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普拉治疗RET基因融合晚期肺腺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例RET基因融合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中老年男性,肺腺癌Ⅳ期伴CCDC6-RET融合基因,二线治疗后进展,予普拉提靶向治疗后症状缓解且病灶缩小,截至2022年4月,无进展生存时间达10个月,且未出现相关不良反应。结论伴CCDC6-RET融合基因晚期肺腺癌患者三线采用普拉靶向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 标签: 肺肿瘤 腺癌 RET基因 靶向治疗 普拉替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经过瑞舒他汀与阿托他汀对比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位冠心病患者,电脑随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进行瑞舒他汀治疗,观察组予以阿托他汀治疗,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高密度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胆固醇、总胆固醇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率6.67%显著高于对照组23.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舒他汀相比于阿托他汀治疗冠心病的血脂水平改善情况更优,血脂调控更有优势,瑞舒他汀治疗冠心病更得大面积推广。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就盐酸西利嗪片含量均匀度检测方法的改进体会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采用同批次盐酸西利嗪片,进行传统样品前处理与含量均匀度测定、改进样品前处理与含量均匀度测定,同时实施改进后测定含量均匀度稳定性及精密度试验,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改进样品前处理的样品含量均匀度平均值显著高于传统样品前处理(P<0.05),且稳定性、精密度均较高。结果:盐酸西利嗪片含量均匀度检测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有效提升含量均匀度,且精密度、稳定性高。

  • 标签: 盐酸西替利嗪 含量均匀度 药品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沙美特罗/氟卡松复方制剂舒利迭(SFC)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variantasthma,CAV)的疗效。方法对40例阵发性咳嗽持续时间1个月以上,以干咳为主,排除其他引起慢性咳嗽的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对照组应用支气管扩张剂,观察组加用SFC吸入,一天两次,一次100ug/250ug。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测定与治疗前比较1秒呼吸用力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最大呼气流量(PEFR)值均有改善,但观察组肺功能改善要好于对照组。结论SFC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可改善肺功能。

  • 标签: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 咳嗽变异性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荨麻疹采用氯雷他定和西利嗪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7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治疗,于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联用西利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风团数量、瘙痒、红晕直径)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87%(37/39)较对照组74.36%(29/39)高(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红晕直径、瘙痒程度、风团数量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采用氯雷他定和西利嗪联合治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氯雷他定 西替利嗪 症状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瑞舒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安全剂量。方法:本研究在开展的过程中以12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脂老年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按瑞舒他汀钙的用药剂量5mg、10mg、20mg分别编号为1组、2组、3组各40例,观察用药后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2、3组患者治疗之后的有效率分别为62.5%、75.0%、95.0%,3组数据分别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采用瑞舒他汀钙进行治疗时,20mg剂量能够取得更显著的治疗效果,而不同剂量用药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可以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瑞舒伐他汀钙 老年患者 冠心病 高脂血症 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CI术前应用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微血管阻塞和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临汾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AM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AMI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观察组在PCI术前采用罗非班治疗,分析罗非班对患者微血管阻塞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QT间期离散度(QTd)较治疗前降低,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QTd低于对照组,PI、AUC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T段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酶峰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水平均升高,纤维蛋白原含量(FIB)降低(P<0.05);且观察组D-D、APTT、PT、TT高于对照组,FIB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升高,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I)、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降低(P<0.05),且观察组LVESVI、WMSI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MPA)、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血小板α颗粒表面膜糖蛋白(CD62P)均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MPA、CD63、CD62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AMI患者PCI术前应用罗非班治疗后,患者微血管循环及凝血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心肌损伤明显降低,心功能恢复较好。

  • 标签: 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 微血管阻塞 左心室功能
  • 作者: 张静 王雪松 王洪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5-30
  • 出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1年第05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00029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北京 100853,滨州医学院附属滨州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山东省惠民市 251700,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北京 10085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科 100038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贝珠单抗治疗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HHT)所致家族性鼻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北京安贞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和滨州医学院附属滨州市中心医院接受静脉滴注贝珠单抗治疗的27例HHT所致家族性鼻出血患者的相关资料,其中男性14例,女性13例,年龄(55.3±11.2)岁。按5 mg/kg体重计算贝珠单抗剂量,观察第一次用贝珠单抗治疗1个月后的疗效。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全身症状自我评分;用鼻出血严重程度量表(epistaxis severity score,ESS)对治疗前后患者的6个问题(鼻出血频率、持续时间、出血强度、治疗需求、是否贫血、是否输血)进行对比分析;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情况。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第一次贝珠单抗治疗1个月后,27例患者中22例自诉鼻出血严重程度明显改善,5例自诉治疗效果不显著,治疗有效率81.5%(22/27)。用药效果显著的22例患者疗效维持时间5~24个月,中位时间11.23个月。全身症状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1±2.55)分比(8.19±1.47)分,t=9.708,P<0.01]。ESS的6个问题的得分及ESS标准化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鼻出血频率(1.78±1.22)分比(3.44±0.80)分,t=6.814,P<0.01;出血持续时间(0.85±0.91)分比(3.00±0.73)分,t=8.845,P<0.01;出血强度(0.19±0.40)分比(1.00±0.00)分,t=10.696,P<0.01;治疗需求(0.22±0.42)分比(1.00±0.00)分,t=9.539,P<0.01;是否贫血(0.41±0.50)分比(0.89±0.32)分,t=4.914,P<0.01;是否输血(0.11±0.32)分比(0.41±0.50)分,t=3.309,P<0.01;ESS标准化评分(2.50±2.45)分比(7.60±1.30)分,t=9.344,P<0.01]。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5.48±24.31) g/L比(73.07±23.71) g/L,t=6.864,P<0.01]。27例患者中HHT1型(ENG基因)8例,HHT2型(ACVRL1基因)19例;药物应用后鼻出血改善持续时间前者为(4.76±5.12)个月,后者为(7.60±10.84)个月,后者长于前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ESS评分在两组基因型患者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次用药治疗后2例女性患者出现停经,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贝珠单抗静脉滴注治疗HHT所致家族性鼻出血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 标签: 毛细血管扩张,遗传性出血性 鼻出血 贝伐珠单抗 鼻出血严重程度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