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体外(ECMO)患者护理工作量进行调查,根据护理工作量推算护理时数,并分析人力资源现状,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效果。方法运用护理活动评估量表对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ECMO患者每天的护理工作量进行评价,分析影响工作量的相关因素。结果ECMO患者每天护理工作量平均分为(76.06 ± 7.23)分,每日护士护理ECMO患者时间为10.31 h,每日需直接参与患者的理想护士人数为2.28人。护理工作量与患者年龄、是否使用肝素和血管活性药物以及预后情况有关(t值为-3.184~7.291,P<0.05或0.01)。结论ECMO患者护理工作量较大,现阶段我院护患比1∶1配置合理,年龄、使用肝素、血管活性药物及预后影响ECMO患者护理工作量水平。

  • 标签: 护理活动评分量表 护理工作量 体外膜肺氧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动脉-体外(V-A-ECMO)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在暴发性心肌炎治疗中的效果及护理经验。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9年10月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行V-A-ECMO联合CRRT治疗暴发性心肌炎患者15例,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抗病毒、免疫治疗,根据心肾功能情况有效开始V-A-ECMO和CRRT辅助支持;在V-A-ECMO联合CRRT运行期间密切监测心率、血压、凝血功能、肌钙蛋白、肌酐等指标,并执行严格的液体管理和体外循环管路管理,及时观察和处理心律失常、低血压、出血及肢端循环障碍等各类并发症。结果V-A-ECMO联合CRRT患者治疗48 h后患者肌钙蛋白值、乳酸、肌酐分别为(21.53 ± 3.19)μg/L、(2.24 ± 0.37)mmol/L、(58.13 ± 2.41)μmol/L,低于上机前分别为(79.65 ± 6.08)μg/L、(7.65 ± 1.28)mmol/L、(185.24 ± 5.6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2.784、-15.726、-80.386,P<0.01),左心射血分数除1例死亡患者外均明显升高,72 h内基本达到45%~55%,左心收缩舒张功能正常。成功撤机13例,其中11例痊愈,自动出院3例,死亡1例,撤机成功率86.67%,治愈率73.33%。结论V-A-ECMO联合CRRT能有效改善心肾功能,维持内环境稳定,提高患者生存率。优质的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愈合,临床中需要不断的总结相关护理经验,提高护理水平,预防各种并发症,提高治疗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暴发性心肌炎 体外膜肺氧合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AHRF)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疗(HFNC)期间进行不同的温度设置,探讨其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入住浙江医院重症医学科行HFNC的90例AHRF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3组,即A组(T=31℃)、B组(T=34 ℃)和C组(T=37 ℃),每组30例。采用VAS、Borg量表比较3组患者的舒适度和呼吸困难程度,并比较3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应用HFNC 2、12 h后,B组患者的VAS和Borg量表得分低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应用HFNC 12 h后的VAS得分高于应用HFNC 2 h后,Borg量表得分低于应用HFNC 2 h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FNC不同温度设置会影响AHRF患者的舒适度、呼吸困难程度和满意度,其中以34 ℃为较为合适的温度。随着时间的进展,护理人员应及时干预以维持患者的舒适度,降低其呼吸困难程度,为临床应用HFNC提供指导。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 经鼻高流量氧疗 舒适度 呼吸困难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ICU经鼻高流量湿化疗患者早期舒适度评估及管理方案,为临床护理实践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取、评价经鼻高流量湿化疗相关文献,制订经鼻高流量湿化疗舒适早期评估与管理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咨询。结果形成ICU经鼻高流量湿化疗患者早期舒适度评估及管理方案,包括3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32项三级指标;2轮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915、0.931。各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21、0.130、0.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8.000、27.140、163.824,P<0.05或0.01)。结论ICU经鼻高流量湿化疗患者早期舒适度评估及管理方案各级指标专家咨询意见趋于一致,专家积极性和权威性高,为ICU经鼻高流量湿化疗患者的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

  • 标签: ICU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舒适度 护理评估 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