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感染疫情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一。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国一直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并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阶段性防控成果,但仍有境外输入病例及区域性散发病例被发现,甚至发生短时区域性流行,显示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随着18岁以下儿童发病比例和病例数量的变化,儿童患者出现了一些新的特殊症候和并发症,加之随着病毒变异的发生,不仅备受各方关注和高度重视,而且也为我国儿童2019-nCoV感染的防治提出了新的课题。本共识在《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第二)》的基础上,总结儿童病例临床疾病特点和诊疗经验,就儿童病例诊断标准、实验室检查、治疗和防控等提出建议,为进一步指导儿童2019-nCoV感染的救治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儿童 诊断 治疗 预防 共识
  • 简介:摘要抽动障碍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之一,其综合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其中心理干预属于非药物治疗的一部分,但在国内尚未得到广泛关注,其临床有效性探讨不够,且患儿治疗的可及性有限。现对欧洲Tourette综合征研究学会2021年最新发表在《欧洲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学》杂志的Tourette综合征及其他抽动障碍心理干预临床指南进行解读,旨在为国内抽动障碍的心理干预治疗提供学习借鉴。

  • 标签: 抽动障碍 Tourette综合征 指南解读 行为治疗 综合行为干预 习惯逆转训练 暴露与反应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在全球肆虐已2年余。我国始终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并取得一定成功,但随着SARS-CoV-2的不断变异和境外输入病例,导致疫情防控工作更加艰巨、复杂。随着变异株的变化,儿童病例数量也出现了变化,并且出现了一些新的特殊症候和并发症,这为我国儿童SARS-CoV-2感染的防治提出了新的课题。本共识在《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第三)》的基础上,根据新变异株的特点,对其病原学、病理学、发病机制等进行阐述,总结儿童病例的临床特点和诊疗经验,就儿童病例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和防控等提出建议,为进一步加强对我国儿童SARS-CoV-2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儿童 诊断 治疗 预防 共识
  • 简介:摘要2023年1月8日起,我国将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列为法定乙类传染病管理范畴,并按照乙类管理。鉴于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为我国主要流行病毒株,为与时俱进地指导儿童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救治工作,参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第四)》和儿科相关病毒感染诊疗策略,特制订《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第五)》,对相关病原学、流行病学、致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等内容进行了相应更新,新增了COVID-19相关脑病、暴发性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的救治要点,供临床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儿童 奥密克戎变异株 诊断 治疗 预防 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弗林蛋白酶酸性氨基酸簇分选2(PACS2)基因变异致早发癫痫性脑病(EIEE)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的3例PACS2基因变异所致EIEE66患儿的病例资料。分别以“PACS2基因”“早发癫痫性脑病66型”“PACS2”“epileptic encephalopathy,early infantile,66”“early infantile epileptic encephalopathy 66”为检索词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等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7月),选取有PACS2基因变异及相关临床资料的文献进行复习,总结PACS2基因变异所致EIEE66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例1 女,2岁2月龄,主因“间断抽搐2年余,发热2 d内抽搐6次”就诊,生后第7天出现抽搐,表现为局灶性发作和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偶在发热时抽搐频次增多;早期未规律服药,后期丙戊酸治疗发作控制。例2 女,5月龄,主因“间断抽搐近5个月”就诊,生后第5天出现局灶性癫痫发作,病程中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示小脑半球及小脑蚓部改变、小脑发育不良;癫痫早期多药难治,生酮饮食无效,予左乙拉西坦、丙戊酸治疗后发作控制。例3 女,5月龄,主因“间断抽搐近5个月”就诊,出生后第3天出现抽搐,表现为强直发作,左乙拉西坦、丙戊酸治疗后发作控制。3例患儿均存在发育迟缓和面容异常,使用丙戊酸治疗后癫痫发作控制。拷贝数变异(CNV)和全外显子测序结果均发现PACS2基因c.625G>A(p.Glu209Lys)新发杂合变异。检索符合条件的中文文献0篇、英文文献4篇共17例患儿。包括本组3例在内,共20例患儿纳入分析,共发现2个PACS2基因错义变异,其中19例携带变异c.625G>A (p.Glu209Lys)、1例携带变异c.631G>A (p.Glu211Lys)。20例患儿均以癫痫起病,17例在生后1周内起病,有多种癫痫发作类型,以局灶性发作为主(13例),也可见强直、阵挛、强直-阵挛发作和非运动性发作(面色潮红等);所有患儿具有面容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发育落后。16例患儿头颅MRI结果异常,13例表现为小脑发育不全,其中7例表现为小脑蚓部发育不全,3例表现为下丘脑融合异常。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文献尚无推荐有效抗癫痫治疗药物。结论PACS2基因变异相关EIEE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在生后1周内以癫痫起病,伴有面容异常和不同程度发育落后。丙戊酸治疗有效率较高。

  • 标签: 癫痫 基因 发育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