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病理特点。方法取褐色挪威(BN)大鼠36只,分为对照组、链脲佐菌素(STZ)组和STZ+亚精胺(SP)组,每组12只。STZ组和STZ+SP组尾静脉注射STZ,STZ+SP组玻璃体注射亚精胺,对照组给与同体积的溶剂。造模后继续饲喂12周,期间监测体重和空腹血糖。利用超声成像系统观察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供应情况。动物处死后取眼球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视网膜基本结构,分析各层厚度。视网膜消化铺片行过碘酸雪夫染色和神经胶质抗原2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微血管和周细胞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视网膜组织活性氧簇(ROS)水平;最后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紧密连接蛋白闭合蛋白-1(claudin-1)和咬合蛋白(occludin) mRNA和蛋白表达。多组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TZ组和STZ+SP组大鼠体重下降(P<0.05),血糖升高(P<0.05);与STZ组比较,STZ+SP组大鼠视网膜中央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和收缩末期血流速度下降(P<0.05),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则升高(P<0.05)。病理学观察可见,STZ组和STZ+SP组大鼠神经细胞核层区排列疏松、紊乱,视网膜丛区水肿,且STZ+SP组表现的更为严重。与STZ组比较,STZ+SP组视网膜厚度和外丛层厚度/视网膜总厚度增加(P<0.05),毛细血管无细胞新生毛细血管形成增多和周细胞缺失明显。与对照组和STZ组比较,STZ+SP组视网膜组织ROS水平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STZ+SP组claudin-1和occludin mRNA下降(P<0.05),相应的蛋白表达亦降低(P<0.05)。结论BN大鼠尾静脉注射STZ联合玻璃体注射SP能建立一种严重的DR动物模型,病变特征主要表现为更严重的视网膜血管顺应性下降,血流供应减少,视网膜水肿,新生无细胞毛细血管大量生成以及视网膜周细胞凋亡增多。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动物模型 大鼠 病理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我院分别通过贵要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植入输液港的临床应用、相关并发症、患者舒适度等情况,综合分析三种不同入路的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8年-2019年共计305例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植入途径分别分为贵要静脉(A组53例)、锁骨下静脉(B组152例)、颈内静脉(C组100例)分别从手术时间、疼痛评分、相关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方面进行比较。结果:B组手术时间为45.58±9.17较A组57.98±9.02和C组55.96±9.4明显缩短,B组手术时间最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VAS评分4.66±1.19与A组2.62±1.29及B组2.58±1.18存在明显差异,C组患者疼痛感更加明显;三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三组患者满意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C组患者手术满意度为4.34±1.65,与A组7.28±1.29、B组5.90±2.04均有明显差异,A组与B组同样有明显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对A组满意度较高,对C组满意度较低。结论:三组入路均安全可靠,锁骨下静脉入路手术时间短,患者满意度较高。但锁骨下入路存在特异性并发症包括血气胸、夹闭综合征,如为避免此类并发症,且医院能够提供高精度超声设备,可选择贵要静脉入路。

  • 标签: 颈内静脉 锁骨下静脉 贵要静脉 输液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