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古都史当在5000年以上——西安作为黄帝“铸铜(鼎)地”和“都邑”新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3-13
/ 1
《史记》中的"黄帝史观",在血缘、文化、"治统"和"关中文明一元论"四层含义上,把黄帝视为中华民族的唯一共同祖先,对维护中国统一和民族凝聚力曾具有积极意义,但在科学上也有偏误。它关于"黄帝铸铜鼎于荆山"的记载,虽被镶嵌在黄帝史观背景上,未可全信,但荆山作为黄帝"铸铜地",却被考古所证实。《史记》在汉武帝"为鼎而狂"时,根据民间传说写下的这一笔,也是记录黄帝在西安荆山铸铜事件的信史。从《史记》其它记载看,作为黄帝"铸铜地"的西安,其实就是黄帝"都邑",西安的古都城史应被提前至黄帝时期,当在5000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