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一、病史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老年冠心病PCI术后应用基于IBM模型的延续护理效果。方法:择选2020年7月~2020年12月我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冠心病PCI患者80例,依据奇数偶数分组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实施IBM模式下的延续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出院干预6个月的自我管理水平量表(CSMS)评分、健康调查量表(SF-36)得分及MACE发生率、再入院率。结果:观察组出院六个月的CSMS评分、SF-36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MACE发生率、再入院率分别为2.50%、5.00%低于对照组的17.50%、20.00%,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基于IBM模型的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其生活质量,降低MACE发生率和再入院率,值得借鉴。

  • 标签: IBM模型 延续护理 老年 冠心病 PCI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以护士为主导的目标性容量管理模式在慢性心衰患者住院期间的应用研究。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1-6月份需要进行容量管理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分组方法,将奇数30名患者采用传统容量管理作为对照组;将偶数30名患者采取护士主导干预的目标性容量管理模式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结果。结果:干预前,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LVEF指标比对照组高,相关数据有明显差异(P

  • 标签: 护士主导 慢性心衰患者 住院期间 目标性 容量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膀胱肿瘤病例行泌尿造口术中整体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0年12月-2022年8月择取66例膀胱肿瘤行泌尿造口术病例,以数字奇偶法分组,每组33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整体组实施整体护理,评估两组护理前后心理情绪,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及抑郁情绪均得到改善,评分下降,整体组两项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整体护理 膀胱肿瘤 泌尿造口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心理护理对泌尿外科患者术前心理焦虑症状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于我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210例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术前心理焦虑症状,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结果:研究组SAS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于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前焦虑症状,临床使用价值高,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泌尿外科 术前心理 焦虑症状 心理护理 常规护理 SAS焦虑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Roy适应式情景教学,在重症监护室(ICU)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30名ICU规培护士,分2组。对照组行传统教学,观察组行Roy适应式情景教学。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综合能力、教学满意率均高(P<0.05)。结论:Roy适应式情景教学干预,效果明显,可提高护士综合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带教 ICU Roy适应式情景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手术室压疮患者实施PDCA循环管理的实际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的实施中,将以提高手术室患者压疮护理质量为任务导向,具体实施时,纳入70例手术室压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对其基本资料的分析后确认符合压疮诊断标准,同时根据患者的入院就诊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将继续在对照组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中则采用PDCA循环管理,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评估比较了两组患者的Braden评分和压疮发生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患者压疮护理工作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对促进患者压疮康复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手术室患者 压疮护理 PDCA循环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腋静脉留置中的应用。方法:择取我院自2019年12月—2021年8月收治的需要实施腋静脉留置针的新生儿142例作为此次研究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新生儿分为两组,管理组与常规组,每组新生儿71例。管理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常规组则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并对比两组护理后临床效果。结果:管理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且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更高(P<0.05)。结论:针对在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比较理想,降低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保障其安全,方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 应用效果 探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实习护生眼科护理技术操作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选取我院眼科护士实习生共计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组均为40例护士实习生,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实施体验式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护士实习生考核成绩和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实习生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护士实习生对教学的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于实习护生眼科护理技术操作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方法的临床效果突出,可提升患者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获得了护士实习生的高度满意,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体验式教学方法 实习护生 眼科护理技术操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联合 CHOP 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不良反应,并探讨具体  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三年在我科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 CHOP 方案治疗的 33 例非霍  奇金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探讨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33 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81.81%(27/33); 其中出现不良反应者 16 例,发生率为 48.48%,通过积极护理干预,患者不良反应均明显好转。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 CHOP 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采取积极的预防、治疗、护理方法对患者康复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利妥昔单抗 CHOP 方案 非霍奇金淋巴瘤 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针对性护理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方法:对2020年11月-2021年11月间在我院接受人工气道管理治疗的76例神经外科危重患者,进行随机抽取,设为研究和对照两组,每组各38例,分别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5.26%比对照组21.05%低(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的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神经外科 危重患者 人工气道管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介入手术室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并探究防范措施。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200例接受介入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研究人员按照双盲对照原则对本次实验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对照组所选100例患者实施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所选100例患者在充分分析护理风险的基础上实施防范措施,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护理差错出现情况,并实施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中出现护理差错的人数分别为12人及2人,占组内所选患者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12.00%及2.00%,比较分析组间护理差错出现概率相关数据,差异较大,(p<0.05)。结论:药物因素、患者自身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均是导致介入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出现的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注意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规避和应对。

  • 标签: 介入手术室 护理风险因素 护理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