷得分为(6.18 ± 2.72)分,得分正确率为41.20%。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年收入(r = 0.363,P < 0.01)、患病期间心衰住院次数(r = 0.304,P < 0.01)、家庭成员数量(r = 0.240,P < 0.05)均与心衰知识问卷得分相关。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男性患者心衰知识认知水平高于女性(P < 0.05),患者患病期间心衰住院次数越多(P < 0.05)、家庭成员数量越多(P < 0.05)其心衰知识认知水平越高。结论慢型克山病患者心衰知识认知水平整体偏低,医护人员应积极利用患者住院时间联合多种途径进行健康教育,同时也应重视对患者家庭成员的健康宣教。

  • 标签: 克山病 心力衰竭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大骨节病治疗效果判定》(WS/T 79-2011)标准(简称新标准)在病区的应用情况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该标准提供技术依据和建议。方法2019年对四川省、陕西省、青海省、甘肃省、西藏自治区共5个省份的大骨节病防治技术人员基本情况,新标准执行、宣传、培训及关节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方法应用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34份,回收有效问卷132份,其中88.64%(117/132)大骨节病防治技术人员接受过新标准的培训,89.39%(118/132)使用过新标准;78.03%(103/132)认为术语清晰,容易掌握;71.97%(95/132)认为简单方便,易于操作;49.24%(65/132)认为标准评价结果与患者实际改善情况一致,50.75%(67/132)认为大体一致;72.73%(96/132)认为设计科学合理,可行性强。大骨节病防治技术人员应用关节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方法时,"关节休息痛""关节运动痛""晨僵""最大步行距离"和"四肢活动能力"5个指标术语,90%以上防治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且容易提问;大骨节病患者接受调查时认为5个指标术语容易理解的构成比分别为96.21%(127/132)、83.33%(110/132)、90.15%(119/132)、78.79%(104/132)和90.15%(119/132),容易回答的构成比分别为95.45%(126/132)、83.33%(110/132)、89.39%(118/132)、75.00%(99/132)和89.39%(118/132)。结论新标准术语清晰、设计科学合理、操作方便、可行性强,评价结果与患者实际改善情况基本一致;建议关节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方法增加客观评价指标。

  • 标签: 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炎 治疗效果 标准 应用情况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去势治疗(ADT)前列腺癌患者长期认知功能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31例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接受ADT的患者设为ADT组,将未采用ADT的患者设为非ADT组。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基础量表(MoCA-B)、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及中文版癌症治疗功能评估-认知功能量表(FACT-Cog)进行调查,纵向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6个月后、12个月后、24个月后的认知功能情况变化,并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接受ADT前列腺癌患者认知功能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24个月随访结束时共123例患者完成调查,其中ADT组55例,非ADT组68例。ADT组患者入组时、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的FACT-Cog得分分别为(110.3±10.2)、(107.6±10.2)、(106.1±9.9)、(103.1±9.5)分,非ADT组患者入组时、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的FACT-Cog得分分别为(111.1±10.0)、(108.7±10.3)、(107.0±9.4)、(106.4±9.5)分。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方式、年龄、PHQ-9得分是前列腺癌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长期接受ADT的前列腺癌患者认知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下降,ADT、老龄化和抑郁状况是认知功能下降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提示护理工作者应早期关注患者的认知功能变化,针对危险因素予以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的认知情况。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去势治疗 认知功能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