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上林县、位于产西壮族自治区中西部,为壮族聚居地之一。发源泉于大明山之巅的澄,挟名山之灵气,从西北向东奔腾而去,至“石峰离立,若建标列戟”的登泰乡洋渡,与自北而南的汇水河相汇合成清水河,生出一派绿水如带,修竹婆娑,远山含黛,雾霭烟的旖旎风光,被冠以“小桂林”

  • 标签: 上林县 壮族 唐代 碑刻 书法艺术
  • 简介:本文根据实地调查,较全面地介绍了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水族的来源、生活方式、节日文化和宗教信仰.在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下,融水水族表现出强烈的保护本民族文化意识和适应历史潮流、奋发不息的顽强精神.

  • 标签: 融水水族 生活习俗 调查
  • 简介:<正>广西左、右江谷地,自古以来是壮族人民世代生息繁行的地方。解放前,由于“限以高山”,“车道不通”等原因,其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发展缓慢,至今虽日换星移几度秋,其社会的方方面面仍存在着许多原始社会的残余,令人惊异其固有的稳定性。本文试图通过对桂西壮族地区原始婚姻家庭形态残余的剖析,探讨历史上壮族曾存在过的原始社会婚姻形态。一歌圩,壮语称为“窝坡”、“陇洞”。在桂西壮族中流行歌圩,因其以男女结交,寻觅情侣为主旨,封建统治者或观念变化了的壮族文人称为“风流圩”。歌圩这种以

  • 标签: 壮族地区 桂西壮族 婚姻形态 不落夫家 原始社会 家庭形态
  • 简介:<正>自从马克思恩格斯“一开始就纳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关系就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活的人们开始生产另一些人,即增繁,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的论断问世后,婚姻家庭史的研究揭开了崭新的一页。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婚姻家庭,毫无例外地经历了群婚、对偶婚和一夫一妻婚。而群婚,是人类历史上历时最久,对人类自身生产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起过深远影响的婚姻状态。如今,尽管人类大部分已迈入了文明社会,但它仍经某种特殊的方式,在特定的场所时有出现,壮族也不例外。在此,我就壮族婚姻家庭形态中所存在的群婚和群婚残余现象进行些肤浅的探讨。

  • 标签: 壮族先民 群婚 生殖崇拜文化 原始宗教 巫术仪式 婚姻家庭
  • 简介:<正>瑶族是我国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少数民族。宋元时期,瑶族就散居于两广与湖南接壤的五岭一带,此后,由于长期向南迁徙流动,形成了“南岭无山不有瑶”的局面,但从总体上看瑶族的分布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据统计,瑶族共有2134013人,(据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有1325118人,占瑶族总人口的62%以上,主要聚居在都安、巴马、大化、恭城、金秀、富川等瑶族自治县内,其余散居在灌阳、贺县、龙胜、凌云等

  • 标签: 死者 孝子 道公 丧葬习俗 金秀 孝女
  • 简介:<正>今年七、八月间,天等县发现了一处崖画。八月下旬,笔者作为左江流域崖壁画考察团先遣队的一员,前往该处作了考察。我们一行五人认为,天等崖画从其所在的地理环境及图象情况看,既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又与左江崖画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二者的关系如何,值得探讨。于此,笔者不揣浅陋,作此“初论”,抛砖以引玉。一天等县地处云贵高原东麓,属岩溶地貌,地面海拔平均在200米以上,高出其东西的左江河域台地约90米。境内石山绵延,悬崖峭壁。比比皆是;山体表层黝黑,间杂灰白、灰黄颜

  • 标签: 崖画 左江流域 天等县 符号图象 相似之处 悬崖峭壁
  • 简介:<正>丧葬习俗,是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发生和发展,与古代民族的社会生产力状况、社会形态、婚姻制度、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心理素质等息息相关,也与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密不可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葬俗,犹如镜鉴,既可直接体现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本身的气质,文化状况或地方特色,又曲折地反映了该地区、该民族内部的社会关系和生产力状况。因此,对它的考察和研究,是了解这个地区或民族的一个重要环节。

  • 标签: 壮族先民 葬俗 丧葬习俗 古代民族 社会形态 宗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