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程理解:现实问题与应然取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1-11
/ 1
教师对课程的恰当理解,是课程意义生成的必要条件,是教师进行有效课程实施的重要前提,也是教师个体精神和生存意义建构的重要途径。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拓展了教师自身对课程的诠释空间,然而,由于课程观念、文化背景、经验基础和实践条件等方面的不同,诸多理论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对课程理解存在着较大分歧,在课程内容诠释的精神主旨、对象范畴、取向和角色承担等方面存在着片面认识和不恰当的课程实践行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