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妇女阴道分泌细菌不同的临床检验方法哪一种具有较强的效果。方法该研究过程中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本院自2018年4月-2018年10月在本院进行引导分泌细菌检查的患者。共计180例,分别给予180例患者不同的检查,其中第一组患者采用线索细胞检验的方式进行检验,第二组则采用胺实验的方式进行检查,第三组患者则采用细菌阴道病快速检验的方式进行检查,第四组则采用PH值检验的方式进行检验,第五组则采用联合试验法,将PH检验与胺试验检验联合一起进行检查。结果第一组阳性率为83.33%(30/36),第二组阳性率为66.66(24/36),第三组阳性率为58.33%(21/36)第四组阳性率为52.77%(19/36),第五组阳性率为94.44%(34/36)。结论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联合检验的方式更具效果。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干预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NSTEMI)患者生物标志的变化。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6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81例NSTEM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过程中,2组各脱落6例,最终对照组34;例、治疗组35例完成研究。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2组均连续治疗10 d。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P, hs-CRP),采用双抗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电化学发光法检测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凝固法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免疫分析法检测D-二聚体。记录并采集患者住院期间(0~10 d)梗死后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院内急性心力衰竭、院内再发心肌梗死、院内恶性心律失常、院内死亡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s-CRP[(2.46±1.76)mg/L比(3.45±0.67)mg/L,t=2.324]、PCT[(0.52±0.30)ng/L比(0.11±0.08)ng/L,t=2.059]、FIB[(1.30±0.63)g/L比(1.97±0.67)g/L,t=2.16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具有下降趋势,但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治疗组梗死后心绞痛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t=4.019,P=0.045);院内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率,以及院内再发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和院内死亡的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可在单纯西药治疗基础上降低NSTEMI患者的炎症反应,缓解高凝状态,减少梗死后心绞痛发作次数。

  • 标签: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 活血化瘀药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 生物标志物
  • 作者: 韩跃辅 温星桥 陈东 肖兆铭 李军 冷区 温粤辉 祝炜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22年第06期
  • 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韶关 512026 韩跃辅、李军、冷区为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泌尿外科在读研究生,广州 510282,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广州 510630,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韶关 512026,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泌尿外科,广州 510515,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泌尿外科,广州 510282 韩跃辅、李军、冷区为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泌尿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国际泌尿外科病理协会(ISUP)分组的初诊前列腺癌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与发生骨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68例初诊前列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47例,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111例,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10例。根据初诊时是否伴有骨转移分为骨转移组230例和无骨转移组138例,两组的年龄[(71.9±9.4)岁与(71.2±8.7)岁]、体质指数(BMI)[(23.1±3.7)kg/m2与(23.7±2.6)kg/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A[(307.3±847.0)ng/ml与(84.5±257.3)ng/ml]、血清碱性磷酸酶(ALP)[(174.5±270.8)U/L与(71.0±23.2)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8例中,PSA<10 ng/ml 45例、10~20 ng/ml 35例、>20 ng/ml 288例。根据不同ISUP分组,比较骨转移组与无骨转移组的ALP、PSA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LP、PSA预测发生骨转移的效能。结果骨转移组和无骨转移组ISUP 1~5组分别为3例(1.3%)和14例(10.1%)、22例(9.6%)和19例(13.8%)、34例(14.8%)和29例(21.0%)、85例(37.0%)和32例(23.2%)、86例(37.4%)例和44例(31.9%)。骨转移组和无骨转移组中,ISUP 4组[(157.6±207.7)U/L与(66.5±17.0)U/L]和5组[(189.4±257.5)U/L与(69.2±18.4)U/L]的血清AL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ISUP 3组[(240.3±313.0)ng/ml与(42.4±42.1)ng/ml]、4组[(152.3±184.5)ng/ml与(44.7±33.3)ng/ml]、5组[(435.2±1 006.3)ng/ml与(60.8±84.8)ng/ml]的血清PS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骨转移组和无骨转移组中,PSA>20 ng/ml亚组的PSA值[(336.1±882.2)ng/ml与(139.3±328.1)n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在ISUP 2~5组中,血清ALP预测骨转移的临界值分别为115.5、109.0、75.5、86.0 U/L,敏感性分别为23.8%、56.5%、66.4%、50.6%,特异性分别为99.7%、93.4%、78.3%、89.2%,准确性分别为59.4%、73.1%、69.7%、63.3%;血清PSA预测骨转移的临界值分别为39.5、93.1、54.2、28.9 ng/ml,敏感性分别为64.4%、68.4%、87.4%、88.3%,特异性分别为79.5%、90.6%、63.7%、61.6%,准确性分别为71.6%、78.1%、80.1%、79.2%。结论ALP在ISUP分组≥4组、PSA在ISUP分组≥3组的初诊前列腺癌患者中明显升高,与患者发生骨转移的关系密切。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癌 骨转移 碱性磷酸酶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国际泌尿外科病理协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C16)及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sRAGE)联合检测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入住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100例ARDS患者作为ARDS组,并选择同期入住ICU的100例非ARDS患者作为对照。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命体征、血气分析、血清CC16和sRAGE水平、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CC16和sRAGE单独或联合检测对ARDS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结果ARDS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较非ARDS组更长(d:15.44±3.04比12.61±3.73,P<0.01),住院病死率也更高(38.0%比9.0%,P<0.01);但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和ICU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RDS患者住院期间存活62例,死亡38例。死亡组患者APACHEⅡ评分较存活组更高(分:23.55±2.83比19.40±4.10,P<0.01);两组年龄、BMI、氧合指数、平均动脉压、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RDS组患者血清CC16和sRAGE水平均明显高于非ARDS组〔CC16(mg/L):38.78±14.70比21.87±2.45,sRAGE(pg/L):2 470.95±288.70比2 013.22±131.15,均P<0.01〕;ARDS死亡组患者血清CC16和sRAGE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CC16(mg/L):42.02±10.81比30.52±9.47,sRAGE(pg/L):2 638.34±324.07比2 279.91±163.70,均P<0.01〕。ROC曲线显示,单独检测血清CC16、sRAGE诊断ARDS的AUC分别为0.859〔95%可信区间(95%CI)为0.808~0.911〕和0.821(95%CI为0.762~0.879),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5.76 mg/L和2 203.00 pg/L;两者联合诊断ARDS的AUC达0.932(95%CI为0.900~0.965),敏感度为89.0%,特异度为87.6%。单独检测血清CC16、sRAGE预测ARDS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AUC分别为0.747(95%CI为0.651~0.843)和0.819(95%CI为0.737~0.902),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2.95 mg/L和2 554.50 pg/L;两者联合预测ARDS患者死亡的AUC可达0.900(95%CI为0.828~0.972),敏感度为88.7%,特异度为84.5%。结论血清CC16和sRAGE对ARDS的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临床价值,且两者联合检测早期诊断ARDS及预测预后的能力明显优于单独检测。

  • 标签: 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 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诊断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