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干原发恶性肿瘤手术治疗及重建的方法,并分析其并发症及功能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37例股骨干原发恶性肿瘤患者资料,男22例,女15例;年龄(20.56±4.72)岁(范围:8~46岁)。37例Enneking恶性肿瘤分期均为ⅡB期,肿瘤病灶累及股骨长度范围10~24 cm,均未发生病理性骨折;术前行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骨肉瘤22例,软骨肉瘤8例,尤文肉瘤5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骨肉瘤与尤文肉瘤均行新辅助化疗。8例行人工全股骨假体置换术(置换组),14例行大段异体骨移植髓内钉内固定术(异体骨组),同种异体骨-假体复合物(allograft-prosthetic composite,APC)术8例(APC组),3D打印假体7例(3D打印组)。肢体功能按照世界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93系统评分,对比分析各组之间肢体功能及优良率。结果37例随访时间(23.15±16.74)个月(范围:6~62个月)。至末次随访,9例(30.76%)出现肺转移,其中6例患者死于肿瘤多发转移,余28例无瘤存活。37例术后MSTS93评分(22.55±2.57)分(范围:18~28分),3D打印组为(27±1.74)分,异体骨组为(22.85±2.59)分,置换组(20.25±2.25)分,APC组(20.5±2.07)分,3D打印组功能评分与其他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总体下肢功能优良率为79.41%,其中3D打印组优良率为100%,异体骨组优良率为78.5%,APC组为87.5%,置换组优良率为62.5%,各组之间肢体功能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置换组术后患者髋关节均未发生脱位,3例异体骨组及2例APC组异体骨段发生骨折不愈合;置换组1例术后血肿压迫坐骨神经,行急诊清创后神经功能恢复;1例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经换药清创后愈合。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4.32%(9/37)。结论股骨干原发恶性肿瘤的患者通过肿瘤范围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能够有效地恢复下肢功能,从而达到的目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3D打印假体在股骨干肿瘤的治疗中提供了新的选择方案。

  • 标签: 股骨 股骨肿瘤 假体植入 骨重建 病例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