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血管生成蛋白6(ANGPTL6)及瘦水平,探讨ANGPTL6、瘦与DN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97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其分为DN组(47例,UAER≥30 mg/24 h)、单纯2型糖尿病组(T2DM组,50例,UAER<30 mg/24 h),另选取58名同时间段正常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ANGPTL6、瘦水平,全自动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胰岛,采用稳态模型评估胰岛抵抗指数,Pearson相关分析二者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UAER的因素。结果与对照组、T2DM组相比,DN组ANGPTL6水平显著升高(F=13.53,P<0.05),ANGPTL6与年龄、收缩压、稳态模型评估-胰岛抵抗指数(HOMA-IR)、HbA1c、UAER、瘦呈正相关(r=0.23、0.30、0.17、0.21、0.23、0.29,P均<0.05);瘦在对照组、T2DM组、DN组呈逐渐升高趋势(F=6.09,P<0.05),瘦与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HOMA-IR、HbA1c、UAER、ANGPTL6呈正相关(r=0.31、0.23、0.25、0.29、0.21、0.25、0.29,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β=76.24,P<0.001)、HbA1c(β=-28.36,P<0.001)、HOMA-IR(β=-145.13,P<0.001)、ANGTPL6 (β=66.15,P<0.001)、瘦(β=8.76, P=0.02)是DN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DN患者ANGPTL6、瘦水平升高,二者与D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6 瘦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血清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5(CTRP5)、脂联(APN)的水平与颈动脉粥硬化(CAS)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9年8月至2019年11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患者共125例,其中健康对照组45例,T2DM无CAS患者(T2DM组)40例及T2DM合并CAS患者(T2DM+CAS组)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CTRP5、APN水平。结果T2DM患者血清CTRP5较对照组升高(P<0.05),且T2DM+CAS组进一步升高(P<0.05)。血清APN在T2DM患者中减低(P<0.05),但在T2DM组与T2DM+CAS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CTRP5为T2DM合并CAS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T2DM合并CAS的筛查指标;血清CTRP5与APN、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体重指数(BMI)和空腹胰岛(FINS)相关(P均<0.01)。结论血清CTRP5水平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相关,可作为T2DM是否合并CAS的预测因子。

  • 标签: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5 脂联素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LISA法甲胎蛋白(AFP)的检测方法及意义。方法对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对ELISA法甲胎蛋白(AFP)方法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ELISA测得的AFP含量取不同浓度的混合血清,AFP浓度为10.7lng/mL、18.08ng/mL、46.83ng/mL,分别加入不同浓度定值血清,用ELISA法分别检测其回收率。用ELSIA测得的回收率分别在93.90%~98.1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42%,ICA的检测精度高,稳定性强。结论AFP是原发性肝癌最灵敏、最特异的肿瘤标志,血清AFP测定结果大于500μg/L以上,或含量有不断增高者,更应高度警惕。

  • 标签: ELISA法 甲胎蛋白(AFP) 检测
  • 简介:【摘要】血流动力学在动脉粥硬化病理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动脉粥硬化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规律 , 对了解和掌握心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和早期预防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肾脏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内信号蛋白Smads基因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0月龄、体重(500±100)g的健康雄性SD大鼠75只,应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2随机分为对照组(25只)和造模组(50只),造模组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一次性腹腔内推注1%链脲佐菌素30 mg/kg,成模后剩余48只再随机分为T2DM组(24只)和干预组(24只),干预组给予利拉鲁肽200 μg·kg-1·d-1腹腔注射,对照组和T2DM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分组后第4、8、12周末随机取8只大鼠,留取24 h尿液检测24 h尿蛋白。随后麻醉采血测生化指标,留取肾脏组织,行苏木伊红(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病变,并用免疫组化法测Ⅳ型胶原蛋白(Col-Ⅳ)的表达,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TGF-β1、Smad3、Smad7 mRNA的表达。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在各时间段,与对照组大鼠比较,T2DM组大鼠出现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增生及间质纤维化改变,且随时间延长逐渐加重,TGF-β1、Smad3 mRNA及Col-Ⅳ表达增加(12周:0.69±0.01比0.15±0.01、0.51±0.02比0.02±0.01、183.33±2.08比221.67±2.08,t值分别为89.22、60.87、24.52,均P<0.05),而Smad7 mRNA减少(t=13.42,P<0.05);与同期T2DM组比较,干预组大鼠肾脏纤维化程度减轻,TGF-β1、Smad3 mRNA及Col-Ⅳ表达减少(t值分别为71.70、37.58、20.04,均P<0.05),而Smad7 mRNA增多(t=9.96,P<0.05)。且随利拉鲁肽干预时间延长,病变逐渐减轻,TGF-β1、Smad3 mRNA及Col-Ⅳ逐渐减少,Smad7 mRNA逐渐增多(均P<0.05)。结论利拉鲁肽可能通过抑制TGF-β1/Smads通路从而减少其下游Col-Ⅳ的生成,发挥抗肾纤维化的作用,延缓老年T2DM大鼠肾脏病变的进展。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利拉鲁肽 转化生长因子β1 胶原Ⅳ型
  • 简介:哈尔滨市第二医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56 摘要: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 40例,稳定型心绞痛 (SA)20例及 20例对照组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 (IMA )水平,结果 ACS 患者胸痛发作 6h内血清 IM A 水平明显升高, ACS 患者血清 IM A 水平明显高于 SA及正常对照组 (P < 0. 05)。在住院期间和平均 6个月随访心血管事件, ACS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组与未发生组 IMA水平的有明显差异 (P < 0. 05)。认为 IMA对 ACS的发生及预后有预测价值。

  • 标签: [ ] 急性冠脉综合征 缺血修饰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原位双侧乳内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观察围手术期动脉旁路移植血管血流参数变化趋势,对比两侧乳内动脉旁路移植血管血流参数,初步探讨双侧旁路移植血管流量特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心外科实施原位双乳内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57例,其中男50例,女7例;年龄29~77岁,平均(57.8±10.1)岁。患者术前均行经胸乳内动脉超声检查,术中使用TTFM测量并记录旁路移植血管血流量和搏动指数等相关参数,并行统计学数据分析。结果全组手术无死亡。术前左、右两侧乳内动脉的平均直径和搏动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右侧乳内动脉血流量更高(P=0.026)。术中左、右两侧动脉旁路移植血管的血流量和搏动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左侧移植血管舒张期血供比例更高(P=0.022)与术前乳内动脉自身流量相比,术中左、右两侧移植血管血流量均较术前明显提升(P<0.001),搏动指数也较术前更优(P<0.001)。结论实施双侧乳内动脉CABG手术的患者,与术前乳内动脉自身血流相比,术中左、右两侧动脉旁路移植血管血流量均有明显改善,搏动指数更优。术中靶血管位点存在不同,但两侧旁路移植血管的血流量和搏动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乳内动脉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瞬时血流测定 经胸乳内动脉超声
  • 简介:摘要 目的 将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检测技术应用于肾病综合症患者,进而探讨该技术在病患诊断以及治疗中的作用, 为后期合理广泛临床应用提供应有价值。方法 选择于2021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58例肾病综合症患者作为观察组,而将在此期间检查的5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来测量每位样本的补体成分(C3、C4)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与IgM)值并收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对比患者之间的血清补体成分值可知,虽然两组的C4 值差异性小(P>0.05),但观察组C3值较对照组明显偏低,观察组C3值:(0.93±0.06)g/L,对照组C3值(1.45±0.76)g/L。测得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通过将两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得的相应免疫球蛋白各项数据的结果比较得知,观察组IgA与IgG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观察组IgA(1.69±0.63)g/L、IgG(4.81±0.32)g/L,对照组IgA(2.78±1.32)g/L、IgG(13.65±2.02)g/L;IgM值对照组却明显更高,观察组IgM (2.12±0.34),对照组IgM (1.14±0.29),且三种Ig值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免疫比浊 血清免疫球蛋白 补体 肾病综合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陈旧性子宫穿孔合并输卵管嵌顿发病原因及总结输卵管嵌顿患者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辅助检查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陈旧性子宫穿孔合并输卵管嵌顿的病例并进行文献回顾。结果术中见输卵管嵌顿,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嵌顿组织为输卵管。结论陈旧性子宫穿孔合并输卵管异位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对于宫腔操作的患者要行全面检查,争取早发现、早治疗,改善预后。

  • 标签: 陈旧性 子宫穿孔 输卵管嵌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 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自 2017年 6月到 2020年 6月期间收治的 100例初发 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5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的二甲双胍治疗,给予观察组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值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 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值都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给予初发 2型糖尿病患者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值都得到有效控制,基本恢复到正常范围,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磷酸西格列汀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