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脂肪(ROOF)的处理在上睑臃肿重睑术的作用。方法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烧伤整形科对76例(年龄18~58岁,平均26岁)上睑臃肿单睑女性患者进行PARK法重睑术,术中先由外向内、内窄外宽呈椭圆形剪除部分ROOF脂肪,再适度去除部分外侧的眶隔内脂肪;若有肥厚的与睑板前脂肪影响重睑形成时,可适当去除。结果术后随访7 d至24个月,5例泪腺脱垂者泪腺复位较好无复发,4例上睑下垂矫正后角膜暴露率正常,外形自然;除2例重睑变浅外,74例患者上睑臃肿均明显改善,恢复期均较短,重睑外形美观、弧度流畅,瘢痕轻微,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根据上睑臃肿患者导致上睑臃肿的原因综合处理,依次适度去除各处眶脂肪与肥厚的,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眼睑 上睑臃肿 眼轮匝肌后脂肪 重睑术 PARK法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采用单侧扇形皮下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经验。方法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5~40岁,平均25岁。在面部软组织缺损部位的一侧,沿纹方向设计切取单侧扇形皮下,旋转推进修复缺损部位。观察术后修复效果。结果20例全部成活,切口一期愈合,均随访3个月至1年,面部器官无瘢痕牵拉移位,切口瘢痕不明显,外形满意,达到美容修复效果。结论对于面部器官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单侧扇形皮下修复简单易行,损伤小,血运稳定,修复外形满意。

  • 标签: 面部损伤 修复外科手术 皮下蒂皮瓣 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美容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的嵌合穿支修复合并深部死腔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2月至2019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全军烧伤整形外科中心收治22例合并有深部死腔的难愈性创面患者,男17例,女5例,年龄17~72岁,平均36.4岁。6例位于足底,6例位于小腿及踝关节,5例位于会阴部,2例位于肘部,2例位于背部,1例位于眼眶处。缺损创面:5 cm×4 cm~16 cm×11 cm,死腔范围:3 cm×2 cm~10 cm×4 cm。14例采用股前外侧嵌合穿支游离移植修复,5例采用股前外侧嵌合穿支修复,1例采用腓动脉嵌合穿支修复,1例采用腓浅动脉嵌合穿支修复,1例采用胫后动脉嵌合穿支修复。术后对创面和功能进行随访。结果本组22例,面积为6 cm×5 cm~17 cm×12 cm,面积为3 cm×2 cm~10 cm×4 cm。1例腓浅动脉穿支嵌合术后边缘拆线后裂开形成创面,经换药后二期手术植皮愈合;1例股前外侧嵌合穿支术后出现皮下窦道,换药清创后创面愈合;其余20例嵌合穿支均成活良好。随访3~18个月,创面外形、功能均恢复满意。结论带的嵌合穿支填充死腔,覆盖创面,可同时修复深部死腔和体表创面,是修复合并深部死腔的难愈性创面的良好方法。

  • 标签: 穿支皮瓣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伤口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臀部自由穿支螺旋桨修复臀部深度创面的效果。方法2016年2月—2018年5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烧伤整形外科中心收治各种原因所致臀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27例,其中男19例、女8例,年龄28~70岁。原发病中压疮14例、瘢痕癌7例、低温烫伤2例、脓肿2例、藏毛窦2例,伤后或病变组织切除后深度创面位于骶尾部15例、坐骨结节8例、臀部其他部位4例,创面清创或扩大切除后面积4.0 cm×4.0 cm~12.0 cm×6.0 cm。采用面积为8.0 cm×4.0 cm~16.0 cm×6.0 cm臀部自由穿支螺旋桨修复创面,供区选择在创面周边、皮肤较为松弛处,均以臀部自由穿支血管为轴,螺旋桨式转移修复创面,供区直接拉拢缝合。记录成活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情况。结果27例患者均100%成活。2例患者因引流不畅,术后2~6 d下形成淤血,经换药引流,14~18 d愈合;其余病例于术后10~14 d拆线,创面愈合。随访2~12个月,供受区外形饱满,与健侧差别不大,能够负重。结论采用臀部自由穿支螺旋桨修复臀部深度创面效果好,供区选择在创面周边、皮肤相对松弛部位即可,在修复创面的同时,供区直接拉拢缝合,可保证臀部饱满的外形。

  • 标签: 伤口愈合 自由穿支螺旋桨皮瓣 供区
  • 简介:摘要拱顶石穿支岛状具有设计简单、术时较短、血供可靠等特点,适用于缺损较大且不适合植皮修复的创面,现已广泛用于全身大多数部位,并在临床运用中不断改良。该文综述了拱顶石穿支岛状的特点、手术方法、经典术式、改良术式、最新临床应用进展以及该的局限性。

  • 标签: 外科皮瓣 拱顶石穿支岛状皮瓣 创面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位旋转点的外踝上穿支岛状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7年10月—2020年8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14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其中男6例、女8例,年龄14~77岁,包括足底皮肤肿瘤者4例、足底慢性溃疡者4例、足部交通伤者4例、足部深度烧伤残余创面者2例。肿瘤切除后或清创后创面面积为2.0 cm×2.0 cm~7.0 cm×5.0 cm,采用以外踝上穿支降支为、旋转点位于外踝前下缘的岛状进行修复。面积为3.0 cm×2.0 cm~8.0 cm×6.0 cm,血管长度为8.0~14.0 cm,经皮下隧道转移修复创面。供区创面采用大腿外侧中厚片修复。观察术后成活情况、供受区创面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观察及其供区外形、足部功能。结果14例患者术后均完全成活,供受区创面愈合良好,无血管危象、静脉淤血等发生。随访2~24个月,外形较佳、不臃肿、耐磨,穿鞋、行走无影响;供区无明显瘢痕增生或色素沉着。结论以外踝上穿支降支为、旋转点位于外踝前下缘的岛状血运可靠,设计、操作简单,无须吻合血管,旋转点低、血管长、旋转半径大,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较佳。

  • 标签: 外科皮瓣 足损伤 软组织损伤 外踝上穿支皮瓣 创面修复 血管危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使用国产瓣膜行经导管主动脉置换术(TAVR)治疗二叶式主动脉(BAV)重度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是前瞻性、单中心、非随机对照研究。连续入选2016年1月至2020年4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使用国产瓣膜行TAVR治疗的症状性重度主动脉狭窄(AS)患者,按叶形态分为BAV组与三叶式主动脉(TAV)组,比较两组基线特征、手术资料,主要终点为术后1个月的全因死亡率。结果共纳入100例患者,年龄为(69.8±8.9)岁,男性71例(71%)。其中BAV组51例,TAV组49例。与TAV组比较,BAV组患者的年龄小[(67.1±8.6)岁比(72.7±8.4)岁,P=0.002],近端升主动脉直径宽[(39.7±5.7)mm比(36.0±4.2)mm,P<0.001],(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死亡风险预测评分(STS-PROM)低[3.1(1.9,5.4)%比5.9(2.6,12.3)%,P=0.002]。术中,BAV组与TAV组植入的比例分别为15.7%(8/51)、18.4%(9/49)(P=0.721),中重度周漏发生率分别为2.0%(1/51)、0(P=1.000),器械成功率分别为82.4%(42/51)、81.6%(40/49)(P=0.925)。BAV组与TAV组术后1个月全因死亡率分别为2.0%(1/51)、10.2%(5/49)(P=0.108)。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BAV组术后平均跨压差(PGmean)高于TAV组[13.0(10.0,16.0)mmHg比9.0(7.0,14.0)mmHg,P=0.003](1 mmHg=0.133 kPa),但PGmean下降值(较术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7±16.6)mmHg比(36.2±17.5)mmHg,P=0.893]。结论使用国产瓣膜行TAVR治疗BAV重度狭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二叶式主动脉瓣 国产瓣膜
  • 简介:2014年2月19日至26日,京津冀等中东部地区遭遇连续雾霾,呈现污染范围大、污染程度重、持续时间长、累积速度快的特点。与2013年1月份的重污染天气过程相比,其影响范围、持续时间和污染强度均有减轻,PM2.5浓度最高值和平均值有所下降。

  • 标签: 污染强度 感受 持续时间 中东部地区 京津冀 平均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CT引导经与电磁导航引导经支气管微波消融治疗肺磨玻璃结节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胸外科及呼吸科收治的无法耐受手术的22例肺磨玻璃结节患者资料,男6例,女16例,年龄57~86(70.5±9.0)岁。患者经病理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ⅠA期)。根据结节所在位置以及结节是否位于小气道旁选择给予CT引导经微波消融(CT组,17例)或电磁导航引导经支气管微波消融(电磁导航组,5例)。通过复查胸部CT评价病灶近期局部控制率,从而判定治疗的有效性,并对气胸、咯血、术后疼痛等手术并发症进行比较,评估其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灶的大小、实性成分及病灶所在区域等基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术后疼痛、气胸及咯血等常见手术并发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近期疗效评价方面,术后1个月复查胸部CT,电磁导航组病灶缩小的患者比例较CT组高(4/5比2/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术后3个月复查胸部CT,两组病灶缩小的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17(88.2%)比5/5(100.0%),P=0.420]。结论两种路径的微波消融治疗方法均可对已确诊的ⅠA期恶性肺磨玻璃结节达到良好的局部控制,电磁导航组治疗可以在术后1个月更早地判定治疗效果,常见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肺结节 磨玻璃 计算机断层扫描 电磁导航支气管镜 微波消融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1例发育迟缓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对患儿进行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并抽取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静脉血样,应用二代目标区域捕获测序技术对患儿进行遗传病疾病相关基因的检测,对可疑变异位点进行保守性及致病性预测,并进行患儿及其父母的Sanger测序验证。结果男,4个月11天,临床表现发育迟缓,四肢力低,基因检测示患儿TNPO3基因存在c.1432C>T,为新发现的变异,母亲为携带者。该变异为无义变异,造成蛋白翻译的提前终止,生物学软件预测其具有致病性。结论TNPO3基因的c.1432C>T变异引起肢带型营养不良症1F,可能是患儿的遗传学病因。这是国内首例病例报道,该病例的发现丰富了TNPO3基因的变异数据库。

  • 标签: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1F 肌无力 KDM5C基因 新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标准通道经肾镜取石术(S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FURS)对上尿路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肾功能指标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入院的84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SPCNL治疗,研究组联用SPCNL与FURS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肾功能指标[β2-微球蛋白、血酐、血尿素氮(BUN)]、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水平与术后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肾造瘘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前肾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术前,两组术后肾功能指标水平更高(P<0.05),而两组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肾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对照组,研究组术后结石清除率更高,手术时间更长,肾造瘘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SPCNL联合FURS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效果显著,虽然手术时间长于单用SPCNL,但术后结石清除率更高,且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较小,可有效改善肾功能。

  • 标签: 尿路结石 肾造口术,经皮 输尿管镜检查 碎石术,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