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卵巢癌耐药相关基因的筛选与预后。方法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数据库和平台,筛选、挖掘、比对、分析卵巢癌耐药问题的相关基因和通路。结果 从GSE41499、GSE33482、GSE15372和GSE28739这四套基因表达数据集中分别筛选出差异基因和通路。结论 卵巢癌耐药现象是一个的多基因和多通路共同参与的结果,应用现代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和分析卵巢癌耐药相关基因和通路,可以研究卵巢癌耐药的问题,改善卵巢癌预后。

  • 标签: 卵巢肿瘤 肿瘤耐药 基因 筛选 预后
  • 简介:摘要肾细胞癌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正在增加。肾细胞癌的遗传学特征是出现了参与代谢过程的靶基因的突变。肿瘤重组其代谢,以产生足够的能量和生物合成的基础物质,从而使恶性细胞增殖。代谢重组涵盖了包括有氧糖酵解、脂肪酸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等不同的生物过程。而近年来,代谢组学的应用更全面地揭示了肿瘤代谢过程,并筛选出指示早期诊断或疾病状态的生物标志物,而针对肾细胞癌中氨基酸代谢途径的研究为其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 标签: 肾细胞癌 氨基酸代谢 代谢组学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和分析BMI、腰围、腰臀比、腰高比、小腿围、腰围小腿围比值(WCR)、脂质蓄积指数(LAP)、内脏脂肪指数(VAI)、中国内脏脂肪指数(CVAI)、身体形态指数、中国身体形态指数(CABSI)和身体圆度指数与海南百岁老人全因死亡间的关联。方法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的海南百岁老人共1 002人。随访时间的M(Q1,Q3)为4.16(1.31,5.04)年,结局为全因死亡,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各肥胖相关身体测量指标与全因死亡的关联,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AUC)进行比较。结果总人群中小腿围对全因死亡的判定能力最强,AUC为0.61(95%CI:0.57~0.64),分性别结果与总人群一致(P<0.05)。WCR次之(AUC为0.58),再次是BMI、LAP和腰围,AUC分别为0.55、0.55和0.54,而CABSI、腰臀比和VAI的判定能力较弱,AUC分别为0.51、0.50和0.50。结论本研究比较了12项肥胖相关指标与海南百岁老人全因死亡间的关联,发现小腿围的预测判定能力最好,且呈剂量反应关系,提示可作为长寿老人死亡风险预测的参考指标。

  • 标签: 百岁老人 身体测量指标 全因死亡 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压水平与颈动脉斑块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进行颈部超声检查的某单位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采集血压等生理、生化指标。将血压指标按连续变量(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差)和分类变量(是否高血压、血压分级和脉压差四分类)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该人群血压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关联性。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716名,其中男性321名(44.8%),女性395名(55.2%),高血压和颈动脉斑块的患病率分别为40.9%(293例)和40.4%(289例)。≥60岁、糖尿病、高血压以及腰围增加、收缩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升高者的颈动脉斑块患病率更高(P<0.05)。随着血压分级和脉压差四分类水平的升高,颈动脉斑块患病风险呈现增高趋势(Ptrend<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每升高1 mmHg使颈动脉斑块的患病风险增加了1.4%(95%CI:1.005~1.024);以非高血压人群为对照组,高血压人群的颈动脉斑块的患病风险增加了62.9%(95%CI:1.146~2.316),其中,女性高血压人群的颈动脉斑块患病风险增加106.3%(95%CI:1.242~3.427);以正常血压人群为对照组,正常高值、1级高血压、2和3级高血压的颈动脉斑块的患病风险分别增加了86.8%(95%CI:1.175~2.946)和84.8%(95%CI:1.098~3.110)和119.6%(95%CI:1.165~4.142);以脉压差<60 mmHg(1 mmHg=0.133 kPa)人群为对照组,脉压差≥60 mmHg组的颈动脉斑块的患病风险增加56.2%(95%CI:1.049~2.326),其中女性脉压差≥60 mmHg人群的颈动脉斑块风险增加了73.3%(95%CI:1.007~2.983);以脉压差四分类Q1(≤42 mmHg)人群为对照组,Q3(50~61 mmHg)和Q4(≥62 mmHg)人群颈动脉斑块的患病风险分别增加了92.2%(95%CI:1.173~3.149)和95.0%(95%CI:1.147~3.316)。结论血压和脉压差水平升高与颈动脉斑块患病风险升高相关联,防控血压和脉压差升高可能是防控颈动脉斑块的有效措施之一。

  • 标签: 高血压 颈动脉 关联研究 横断面研究
  • 作者: 王营 马燕丽 王媛 张君 刘淼 李小磊 李春鸽 张炜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2年第11期
  • 机构: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郑州450018,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儿童医院内科监护室,郑州450018,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儿童医院影像科,郑州45001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北京100032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托珠单抗在1例儿童发热感染相关癫痫综合征(FIRES)患者中的成功应用,为FIRES患儿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总结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于2021年2月15日收治的1例FIRES患儿诊疗经过及其对托珠单抗的治疗反应,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和预后评估,同时对托珠单抗治疗儿童FIRES的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该患儿5岁起病,经多种抗癫痫药物、麻醉药物、激素、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等免疫治疗及生酮饮食治疗均无效,呈超级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因此于病史36 d及43 d各应用1次托珠单抗(每次4 mg/kg)。第2剂托珠单抗治疗10 d后患儿癫痫发作得以控制。随访10个月,患儿癫痫发作控制良好,认知行为及言语功能明显恢复。目前仅检索到了2篇共3例儿童FIRES患者应用托珠单抗治疗的报道,均显示有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FIRES是一种罕见的难治性癫痫综合征,对多种抗癫痫药物甚至麻醉剂耐药,治疗困难,预后差。初步的尝试显示托珠单抗对儿童FIRES患者有效,耐受性好,是一种具备潜力的治疗手段之一。

  • 标签: 发热 感染 癫痫 白细胞介素6 儿童 托珠单抗
  • 作者: 贾王平 杨姗姗 王盛书 曹文哲 韩珂 刘淼 赵亚力 朱乔 甯超学 何耀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07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1年第01期
  • 机构: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衰老与相关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肾脏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衰老与相关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肾脏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疾病预防控制科,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衰老与相关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肾脏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853;解放军医学院研究生院统计与流行病学教研室,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中心实验室,三亚 57201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国海南高龄及百岁老人贫血相关检测指标的参考值范围。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南高龄及百岁老人队列研究数据库。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液样本分析。对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及血细胞比容3项指标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百分位数法统计双侧95%界限,建立医学参考值范围。结果共纳入767名高龄老人(男性312名,占40.7%)与715名百岁老人(男性137名,占19.2%)。血红蛋白的参考值范围在高龄老人男性和女性中分别为89.1~173.5 g/L与94.4~146.0 g/L;在百岁老人男性与女性中分别为68.4~145.6 g/L与81.0~140.0 g/L。结论本研究首次提供了海南高龄及百岁老人贫血相关检测指标的参考值范围,且低于目前成年人的参考标准值范围。

  • 标签: 贫血 高龄老人 百岁老人 参考值范围
  • 作者: 杨姗姗 王盛书 贾王平 韩珂 台朋岗 寇福银 李靖 曹文哲 赵亚力 朱乔 甯超学 刘淼 何耀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07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1年第01期
  • 机构: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衰老与相关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肾脏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85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疾病预防控制科,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衰老与相关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肾脏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衰老与相关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肾脏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卫勤部,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中心实验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百岁老人中腰围、BMI、腰臀比、腰高比、小腿围和腰围小腿围比值(WCR)与其抑郁症状风险间的关联。方法纳入全样本调查的海南百岁老人共1 002人。使用GDS-15进行抑郁症状相关风险的调查,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各人体测量指标与抑郁症状风险间的关联强度。结果校正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居住类型)以及生活方式(吸烟和饮酒)相关变量后,总人群中BMI、腰围、腰臀比、腰高比、小腿围和WCR与GDS-15关联的标准β值分别为-0.069、-0.032、0.009、-0.009、-0.099和0.060,其中关于上述β值的检验P值中BMI和小腿围<0.05。随小腿围增加,百岁老人的抑郁症状风险随之降低,OR=0.94(95%CI:0.90~0.98)。而logistic回归分析中显示,随着小腿围的减少和WCR的增加,抑郁症状的风险逐步增加,趋势P值分别为 0.038和0.042。结论百岁老人中,中心肥胖(腰围、WCR)与外周肥胖(小腿围)对于抑郁症状具有不同关联,百岁女性中小腿围增加是其抑郁症状风险的保护因素,应关注小腿围较低的老年女性的心理健康问题。

  • 标签: 百岁老人 小腿围 腰围小腿围比值 抑郁症状风险 人体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国海南百岁老人SBP及DBP水平及相关因素与全因死亡之间的关联。方法数据来自中国海南百岁老人队列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1 002名百岁老人。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SBP和DBP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对全因死亡的影响。结果截至2021年5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为4.16年,死亡密度为15.24/100人年。人群按照SBP、DBP四等分后,SBP的Q1组和DBP的Q2组死亡密度最低(分别为12.73/100人年和14.10/100人年)。在总人群中,SBP水平与Q1组相比,Q2、Q3、Q4组与全因死亡均呈正相关。在女性中,SBP以Q1组为参考值,Q2、Q3和Q4组与死亡关联的HR值分别为1.343、1.355和1.420;DBP以Q2组作为参考值,Q1、Q3、Q4组与死亡关联的HR值分别为1.468、1.800和1.504,大致呈“U”形相关。交互作用分析发现,SBP与BMI之间存在相乘交互作用。结论海南百岁老人的SBP和DBP水平与全因死亡存在关联;百岁老人的DBP可能存在死亡风险较低的适宜水平及范围;不同BMI状态可能影响血压水平与死亡结局的关联。

  • 标签: 百岁老人 血压 全因死亡 体质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国海南百岁老人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数据来自中国海南百岁老人队列研究2014-2016年横断面数据集,共纳入1 002名百岁老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物学标本检测。采用EQ-5D-VAS量表测量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白蛋白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关联。结果血清白蛋白与视觉模拟量表得分之间存在正向线性关系,在完全调整模型中标准化β值为0.156(P<0.001)。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低白蛋白水平组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受损的风险是高白蛋白水平组的2.369倍(95%CI:1.424~3.939);性别分层分析显示,男性百岁老人中OR=4.406(95%CI:1.537~12.631),女性百岁老人中OR=2.035(95%CI:1.125~3.680)。结论海南百岁老人中较低水平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下降有关。

  • 标签: 血清白蛋白 百岁老人 海南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横断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