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固定失效特点并根据"杠杆-平衡-重建"理论分析可能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1999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固定失效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43~92岁[(74.1±11.5)岁]。髓外固定17例(髓外固定组),髓内固定23例(髓内固定组)。记录固定并发症类型(固定切出、髋翻畸形、固定退出、股骨颈短缩和固定断裂等)。基于"杠杆-平衡-重建"理论,固定术前、术后的力臂变化和支点外移,测量术前、术后固定失效后股骨近端的动力臂和阻力臂长度。结果40例患者中,发生固定切出18例,髋翻畸形37例,固定退出29例,股骨颈短缩37例,固定断裂3例。髓外固定组:正常股骨近端动力臂长度为(8.0±1.0)mm,阻力臂长度为(59.4±10.9)mm;固定后动力臂长度为(72.7±21.7)mm,阻力臂长度为(8.9±7.4)mm;固定失效后动力臂长度为(50.3±14.9)mm,阻力臂长度为(33.6±17.6)mm。髓内固定组:正常股骨近端动力臂长度为(6.7±0.6)mm,阻力臂长度为(49.8±9.9)mm;固定后动力臂长度为(51.5±7.0)mm,阻力臂长度为(19.8±5.9)mm;固定失效后动力臂长度为(41.6±9.6)mm,阻力臂长度为(32.4±7.7)mm。各组正常股骨近端与固定后的动力臂、阻力臂长度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及其失效后股骨近端的动力臂、阻力臂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后髓外固定组动力臂长度显著大于髓内固定组(P<0.05),固定失效后髓外固定组动力臂短缩大于髓内固定组(P<0.05)。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外、髓内固定术后重建支点发生外移,固定失效后动力臂均发生短缩。"杠杆-平衡-重建"理论有助于分析并发症原因。髓外固定后力臂比髓内固定更长,因此也更容易发生固定失效。

  • 标签: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器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OTA/AO分型的股骨骨折空心钉固定术后的并发症特点,并结合现有理论和"杠杆-支点重建"理论对不同分型并发症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4年1月2020年6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13例股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9例,女64例;年龄21~89岁[61(52,72)岁]。OTA/AO分型B1.1型5例,B1.2型18例,B1.3型16例,B2.1型44例,B2.2型5例,B2.3型12例,B3型13例。均采用经皮空心钉固定治疗。观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折不愈合、螺钉退出、螺钉切出等并发症情况。根据"杠杆-支点重建"理论,从骨折支点位置、螺钉所受重力(F1)、压力侧力臂(L1)、股骨提供的阻力(F2)与阻力侧力臂(L2)变化分析不同分型股骨骨折固定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1~77.5个月[8.2(3.6,16.6)个月]。共发生并发症24例,包括股骨头缺血性坏死7例,骨折不愈合3例,螺钉退出12例,螺钉切出2例。B1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为15%(6/39),B2型为2%(1/61),B3型为0%,B1型显著高于B2型(P<0.05)。B1型的骨折不愈合发生率为3%(1/39),B2型为3%(2/61),B3型为0%(P>0.05)。B1型的螺钉退出发生率为3%(1/39),B2型为2%(1/61),B3型为0%。B2.3型和B3型的螺钉退出发生率显著高于B1型(P<0.05),并且均有高于B2.1/2.2型的趋势,但后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2.3型和B3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1型的螺钉切出发生率为3%(1/39),B2型为2%(1/61),B3型为0%。B1型和B2型的螺钉切出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杠杆-支点重建"理论,B1型、B2型和B3型骨折病理性支点的外移程度逐渐增加,使得L1长度增加与L2长度减少,三种分型的L1长度分别为(2.2±0.5)cm、(2.8±0.4)cm与(4.7±0.5)cm(P<0.01),L2长度分别为(5.1±0.5)cm、(4.7±0.5)cm与(3.6±0.4)cm(P<0.01)。因此F1于B1型、B2型和B3型中递增。结论固定术后B1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显著高于B2型,螺钉退出发生率显著低于B3型。利用"杠杆-支点重建"理论,可以从机制层面加深对股骨骨折并发症发生原因的理解。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常见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手术固定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目的是利用固定物分担髋关节传导的负荷。当前开展的研究大多围绕股骨近端的外侧壁、内侧壁、尖顶距及棘轮机制等学说,基于这些学说设计的单一头颈螺钉或双头颈螺钉的髓外、髓内设计均无法完全避免股骨头穿透的发生。根据股骨近端骨小梁的分布及骨折前后的生物力学变化特点提出的杠杆平衡重建理论可阐明固定术后头颈螺钉所受应力的动态变化趋势,在该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影响股骨转子间骨折固定稳定的支撑-牵张效应,阐明了骨折术后固定螺钉穿透股骨头的发生原因和机制。根据支撑-牵张效应理念,建议采用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以预防螺钉穿透股骨头,为未来股骨转子间骨折固定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 简介:摘要固定手术治疗股骨骨折的目的是保髋,且使骨折得到良好的复位和固定。通过回顾了股骨骨折的分型及固定治疗现状,发现现有固定技术的发展并不能有效避免股骨颈短缩、退钉、螺钉切出、固定断裂等相关并发症,多种临床分型方法在指导固定方式选择时尚有不足,而滑动板钉和空心钉治疗在不同骨折分型中的疗效也尚存在争议。目前,缺乏合适的理论来解释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并对其进行预防。基于杠杆支点重建理论,通过结合股骨近端解剖结构及其生物力学特点,揭示固定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为股骨骨折固定治疗提供建议。杠杆支点重建理论解释了以往治疗后发生固定并发症的原因,同时基于此理论推荐的治疗方案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为股骨骨折固定治疗提供了新的理念。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失效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骨科采用PFNA固定治疗的56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348例,女220例;年龄为44~93岁,平均74.6岁。根据骨折稳定性将患者分为两组:稳定组424例,骨折AO分型为31-A1型、31-A2.1型;不稳定组144例,骨折AO分型为31-A2.2型、31-A2.3型、31-A3型。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复位质量、固定失效率及患髋功能等。并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FNA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失效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共有19例患者发生固定失效。失效原因:螺旋刀片退出13例,股骨颈短缩17例,髋翻畸形14例,螺旋刀片切出14例。稳定组患者的失效率为1.2%(5/424),显著低于不稳定组患者[9.7%(14/144)],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98 (95,100)分]显著高于不稳定组患者[84 (82,8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骨折复位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骨质疏松(OR=7.283,95%CI:1.626~32.623,P=0.009)和不稳定型骨折(OR=11.607,95%CI:4.039~33.355,P<0.001)是PFNA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失效的危险因素。结论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使用PFNA固定失效率较高,固定后形成杠杆样结构,需由固定物承受主要应力,杠杆支点位于髓腔固定成角部位,负重侧力臂长,失效率高。骨质疏松和不稳定型骨折患者术后需较长的免负重时间。

  • 标签: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髓内 骨钉 分型 治疗失败
  • 简介:摘要通过对长骨干生理解剖及生物力学特点的研究得出长骨干在骨折固定后形成杠杆系统,即骨折线和固定交点为杠杆支点,施加外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为动力臂,支点到固定尾端与骨质接触点的距离为阻力臂,固定所需长度应尽量使动力臂和阻力臂相等,此为杠杆重建理论。治疗长骨干骨折常用钢板及髓内钉固定。髓内钉主要是依靠主钉与髓腔内壁的接触,以及远端锁钉与骨质接触的牢固程度发挥作用。根据杠杆重建理论,髓内钉固定后动力臂为施加外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臂为支点到髓内钉尾端与骨质接触点的距离;术中置入髓内钉前应予以充分扩髓,并使用较大直径的主钉,使之与内壁紧密贴合,并通过远端锁钉增加骨质接触把持,延长有效工作距离。钢板固定是依靠远端螺钉与骨质的把持力,可增加固定的可靠性,其动力臂为施加外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臂为支点到对侧钢板末端的距离。骨折位置不同,形成的杠杆种类不同,如动力臂小于或等于阻力臂,可形成费力杠杆或平衡杠杆,结构稳定;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为省力杠杆,任何固定都无法实现绝对稳定,易出现骨折不愈合或固定失效等并发症,此时应尽可能延长阻力臂的有效工作距离,并针对不同骨折类型进行科学有效的康复指导。该理论很好地解释了长骨干骨折术后发生固定相关并发症的原因,为长骨干骨折的治疗指明了新方向。

  • 标签:
  • 作者: 熊晨 张立佳 葛蒙 杨杰 张晓萌 陈小锋 王艳华 张一 张殿英 张英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22年第06期
  • 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创伤救治与神经再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4,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北京 100005,临沂市河东区人民医院骨科,临沂 276034,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骨科,天津 300450,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河北省骨科研究所,河北省骨科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国家卫生健康委骨科智能器材实验室,石家庄 050051 中国工程院,北京 100088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杠杆平衡重建理论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失效原因及DHS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采用DHS固定治疗的3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22例,女10例;年龄为34~91岁,平均67.7岁;骨折AO分型:31-A1型15例,31-A2型13例,31-A3型4例。根据杠杆平衡重建理论,从骨折线与固定的关系确定术后支点的位置,并测量骨折固定术后的内侧力臂和外侧力臂。将32例患者根据固定术后支点位置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13例,支点在髓腔中心及以内,B组19例,支点在髓腔中心外。比较两组患者的固定失效情况。结果32例患者中15例患者发生固定失效:头颈螺钉切割但均未穿透2例,退钉8例,髋翻畸形10例,股骨颈短缩畸形15例。两组患者除骨折AO分型外其余术前一般资料及固定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A组患者的内侧力臂(动力臂)长度平均为51.12 mm(39.4~57.9 mm),外侧力臂(阻力臂)长度平均为23.37 mm(15.1~31.0 mm),3例患者术后发生固定失效;而B组患者的内侧力臂(动力臂)长度平均为63.71 mm(52.3~74.5 mm),外侧力臂(阻力臂)长度平均为9.94 mm(3.1~18.3 mm),12例患者发生固定失效,两组患者固定失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DHS固定术后发生失效与术后重建的支点位置有关。DHS仅适用于骨折线(重建后支点)靠近髓腔中心及其内侧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而不适合应用于骨折线(重建后支点)靠近髓腔外的骨折类型。

  • 标签: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骨钉 内固定失效 杠杆平衡重建理论
  • 简介:摘要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常见,手术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固定和尽早行康复锻炼,以防止卧床并发症的发生。目前常用的固定系统在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时失败案例并不鲜见。笔者认为,人体正常股骨近端解剖类似于杠杆结构,其支点应位于张力骨小梁与压力骨小梁交汇点处。由于此支点靠近身体中轴,故能承受体重并完成各向活动。股骨转子间骨折破坏了股骨转子张力和压力骨小梁及股骨近端的生理杠杆,使压应力与张应力失衡、支点消失而形成髋翻。以往多种手术方式都是根据股骨矩与外侧壁的骨折形态进行固定,无法恢复股骨近端"杠杆-支点"的平衡,无法重建生理支点,导致固定失败。笔者回顾既往关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相关文献,分析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失败的原因,并基于股骨近端解剖和生物力学特点,首次提出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应遵循"杠杆-支点平衡"关系。"杠杆-支点平衡"理论的提出,能很好地解决以往内固定系统存在的问题,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开启一个新的方向。

  • 标签: 股骨骨折 外科手术 生物力学 杠杆支点平衡
  • 简介:摘要股骨转子间骨折好发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致残、致死率高,需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方式包括髓内与髓外固定,但均无法避免术后固定切出或穿出股骨头等并发症发生。尖顶距学说曾被认为在避免固定切出中具有重要意义,其核心观点认为尖顶距≤25 mm时可最大限度避免螺钉切出。但临床工作中符合尖顶距学说的固定也存在切出和“Z字效应”并发症,对此临床缺乏合理解释。笔者结合杠杆平衡重建理论和支撑牵张效应,对尖顶距学说指导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价值进行重新认识,为提高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 标签: 股骨骨折 手术后并发症 尖顶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股骨转子间骨折早期内固定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致残、致死率。但在以往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存在头颈螺钉切出、髋翻、退钉、股骨颈短缩、固定断裂等问题,并缺乏合理的解释。“外侧壁”学说曾获得多数学者的认可并用于指导固定研发和临床应用,但并未完全避免上述并发症的发生。正确认识股骨近端外侧壁的力学作用,有助于选择合理的固定方式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笔者首先讨论外侧壁测量和加强固定的方法,同时根据杠杆-支点平衡理论,合理解释骨折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提出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系统(PFBN)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选择。

  • 标签: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手术后并发症 杠杆平衡重建理论
  • 简介:摘要保留股骨颈型(collum femoris preserving,CFP)髋关节置换是一种强调骨保留的手术方式,可提高股骨近端皮质的应力分布,尤其适用于年轻或高活动量患者。虽然传统CFP假体的短中期临床结果良好,且骨保留效果优于传统全髋关节置换假体,但并未展现出更高的远期假体生存率,限制了传统CFP假体的广泛应用。与传统全髋关节假体柄相比,传统CFP假体虽然通过保留股骨颈使重建支点移,改善了压应力的传递机制,但忽视了张应力传递的力学重建。基于杠杆重建平衡理论设计的CFP仿生髋关节假体在保留股骨颈和股骨近端骨质的基础上实现了股骨近端重建支点移,并通过张力螺钉重建张应力传导机制,降低了应力遮挡效应,改善了股骨近端的应力分布,在增强假体初始稳定性的同时实现假体的仿生固定。传统全髋关节假体和CFP假体有无菌性松动和假体周围骨折等远期并发症,而CFP仿生髋关节假体的设计有望为解决髋关节假体寿命问题打开新局面。

  • 标签: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开始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给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诊疗、防护、手术与康复带来全新挑战,疫情下均须做出相应调整。老年髋部骨折占骨质疏松性骨折比例超过半数,为更好应对此次疫情,更加规范、有效地保护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特制订本专家共识。本共识全面阐述COVID-19疫情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接诊原则、处理策略及医务人员相关防护措施,为规范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诊疗和提升诊疗效果提供参考。

  • 标签: 老年 髋骨折 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术中应用Nice结固定修复大、小结节对结节愈合情况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1日至2019年5月1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收治32例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在行半肩关节置换术中使用Nice结固定修复大、小结节。男6例,女26例;年龄60~90岁,平均74.9岁。骨折Neer分型:三部分合并脱位4例,四部分20例,四部分合并脱位8例。术后1、2、3、6、12个月门诊复查肩关节X线片,检查患者肩关节活动度,评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根据X线片记录结节愈合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2例患者术后获12~25个月(平均17.8个月)随访。术后12个月32例患者肩关节活动范围:前屈80°~155°,平均131.3°;外展80°~155°,平均126.9°;外旋30°~60°,平均48.4°;旋平均为L2椎椎体水平;VAS评分为0~5分,平均0.9分;Constant-Murley评分为58~96分,平均83.4分;患者满意率为87.5%(28/32)。6例出现结节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8.8%(6/32),其中3例大结节吸收,3例大结节出现移位。无一例患者出现感染、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结论在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术中使用Nice结固定大、小结节较稳定,效果确切,结节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肩骨折 肩脱位 关节成形术,置换 Nice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