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冠心病(心绞痛)属祖国医学“胸痹”“真心痛”等范畴。《内经·素问》云:“心者,生之本……其充在血脉。”冠心病的发病是由于年老体衰、脏腑功能虚损、阴阳气血失调、外界诱因等,导致气滞血瘀、胸阳不振、痰浊内生,使心脉痹阻而致病。中医治疗冠心病强调辨证用药,以补为通,着眼调节脏腑功能,以达到气盈血行、血脉通利的目的。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硬化引起的管腔堵塞,致心肌缺血缺氧性心脏病,中医学将其归入胸痹范畴,认为气虚血瘀、本虚标实是主要病机,益气活血类药物是主要治疗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正气亏虚、脉络瘀阻治疗中。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应用益气活血类中药治疗的效果。

  • 标签: 冠心病 益气活血类中药 气虚血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产妇的分娩镇痛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100例产妇分为50例一组。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镇痛分娩,观察组产妇使用腰硬联合麻醉进行镇痛分娩。对比分娩镇痛满意度和VA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产妇相比,观察组产妇的分娩镇痛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产妇的分娩镇痛过程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产程 分娩镇痛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索与分析在对心血管内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时的治疗方法与相对性的治疗效果,以期为后续疾病的治疗提供指导信息。方法;针对本院在 2018 年 6 月份至 2019 年 5 月份期间心血管内科收治的 84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疗信息进行研究,并且依据接诊时间的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均为 42 例。在对患者治疗时,分别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以及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重组人尿激酶原进行治疗。在治疗后,依据患者在临床中病症的表现,统计治疗的效果以及患者对治疗过程的满意程度。结果:在对治疗效果统计时,研究组的治疗总效果更加的优异。在对患者的满意程度统计时,研究组的满意度较高。数据研究 p < 0 。 05 。结论:针对心血管内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时,采用药物治疗加以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的治疗的方法可以对治疗的效果起到促进心机梗死血管再通作用,并且提高患者对治疗过程的满意程度,进一步对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建立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冠心病心绞痛采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2020年1-12月收治心律失常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自拟养心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心房纤颤、房性期前收缩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脂检验应用于糖尿病初诊病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初诊病例30例纳入研究组,选择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且结果无异常的健康受检者30例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受检者)均接受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脂检验,就两组患者(受检者)hs-CRP与血脂指标进行测定对比。结果:研究组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也高于正常参考范围,研究组TC、TG、LDL水平高于对照组,HD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脂检验应用于糖尿病初诊病例中能够为疾病诊断与病情评估提供切实依据。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血脂检验 糖尿病 初诊病例
  • 作者: 李建梅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7
  • 机构:蒙城县中医院心病科   安徽省  亳州市   233500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诊内科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出自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入住本院的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将其分为常规和研究两组,每组心力衰竭患者各5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纯西医治疗的方法,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融入中医治疗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将这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在治疗过程当中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使用的治疗方法总有效率为98%;常规组使用的治疗方法总有效率为74%,研究组治疗方法的总有效率更高。结论:通过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诊内科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发现其临床效果更佳,具有应用意义和推广价值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急诊内科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 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方法等相关内容。方法: 选取我们医院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1 月收治的 4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相对应的分析和研究,列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组平均各有 20 例患者,其中针对观察组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方法是注射用尿激酶,对照组所采取的治疗方法是常规的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经过相应的治疗,针对两组患者所呈现出的治疗效果,进行相对应的分析和对比。结果:通过分析和研究,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两组患者经过相对应的治疗之后,在观察组中,有 19 例患者呈现出有效, 1 例无效,其总有效率达到了 95% ,对照组患者中有 17 例为有效, 3 例无效,总有效率为 85% 。由此可以进一步证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要比对照组有十分显著的提升,两者之间的比较差异显著,有相应的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临床实践中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有效结合具体情况采取尿激酶实施相对应的治疗,可以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提升,改善其生命体征情况,进一步提升其治疗总有效率,这种方法有着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实践中有效应用和大力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血管内科 尿激酶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如今,随着现代化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步,比如工程规模的扩大、行业竞争的加剧等。建筑工程造价对建筑施工管理具有关键作用,同时对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按照建筑工程投资控制方面进行划分,建筑工程设计主要可以划分为;建筑施工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建设施工阶段以及工程竣工验收结算阶段。建筑施工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可变性和动态性,导致施工费用具有绝对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的确定性。

  • 标签: 房屋工程 造价控制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与安全。方法:试验者为我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00例,时间跨度为2020年01月-2020年12月,采用数字随机法,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化疗,研究组实施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与安全,得出有效结论。结果:和对照组的总缓解率80.00%相比,研究组为96.00%明显更高,且二者比较p

  • 标签: 硼替佐米 化疗 多发性骨髓瘤 疗效 安全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水资源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出发,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对水资源管理提出要求,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水资源管理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水资源管理 生态文明 保护 建议
  • 简介:房建工程造价的相关管理可以说是房建工程建设得以良好运行的前提。合理的计价依据及深入的设计概预算都有助于提高相应的造价管理水平,在房建工程中工程造价过程是一个逐步深化、逐步细化和逐步接近实际造价的过程。章主要是针对各阶段的造价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叙述,有针对性的对造价管理工作进行合理控制,以实现对整个工程建设的有效管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医学影像技术进行诊断,对照组采用常规诊断方式,记录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经过检查,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几率为96%,高于对照组患者(84%)。数据进行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医学影像技术 医学影像诊断 诊断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创伤性休克急救护理中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方法:8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分对照、观察组,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0例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分析病情好转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好转率比对照组更高(P

  • 标签: 预见性护理干预 创伤性休克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典籍英译的研究在不断深入,典籍英译批评却显得相对薄弱,特别是点评式、印象式和随感式的评论方式以及“标准——分析——结论”的规定性批评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本文拟对杨宪益和葛瑞汉所译的《前赤壁赋》英译文本进行对比分析,了解译者对归化异化翻译策略的选择,对带有价值判断的批评方式提出质疑,并进一步根据当代翻译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典籍英译的文本批评应充分考虑译者主体这一重要因素。本文指出,译者的翻译策略选择与文化身份的塑造息息相关,译者通过典籍英译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描述性的、多元阐释的批评模式有助于促进典籍英译批评的健康发展。

  • 标签: 典籍英译 归化异化策略 价值判断 译者主体 文化身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整体性护理对AMI(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2017年6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AMI患者82例临床资料,按照急诊护理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对照组(常规急诊护理,41例)和观察组(急诊整体性护理,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院内急性心肌梗死(AMI)复发率及二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整体性护理能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改善其预后。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整体性护理 抢救成功率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