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生化指标在心梗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4
/ 2

血清生化指标在心梗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潘珏宏

溧阳市南渡镇中心卫生院  213371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血清生化指标在心梗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例以胸前区部位疼痛入院并最终确诊为心梗的患者为研究组;以同期20名健康体检者为参考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提供血清生化检验,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CK、CK-MB、cTnI、Myo、hs-CRP均显著高于参考组;且上述各阳性率也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血清生化指标能够在心梗早期诊断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帮助患者展开及时干预,挽救患者的生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血清生化指标;心梗;早期诊断

引言

心梗,即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病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的严重心脏疾病,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导致世界各地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心梗一旦发生,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还可能导致生命危险。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早期诊断可以帮助医生及时采取措施,减轻心肌损伤,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而血清生化指标在心梗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正是目前诊断心梗最常用的方法之一[1]。这些指标可以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特定物质的含量,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和范围,从而帮助医生做出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方案。本研究将针对血清生化指标在心梗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2年8月到2023年7月间的20例以胸前区部位疼痛入院并最终确诊为心梗的患者为研究组,组中男女各12例和8例,年龄在42岁到73岁,均值(58.35±6.24)岁。以同期的20例健康体检者为参考组,组中男女各11例和9例,年龄在42岁到73岁,均值(58.35±6.24)岁。基线资料两组基本一致,P>0.05。

1.2 方法

研究组患者均在入院后,完成静脉血采集;参考组的健康体检者在晨起空腹状态下完成静脉血采集。完成血液样本采集后,按照标准检测流程,对标本实施3400r/min离心后,利用全自动分析仪(贝克曼AU-581),进行血清生化检验。检测试剂盒来自宁波美康生物技术公司。记录检测结果后。

1.3 观察指标

(1)对比CK、CK-MB、cTnI、Myo、hs-CRP。(2)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阳性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对研究中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展开统计分析,计量数据运用t检验,计数数据运用χ2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

2 结果

2.1 检测结果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CK、CK-MB、cTnI、Myo、hs-CRP均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

表1  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生化检测结果对比

组别

n

CK (U/L)

CK-MB(U/L)

cTnI(U/L)

Myo(U/L)

hs-CRP(U/L)

研究组

20

730.19±549.77

187±38±51.85

21.59±15.78

703.57±249.84

12.30±1.91

参考组

20

121.48±64.19

20.28±4.82

0.22±0.10

41.77±15.79

1.79±0.82

χ2

22.955

18.735

20.705

19.189

21.056

P

<0.05

<0.05

<0.05

<0.05

<0.05

2.2 相关指标阳性率

研究组患者的CK、CK-MB、cTnI、Myo、hs-CRP的研究组阳性率均显著更高,P<0.05。

表2  两组研究对象的相关指标阳性率对比

组别

n

CK

CK-MB

cTnI

Myo

hs-CRP

研究组

20

3(15.00)

2(10.0)

0(0.00)

2(10.00)

3(15.00)

参考组

20

16(80.00)

18(90.00)

18(90.00)

16(80.00)

20(100.0)

χ2

16.924

22.556

32.727

19.798

29.565

P

<0.05

3讨论

心梗是由于冠状动脉病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的严重心脏疾病,这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突然、进展迅速,常常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心梗的早期诊断可以帮助医生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如溶栓治疗、介入治疗等,从而减轻心肌损伤,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2]

血清生化指标如肌钙蛋白Ⅰ(cTnⅠ)、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红蛋白(Myo)等在心肌损伤后会显著升高,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可以帮助医生尽早发现心肌损伤[3]。同时血清生化指标的水平与心肌损伤的程度和范围密切相关,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CK是一种存在于心肌、脑组织和骨骼肌中的酶,在心肌梗死时释放入血液中。CK水平的升高通常在心梗发生后4-8小时内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CK的升高主要用于心梗的早期诊断。CK-MB是CK中的一种同工酶,在心肌梗死时释放入血液中。CK-MB水平的升高通常在心梗发生后3-12小时内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CK-MB的升高对心梗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cTnI是心肌细胞特有的蛋白质,在心肌梗死时释放入血液中。cTnI水平的升高通常在心梗发生后2-4小时内达到峰值,然后持续升高,保持较长时间。cTnI是诊断心肌梗死最敏感和特异的指标之一。Myo是一种存在于心肌、骨骼肌中的蛋白质,在心肌梗死时释放入血液中。Myo水平的升高通常在心梗发生后1-4小时内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Myo对心梗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帮助。hs-CRP是一种炎症标志物,在心梗发生时会升高。hs-CRP水平的升高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虽然hs-CRP不是心梗的特异性指标,但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整体风险。这五项指标在心梗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反映了心肌损伤的程度和范围,对于心梗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治疗监测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CK、CK-MB、cTnI、Myo、hs-CRP均显著高于参考组;且上述各阳性率也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这也能够看出,血清生化指标在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中的确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血清生化指标在心梗早期诊断中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之处。首先其特异性不高,某些生化指标在其他疾病中也可能升高,缺乏特异性,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其次升高时间不同,不同的生化指标在心梗发生后升高的时间和持续时间不同,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指标的变化。再次容易受干扰因素影响,生化指标的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肌肉损伤、药物影响等,可能导致结果的误判。另外无法确定病变位置:生化指标无法确定心肌梗死的具体位置和范围,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最后,生化指标虽然可以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但不能直接反映心肌功能的改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手段进行评估[4]

总的来说,血清生化指标在心梗早期诊断中能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魏晓波.生化项目指标在诊断急性心梗中的临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3):3-5.

[2]张谨.超敏C反应蛋白在心梗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S1):124-125.

[3]富炳罡.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梗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9,8(S1):3-4.

[4]杨波,杨红英.血清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在急性心梗中的诊断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0):271-271.