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移植术后感染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提高该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感染的5例肺移植受者的基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案,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5例肺移植受者中男性4例,女性1例,中位年龄66岁(26~69岁),单肺移植3例,双肺移植2例,确诊病距肺移植手术的中位时间为术后6个月(5~19个月)。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黄痰、气促。实验室检查发现淋巴细胞下降,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降钙素原轻度升高,并合并低蛋白血症、贫血。胸部高分辨率CT检查表现为多发结节、实变影,可伴空洞及胸腔积液。结果5例肺移植受者中,2例为肺部感染合并血流感染,3例为单纯肺部感染,鉴定出皮疽5株。根据药敏选择两种药物联合用药治疗,经治疗后5例受者均好转出院,随访1年以上,1例受者死亡,4例治愈。结论肺移植受者感染主要发生在术后1年以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多发结节及实变影,治疗上需根据药敏早期、联合、足疗程用药。

  • 标签: 肺移植 肺部感染 诺卡菌
  • 简介:摘要肺移植是终末期肺痰病患者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肺移植受者的长期存活率仍较低。随着细菌16s核糖体小亚基RNA(rRNA)基因测序、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呼吸道样本中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得以量化,潜在病原体和共生环境也得以识别,揭示了健康肺部存在丰富的群。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肺部群不仅可以调节肺部免疫稳态,而且在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肺移植受者的肺部群有异于健康人群,并与其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相关。本文对近年来国际上关于肺移植受者的肺部群特点及其与肺部感染、慢性排斥反应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肺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肺移植 菌群失调 慢性移植物失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华南地区肺移植受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发病率、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9年8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中国南方地区3所医院接受肺移植的300例受者资料。按照是否存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分为感染组(IPFI组,93例)和非感染组(nIPFI组,207例),男女比例为254/46例,年龄(54.98±14.2)岁。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症状及体征,影像学表现,气管镜检查,深部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病原分离及培养,真菌相关的实验室检测,组织病理学检查等。结果至少发生1次IPFI的93例受者中,曲霉菌感染最常见,占56例(60.2%),其后依次为假丝酵母感染15例(16.1%)、耶氏肺孢子感染13(14.0%)、毛霉菌感染4例(4.3%)、隐球菌感染3例(3.2%),其他少见真菌感染2例(2.2%)。IPFI组与nIPFI组1年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45.2%和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移植术后IPFI发生率高,曲霉菌感染最常见,发病时间多在6个月以后,肺部感染多见;假丝酵母病是第二常见真菌病原体,术后早期多见,以气道及吻合口感染多见;肺移植受者IPFI死亡率高,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 标签: 肺移植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曲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