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诊断肝占位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40例肝占位病变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取40例同期正常肝实质者为对照组,采用DCE-MRI技术分析其病变类型、位置、大小、形态、边缘、强化模式等特征,与病理确诊结果进行比对,并对其诊断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DCE-MRI诊断肝占位病变的准确度高达98.70%,诊断敏感度为92.50%,特异度为92.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肝占位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对比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磁共振成像诊断与关节镜检查质量。方法:将我院在2020年3月-2023年接收6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179个半月板损伤,所有患者均接受磁共振成像诊断、关节镜检查。结果:磁共振成像诊断半月板损伤总准确性显著高于关节镜检查,P

  • 标签: 膝关节半月板 磁共振成像 关节镜
  • 简介:摘要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可在卒中早期较为敏感地显示缺血灶,为明确诊断急性缺血性卒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证据。然而,部分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DWI呈阴性,导致漏诊和误诊。文章对DWI阴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可能原因及影像学改进策略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弥散磁共振成像 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时间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CT与磁共振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疑似腔隙性脑梗死患者52例为对象,将血管造影数字减影结果为金标准,评价CT和磁共振诊断价值。结果:磁共振检查灵敏度高于CT,病灶组织直径大于CT,检查时间长于CT,检查费用高于CT,P<0.05。结论:磁共振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灵敏度高于CT,CT在检查时间短和费用低方面有价值。

  • 标签: 腔隙性脑梗死 CT 磁共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1.5T乳腺专用磁共振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4月-2023年2月接收39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检查、超声检查、1.5T乳腺专用磁共振检查,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各检查方式差异性。结果:1.5T乳腺专用磁共振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中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超声检查,P

  • 标签: 1.5T乳腺专用磁共振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检出率 直径 形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对不同Varian加速器平台机载千伏锥束CT(kV CBCT)系统的辐射剂量和成像质量,指导临床选用风险收益比(成像质量/辐射剂量)最高的图像引导方案。方法利用CT剂量指数模体(CTDI模体)和CT电离室,以及Catphan604模体分别获取Edge、Truebeam、新旧两台ix加速器机载CBCT典型扫描模式的辐射剂量和成像质量参数,使用品质因素(figure of merit,FOM)值评估各图像引导方案的风险收益比。结果不同型号的瓦里安加速器配置的kV CBCT系统的FOM不同,差异广泛分布于0.65(温和成像一圈)~48.46(温和成像半圈)区间;各扫描参数间FOM也存在较大差异,均值为22.14±13.47。结论由于设备间和参数间存在显著差异,基于实际测量的验证评估有助于临床选择合理的影像引导方案,剂量敏感患者应优先选择加权CT剂量指数(CTDIw)低的参数和设备;对图像质量要求高的患者应优选对比度噪声比(CNR)高的方案;而普通患者则可依据风险收益比进行选择,此时品质因素FOM可为临床决策提供有利工具。

  • 标签: 图像引导放疗 千伏锥形束CT 辐射剂量 成像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